查看拼音

日出入行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

历天又入海,六龙所舍安在哉?

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能与之久裴回。

草不谢荣于春风,木不怨落于秋天。

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

羲和羲和,汝奚汩没于荒淫之波。

鲁阳何德,驻景挥戈。

逆道违天,矫诬实多。

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四运:一年四季。溟涬:这里指元气。同科:同类。【简析】:汉乐府《郊祀歌》有《日出入》一篇,是写太阳升落无穷而人生短促,希望乘着六龙成仙升天的。李白这首诗反驳这种论调,说太阳的运行是自然的,四时的变化是自然的,人是要死的,“谁挥鞭策驱四运?万物兴歇皆自然”,根本否认六龙御日一类说法,包含着朴素的唯物主义的思想因素。  汉代乐府中也有《日出入》篇,它咏叹的是太阳出入无穷,而人的生命有限,于是幻想骑上六龙成仙上天。李白的这首拟作一反其意,认为日出日落、四时变化,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而人是不能违背和超脱自然规律的,只有委顺它、适应它,同自然融为一体,这才符合天理人情。这种思想,表现出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光彩。  诗凡三换韵,作者抒情言志也随着韵脚的变换而逐渐推进、深化。前六句,从太阳的东升西落说起,古代神话讲,羲和每日赶了六条龙载上太阳神在天空中从东到西行驶。然而李白却认为,太阳每天从东升起,“历天”而西落,这是其本身的规律而不是什么“神”在指挥、操纵。否则,六条龙又停留在什么地方呢?“六龙安在”,这是反问句式,实际上否认了六龙存在的可能性,当然,羲和驱日也就荒诞不可信了。太阳运行,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又怎么能够与之同升共落?“徘徊”两字用得极妙,太阳东升西落,犹如人之徘徊,多么形象生动。在这一段中,诗人一连用了“似”、“安在”、“安得”这些不肯定、不确认的语词,并且连用了两个问句,这是有意提出问题,借以引起读者的深省。诗人故意不作正面的阐述而以反诘的方式提问,又使语气变得更加肯定有力。  中间四句,是说草木的繁荣和凋落,万物的兴盛和衰歇,都是自然规律的表现,它们自荣自落,荣既不用感谢谁,落也不用怨恨谁,因为根本不存在某个超自然的“神”在那里主宰着四时的变化更迭。这四句诗是全篇的点题之处、核心所在。“草不”、“木不”两句,连用两个“不”字,加强了肯定的语气,显得果断而有力。“谁挥鞭策驱四运”这一问,更增强气势。这个“谁”字尤其值得思索。是谁在鞭策四时的运转呢?是羲和那样的神吗?读者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吸引到作者的回答上来了:“万物兴歇皆自然”。回答是断然的,不是神而是自然。此句质朴刚劲,斩钉截铁,给人以字字千钧之感。  最后八句中,诗人首先连用了两个诘问句,对传说中驾驭太阳的羲和和挥退太阳的大力士鲁阳公予以怀疑,投以嘲笑:羲和呵羲和,你怎么会沉埋到浩渺无际的波涛之中去了呢?鲁阳公呵鲁阳公,你又有什么能耐挥戈叫太阳停下来?这是屈原“天问”式的笔法,这里,李白不仅继承了屈原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而且比屈原更富于探索的精神。李白不单单是提出问题,更重要的是在回答问题。既然宇宙万物都有自己的规律,那么硬要违背这种自然规律(“逆道违天”),就必然是不真实的,不可能的,而且是自欺欺人的了(“矫诬实多”)。照李白看来,正确的态度应该是:顺应自然规律,同自然(即“元气”,亦即“溟涬”)融为一体,混而为一,在精神上包罗和占有(“囊括”)天地宇宙(“大块”)。人如果做到了这一点,就能够达到与溟涬“齐生死”的境界了。  西方的文艺理论家在谈到积极浪漫主义的时候,常常喜欢用三个“大”来概括其特点:口气大、力气大、才气大。这种特点在李白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李白诗中曾反复出现过关于大鹏、关于天马、关于长江黄河和名山大岭的巨大而宏伟的形象。如果把李白的全部诗作比作交响乐的话,那么这些宏大形象就是这支交响乐中主导的旋律,就是这支交响乐中非常突出的、经常再现的主题乐章。在这些宏大的形象中,始终跳跃着一个鲜活的灵魂,这,就是诗人自己的个性。诗人写大鹏:“燀赫乎宇宙,凭陵乎昆仑,一鼓一舞,烟朦沙昏,五岳为之震荡,百川为之崩奔”(《大鹏赋》);诗人写天马:“嘶青云,振绿发”,“腾昆仑,历西极”,“口喷红光汗沟朱”,“曾陪时龙跃天衢”(《天马歌》)。诗人所写的山是:“太白与我语,为我开天关。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登太白峰》);诗人所写的水是:“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泻入胸怀间”(《赠裴十四》)。为什么李白总爱写宏伟巨大、不同凡响的自然形象,而在这些形象中又流露出这样大的口气,焕发着这样大的力气和才气呢?读了《日出入行》,我们总算找到了理解诗人的钥匙──“吾将囊括大块,浩然与溟涬同科!”这是诗人“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自我形象。这个能与“溟涬同科”的“自我”,是李白精神力量的源泉,也是他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思想基础。  有人认为,《日出入行》“似为求仙者发”(《唐宋诗醇》),可能有一定的道理。李白受老庄影响颇深,也很崇奉道教。一度曾潜心学道,梦想羽化登仙,享受长生之乐。但从这首诗看,他对这种“逆道违天”的思想和行动,是怀疑和否定的。他实际上用自己的诗篇否定了自己的行动。这正反映出诗人的矛盾心理。  这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把述事、抒情和说理结合起来,既跳开了空泛的抒情,又规避了抽象的说理,而是情中见理,理中寓情,情理相互生发。诗中频频出现神话传说,洋溢着浓郁而热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而诗人则在对神话传说中人事的辩驳、揶揄和否定的抒写中,把“天道自然”的思想轻轻点出,显得十分自如、贴切,情和理契合无间。诗篇采用了杂言句式,从二字句到九字句都有,不拘一格,灵活自如。其中又或问或答,波澜起伏,表达了深刻的哲理,而且那样具有论辩性和说服力。整首诗读来轻快、活泼而又不失凝重。(王治芳)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0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本来一点号牟尼。

端严越世奇。

随缘应物任施为。

圆明合范围。

或显用,或潜机。

灵光出入随。

但能认正决无疑。

携云物外归。

日出而耕,日入而归。

吏不到门,夜不掩扉。

有孩有童,愿以名垂。

何以字之,薛孙薛儿。

论饥寒,公来问,中怎奈爷娘。

牵儿绊,妻室恼愁肠。

卦分明有说,田正、震地清凉。

南看,前一点,何不*时详。

琅。

序至,金木水,火放炎光。

然见真景,本有舒张。

睹红霞出入,开后、慧刃挥钢。

花绽,系接引,永永满庭芳。

祝史辞正,人神庆叶。

福以德昭,享以诚接。

六变云备,百礼斯浃。

祀事孔明,祚流万叶。

了知生死本来同,无数深红间浅红。

堪笑衲僧无用处,尽将衣钵付春风。

劳生正昏睡,侵晓已先行。

到家一著子,日出事还生。

正法轮,轻拨转。

日出中天,云开岳面,如优昙花时一现。

始吾与林子,周旋大江东。

子方清且贫,简瓢屡云空。

劲气凛不折,耿耿如长虹。

明年擢高科,对策大明宫。

一尉迟五年,出入无奴僮。

再见湘水滨,凛凛复昔同。

招徕元戎幕,泛绿依芙蓉。

小生敢相吏,故人傥相从。

云胡岁未竟,决去如霜鸿。

挽之不可留,聊复少从容。

老我慵且钝,栽培欠深功。

子进未可量,德业方崇崇。

永怀昔君子,和气填心胸。

濂溪霁月明朗,伊水春风融。

至今想其人,犹为起敬恭。

天资贵强矫,学力无终穷。

我如石之顽,迟子相磨礲。

子质虽玉莹,可废它山攻。

雁峰毋久留,来思灵麓峰。

赤肉团上,有一无位真人。

眼里耳里,鼻里口里,频频出入,出入频频。

能言能唤,能屈能伸。

能好能恶,能喜能嗔。

诸人若也未曾证据,便请证据,集云今日为汝保任。

月落星稀露气香。

烟销日出晓光凉。

天东扶木三千丈,一片丹心似许长。

湛以北,洛之阳。

买花移竹且迷藏。

九重_阖开黄道,未信低回两鬓霜。

道法弥高,教门洪大,东西南北无边。

阐开玄径,剔正路无偏。

行步逍遥坦荡,尘情事、不许萦牵。

明三觉,精神氯涌,清净递相传。

自然成造化,木金间隔,水火潺ё。

定虎龙交媾,婴姹牢坚。

结正金丹大药,银霞内、灿烂光圆。

飞腾势,往来出入,逗引大罗仙。

出入离微,偏正之机。

变通动静,杀活之柄。

飞流电火兮持林际之威权,函盖乾坤分得云门之号令。

相随百草头边,恰恰初无欠剩。

这头起,那头行。

面门出入任纵横。

现天光,一点星。

真实相,本无形。

无形之体自然明。

现寥阳,入大成。

三竿日出,爱调妆人近。

凫藻熏炉正香润。

看樱桃小注,桂叶轻描。

图画里只少耳边朱晕。

金簪二寸短,留结殷勤,铸就偏名有谁认。

便与夺鸾篦,锦髻梳成,笑犹是,少年风韵。

正不在相逢合欢频,许并坐双行,也都情分。

雪溪公子清于冰,与人心事秋月明。

黄尘满目分不入,却向嵩曲寻幽盟。

山之趾,水之裔,花柳之时风月夜。

避喧何必武陵源,得閒便是羲皇世。

俗情诩诩有伪真,道义之交无故新。

我今年已八十一,君今亦是半百人。

日日聚首能几日,况我残阳出入息。

闻君束书将有行,万里弱水在咫尺。

相望怨被浮云妨,有梦难托清风将。

岂是临分语太苦,此味昔我实备尝。

一杯一杯莫辞劝,此酒中间胶漆酽。

记得希夷一语不,优好之所勿久恋。

人意天公则甚知。

故教小雨作深悲。

桃花浑似泪胭脂。

理棹又从今日去,断肠还似去年时。

经行处处是相思。

痴坐颓然,山空壑乾。

离微出入,偏正往还。

千年琥珀之松兮鹤巢梦冷,半夜珊瑚之月兮鲸{左马右展}波寒。

全功及尽,借路何难。

转步而回丛林也津津和气,放口而说河汉也浩浩翻澜。

道逢作者,谁敢相谩。

月落星稀露气香。

烟销日出晓光凉。

天东扶木三千丈,一片丹心似许长。

湛以北,洛之阳。

买花移竹且迷藏。

九重_阖开黄道,未信低回两鬓霜。

同门出入,未尝谩你。

诸人苟或粉饰太过,山僧只得掩耳。

樵夫与耕者,出入画屏中。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

谦以表性,恭惟立身。

洪规载启,茂典方陈。

誉隆三善,祥开万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