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南歌子 或以山蒲萄为献,其味与家园者无异

虬蔓悬秋露,骊珠撼晓风。qiú [màn,wàn,mán] xuán qiū lù,lí zhū hàn xiăo fēng。

倚崖点漆变殷红。yĭ yá diăn qī biàn [yīn,yān,yĭn] hóng。

味与凉州珍贡,却相同。wèi yŭ liáng zhōu zhēn gòng,què xiāng tóng。

御苑堪移植,雕盘合上供。yù yuàn kān yí zhí,diāo pán hé shàng gòng。

猿猱余颗寂寥中。yuán náo yú kē jì liáo zhōng。

多谢樵人分送,到山翁。duō xiè qiáo rén fēn sòng,dào shān wēng。

诗人简介

梁寅(1303——1389),字孟敬,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下村镇)人。明初学者。元末累举不第,后征召为集庆路(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当时辖境相当今南京市及江宁、句容、溧水、溧阳、高淳等县地)儒学训导,晚年结庐石门山,四方士多从学,称其为“梁五经”,著有《石门词》。《明史》有传。梁寅祖辈务农,家贫,致力于学,淹贯《五经》,但屡试不第,后辟为集庆路(今江苏省南京市)儒学训导。仅居二年即告辞归。元末兵起,遂隐居教授,明太祖朱元璋征天下名儒修述礼乐时,他被征任,时年已六十有余。在礼局中,讨论精审,诸儒皆为推服。书成后,将就官,他以老病辞,归里。结庐于石门山(其说不一,一为安徽省内之黟县东南,一在含山县石壁峭立有谷...► 48篇诗文

诗文推荐

琥珀装腰佩,龙香入领巾。

只应飞燕是前身。

共看剥葱纤手、舞凝神。

柳絮风前转,梅花雪里春。

鸳鸯翡翠两争新。

但得周郎一顾、胜珠珍。

玉殿分时果,金盘弄赐冰。

晚来阶下按歌声。

恰好一方明月、可中庭。

露下天如水,风来夜又清。

偏他不肯大家行。

漾下扇儿拍手、引流萤。

驿畔争挦草,车前自喂牛。

凤城一别几经秋。

身在天涯海角、忍回头。

旅梦惊残月,劳生寄小舟。

都人应也望宸游。

早晚葱葱佳气、满皇州。

扑蕊添黄子,呵花满翠鬟。

鸳枕映屏山。

月明三五夜,对芳颜。

人物羲皇上,诗名沈谢间。

漫郎元自谩为官。

醉眼瞢腾、只拟看湘山。

小隐今成趣,邻翁独往还。

野堂梅柳尚春寒。

且趁华灯频泛、酒船宽。

搔困麻仙爪,含暄忍客衣。

夜长窗月露成帏。

不说明朝风雨、自当归。

老懒诗才退,春融醉眼昏。

青山终日对柴门。

柳外断桥流水、几家村。

桃李添新意,池塘失旧痕。

一尊聊复为君温。

倾倒年来酬唱、细论文。

绝念驱群丑,澄心剿万缘。

内枢橐龠息绵绵。

一贯三宫,经纬契周天。

火力温金鼎,明循六百篇。

烹成二八体方圆。

隐映祥光,绰约傲飞仙。

喜甚,因赋是词云我入三摩地,人疑小有天。

君王送老白云边。

不用丹青图画、上凌烟。

喜揽澄清辔,能同载酒船。

相逢忽谩别经年。

好是两身强健、在尊前。

解舞清平乐,如今说向谁。

红炉片雪上钳锤。

打就金毛狮子、也堪疑。

木女明开眼,泥人暗皱眉。

蟠桃已是著花迟。

不向春风一笑、待何时。

异县相逢晚,中年作别难。

暮秋风雨客衣寒。

又向朝天门外、话悲欢。

瘦马行霜栈,轻舟下雪滩。

乌奴山下一林丹。

为说三年常寄、梦魂间。

紫绶新符竹,叶赪老弟兄。

西风吹棹过湖亭。

杨柳夫渠相伴、也多情。

况是瀛州侣,来同酒盏倾。

白沤浑不避双旌。

一种风流人似、玉壶清。

家里逢重九,新篘熟浊醪。

弟兄乘兴共登高。

右手茱杯、左手笑持螯。

官里逢重九,归心切大刀。

美人痛饮读离骚。

因感秋英、饷我菊共糕。

风动槐龙舞,花深禁漏传。

一竿红日照花砖。

走马晨晖门里、快行宣。

百五开新火,清明尚禁烟。

鱼符不请便朝天。

醉里归来疑是、梦游仙。

暖日烘晴书,轻寒护晓霜。

小春庭院绕天香。

仙佩珊珊,来自五云乡。

庭下芝兰秀,壶中日月长。

要看鬓绿与瞳方。

一笑人间,千岁饮淋浪。

睡起临窗坐,妆成傍砌闲。

春来莫卷绣帘看。

嫌怕东风吹恨、在眉间。

鹦鹉花前弄,琵琶月下弹。

蓦然收袖倚栏干。

一向思量何事、点云鬟。

万万千千恨,前前后后山。

傍人道我轿儿宽。

不道被他遮得、望伊难。

今夜江头树,船儿系那边。

知他热后甚时眠。

万万不成眠后、有谁扇。

席近浑如远,帘高故放低。

偏它能画斗头眉。

戴顶烧香铺翠、小冠儿。

酒伴残妆在,花随秀鬓垂。

薄罗小扇写新诗。

解下双双罗带、要重题。

篘熟双投美,香飘一缕丝。

霜前雁到蟹螯持。

自试小窗醉墨、作新诗。

露竹舒新绿,风荷递暗香。

谁家池馆睡鸳鸯。

还有玉相对、坐传觞。

角簟清冰滑,纱厨薄雾凉。

晚来行雨过巫阳。

强整罗衣临镜、学宫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