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南营乍浦北南沙,终古提封属汉家。nán yíng zhà pŭ bĕi nán shā,zhōng gŭ tí fēng shŭ hàn jiā。

万里风烟通日本,一军旗鼓向天涯。wàn lĭ fēng yān tōng rì bĕn,yī jūn qí gŭ xiàng tiān yá。

楼船已奉征蛮敕,博望空乘泛海槎。lóu chuán yĭ fèng zhēng mán chì,bó wàng kōng chéng fàn hăi chá。

愁绝王师看不到,寒涛东起日西斜。chóu jué wáng shī kàn bù dào,hán tāo dōng qĭ rì xī xié。

赏析

作品赏析

1、这首诗反对向日本乞师,以为恢复的希望应寄托在唐王身上。首两句从明代防倭的史事引起全诗。乍浦,在浙江平湖县东南。南沙,在上海崇明县南。《明史·兵志》:“嘉靖廿三年,时倭寇纵掠杭、嘉、苏、松,南京御史屠仲律言五事,其守海口云:守鳖子门乍峡(即乍浦),使不得近杭、嘉。”《读史方舆纪要》也载南沙驻有守御官军营。终古,从古以来。提封,国土。《汉书·刑法志》:“提封万井”,李奇注:“提,举出,举四封之内也”。2、“万里”二句:原注:“去年,诚国公刘孔昭自福山入海口(福山在常熟县北四十里,临长江;海口, 即崇明县海口)。”刘孔昭, “崇祯时出督南京操江。福王之立,与马士英、阮大铖比(相勾结),后航海不知所终”(见《明史》卷一二八)。作者认为刘孔昭航海往日本。3、“楼船”二句:说唐王的部队已授命抗清复国,渡日乞师徒劳无益。敕,帝王的诏书。博望,汉代张骞,封博望候,相传他曾乘槎寻求河源。事见《汉书·张骞传》。槎,船。这里以张骞比似刘孔昭。2、“愁绝”二句:写作者盼望恢复之理由的迫切心情。王师,指唐王的军队。据《南略》记载,郑鸿逵、郑彩各领兵数千,号称数万,“出关百里,(左饣右侯)饷不行,逗留月余。内催二将檄如雨,乃不得已。逾关行四五百里”。 〔一四〕这首诗总结前三章,写作者对时局的感慨。“长看”二句:写国破家亡后的渗淡景象。作者此时避乱于常熟语濂泾,芜城也可能特指扬州,说西望日落扬州,它是史可法殉国处;东望云生海上,海上是鲁王飘泊处。抚今追昔,倍增感慨。

诗人简介

顾炎武(1613.7.15-1682.2.15),汉族,明朝南直隶苏州府昆山(今江苏省昆山市)千灯镇人,本名绛,乳名藩汉,别名继坤、圭年,字忠清、宁人,亦自署蒋山佣;南都败后,因为仰慕文天祥学生王炎午的为人,改名炎武。因故居旁有亭林湖,学者尊为亭林先生。明末清初的杰出的思想家、经学家、史地学家和音韵学家,与黄宗羲、王夫之并称为明末清初“三大儒”。他一生辗转,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创立了一种新的治学方法,成为清初继往开来的一代宗师,被誉为清学“开山始祖”。顾炎武学问渊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其学以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为主,合学与...► 17篇诗文

诗文推荐

百骸俱溃散,一物镇长灵。

白云功尽青山秀,青山路转白云迎。

不曾死,不曾生。

金绳拽转泥牛鼻,半夜驱来海上耕。

鼓棹扬帆,驾没底船。

横行海上,神头鬼面。

长安一分首,万里隔烟波。

——王早海上青山暮,天涯白发多。

——耿湋寻僧因看竹,访道或求鹅。

——辛晃云树无猿鸟,阴崖足薜萝。

——耿湋醉中留越客,兴里眄庭柯。

——辛晃黄叶身仍逐,丹霄背未摩。

——耿湋别愁连旦暮,归梦绕关河。

——辛晃高柳寒蝉对,空阶夜雨和。

——耿湋年华空荏苒,名宦转蹉跎。

——辛晃南陌东城路,春来几度过。

——耿湋

十载江湖,一朝簪组,宠荣曷称衰容。

圣恩不许。

归卧旧庐中。

慨念东山伴侣,烟霞外、久阔仙踪。

今何幸,相逢故里,谈笑一尊同。

吾州,真幸会,湖边贺监,海上黄公。

胜渭川遗老,绛县仙翁。

纵饮何辞烂醉,脸霞转、一笑生红。

从今后,婆娑化国,千岁乐皇风。

海上风流荔枝国,人间潇洒菊花天。

海上名山谁作邻,数峰高起自为群。

林明夜见水底日,浪动暮疑岩下云。

渺渺乾坤何处辨,迢迢齐楚此中分。

那堪回首东南地,烽火连年警报闻。

十四改。

天桥横海上,石人走玉阶。

玄源歌,孰得唱。

妙唱奇,岂得知。

心不自心始是心,眼不见眼始是眼。

堂堂无影迹,历历绝思惟。

明满环中,兔怀夜月。

翠横海上,犀晕秋山。

直须及尽玄微,始解承当底事。

膝下红金不暖,窗前绛蜡犹然。

夜深城麓走风烟。

的砾还飘雪霰。

海上正迷蝶梦,山阴未棹溪船。

愿骑白凤玉为鞭。

西赴瑶池芳宴。

林行婆家初闭户,翟夫子舍尚留关。

连娟缺月黄昏后,缥缈新居紫翠间。

系闷岂无罗带水,?韩退之云: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割愁还有剑铓山。

?柳子厚云:海上尖峰若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皆岭南诗也。

?中原北望无归日,邻火村舂自往还。

瓮间毕卓防偷酒,壁后匡衡不点灯。

待凿平江百尺井,要分清暑一壶冰。

佐卿恐是归来鹤,次律宁非过去僧。

他日莫寻王粲宅,梦中来往本何曾。

交翠衿,刷羽。

性安驯,善言语。

金笼爱,养妇女,是为陇山之鹦鹉。

有白其类,毛冠角举。

圆舌柔音世竞许,方尾鹘身食稻稰。

白鹄之白是其常,越群超众由天与。

胡人望气海上来,献於公所奇公才。

公持大笔写万物,惊葩萼,如春雷。

方夸玉兔未咏此,依约似畏常娥猜。

坐无祢正平,胡为使我作赋其问哉。

子由在陈穷于丘,正若浅港横巨舟。

每朝升堂讲书罢,紧合两眼深埋头。

才名至高位至下,此事自属他人羞。

犹胜俣俣彼贤者,手把翟籥随群优。

岌如老鹤立海上,退避不与鶖鶬游。

文章岂肯用一律,独取无间有神术。

所蓄未尝资己身,搰搰恰如蜂聚蜜。

有时七日不火食,支体虽羸心不屈。

陵阳谬守卑且劳,马前空愧持旌旄。

平生读书若诟,老大下笔侵离骚。

贫且贱焉真可耻,欲挞群邪无尺箠。

安得来亲绛帐旁,日与诸生供唯唯。

须知道义故可乐,莫问功名能得几。

君子道远不计程,死而后已方成名。

千钧一羽不须校,女子小人知重轻。

娉婷标格神仙样。

几日珮环离海上。

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犹未放。

霞觞满酌摇红浪。

慢引新声云际响。

玉颜长与姓相宜,寿数三回排第行。

海隅荒怪有谁珍,零落珊瑚泣季伦。

法供坐令微物重,(轼旧有怪石供。

)色难归致孝心纯。

只疑薏苡来交趾,未信玭珠出泗滨。

愿子聚为江夏枕,不劳麾扇自宁亲。

颢气遍寰宇,风露逼衣裘。

中秋昨夜,明月千里满西楼。

人道当年今日,海上骑鲸仙客,乘兴下瀛州。

雅志在扶世,来佐紫宸游。

庙堂上,须早计,要嘉谋。

牙床锦帐,三岁江北叹淹留。

好在蟹螯如臂,判取兵厨百斛,与客醉瑶舟。

待得蟠桃熟,相约访浮丘。

细管杂青丝,千杯倒接z5.军中乘兴出,海上纳凉时。

日没鸟飞急,山高云过迟。

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

也曾海上,啖如瓜大枣。

海上归来相公老。

画堂深、满引明月清风,家山好、一笑尘生蓬岛。

六年春易过,赢得清阴,到处持杯藉芳草。

看明年此日,人在黄金台上,早整顿、乾坤事了。

但细数斋年几人存,更宰相高年,几人能到。

吏役沧海上,瞻山一停舟。

怪此秃谁使,乡人语其由。

一狙山上鸣,一狙从之游。

相匹乃生子,子众孙还稠。

山中草木盛,根实始易求,攀挽上极高,屈曲亦穷幽。

众狙各丰肥,山乃尽侵牟。

攘争取一饱,岂暇议藏收。

大狙尚自苦,小狙亦已愁。

稍稍受咋啮,一毛不得留。

狙虽巧过人,不善操耡耰。

所嗜在果谷,得之常似偷。

嗟此海山中,四顾无所投。

生生未云已,岁晚将安谋。

窗户映朝光。

花气浑如百和香。

即遣花飞深造次,茫茫。

曲渚飘成锦一张。

相忆莫相忘。

并蒂芙蓉本自双。

草色连云人去住,堪伤。

海上尖峰似剑钅芒。

黄芦落木寒飕飗,平水咎断江天来。

嗷嗷累百来未休,宛颈相乐飞相求。

其中各有稻粱谋,落旄海上霜满裘,不肯为渠作书邮。

南去云峰有尽头,北归矰弋正多忧。

冥鸿高哉犹无俦,祁连将军生暮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