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竹楼

老竹平分当建瓴,小楼从此擅高名。

地连云堞登临委,栏俯晴江梦寐清。

一记自能追正始,三閒谁与续咸平。

涛音日日烟中落,依约焚香读易声。

诗人简介

高翥(1170~1241)初名公弼,后改名翥(音同“著”)。字九万,号菊磵(古同“涧”),余姚(今属浙江)人。游荡江湖,布衣终身。是江南诗派中的重要人物,有“江湖游士”之称。高翥少有奇志,不屑举业,以布衣终身。他游荡江湖,专力于诗,画亦极为出名。晚年贫困潦倒,无一椽半亩,在上林湖畔搭了个简陋的草屋,小仅容身,自署“信天巢”。72岁那年,游淮染疾,死于杭州西湖。与湖山长伴,倒是遂了他的心愿。► 191篇诗文

诗文推荐

二十年前,黄州竹楼,共酬好春。

记淮_江表,群贤毕集,清明上巳,二美相并。

一枕黄粱,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

堪嗟处,怅光阴易老,犹困西尘。

今朝又值良辰。

空想像、长安天气新。

问兰亭癸丑,雪堂壬戌,倏成畴昔,将似来今。

觞泛流泉,茗烹新火,领略韶华聊啸吟。

鹦洲去,有故人相问,为语归音。

千古黄州,雪堂奇胜,名与赤壁齐高。

竹楼千字,笔势压江涛。

笑问江头皓月,应曾照、今古英豪。

菖蒲酒,窊尊无恙,聊共访临皋。

陶陶。

谁晤对,粲花吐论,宫锦纫袍。

借银涛雪浪,一洗尘劳。

好在江山如画,人易老、双鬓难C159。

升平代,凭高望远,当赋反离骚。

句向夜深得,心从天外归。

(见《纪事》)危楼聊侧耳,高柳又鸣蝉。

(《秋日登楼》,见《吟窗杂录》)藓色围波井,花阴上竹楼。

(以下见《海录碎事》)对面雷瞋树,当街雨趁人。

(《夏雨》)春光怀玉阙,万里起初程。

(《送人》)江上呼风去,天边挂席飞。

(《送人舟行》)漆灯寻黑洞,之字上危峰。

(《送人游九疑》)

赤壁矶头,临皋亭下,扁舟两度经过。

江山如画,风月奈愁何。

三国英雄安在,而今但、一目烟波。

风流处,竹楼无恙,相对有东波。

登临,还自笑,狂游四海,一向忘家。

算天寒路远,早早归呵。

明日片帆东下,沧洲上、千里芦花。

真堪爱,买鱼沽酒,到处听吴歌。

听说竹楼好,佳地占黄冈。

月波相接,俯临江濑挹山光。

急雨檐喧瀑布,密雪瓴敲碎玉,幽阒兴尤长。

琴调更虚畅,诗韵转清扬。

公退暇,披鹤氅,戴华阳。

手披周易,消磨世虑坐焚香。

缥缈烟云竹树,迎送夕阳素月,胜概总难量。

欲辨骚人事,沦茗漱清觞。

李白采莲曲:若耶溪旁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风飖香袖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入落花去,见此踌躇空断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