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清溪松阴图

长松百尺荫清溪,倒影波间势转低。

恰似春雷未惊蛰,髯龙头角暂皤泥。

诗人简介

唐寅(1470—1523),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汉族,南直隶苏州吴县人。明代著名画家、文学家。据传他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大才子(吴门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吴门四家”。► 408篇诗文

诗文推荐

藓色通行径,松阴叩隐关。

孤月流高天,分影遍千江。

我来无人境,亦复窥幽窗。

好客如佳月,开门辄摐摐。

月到客亦到,不隔山{左山上凶下儿}谾。

把手入茅庐,笑语钟新撞。

一鸣惊人友,更挟飞凫双。

连璧光照眼,老我心所降。

呼童洗瓦盏,竹叶倾册山缸。

清溪漱鸣玉,老树森高幢。

更招二三子,放怀山水邦。

分题得佳句,一字鼎可扛。

男儿树勋德,出手便可椿。

愿移诗句力,挽俗还纯厖。

惟予心已灰,庶几鹿门庞。

玉钩珠箔。

夜凉庭院天垂幕。

好风吹动纶巾角。

羽扇休挥,已怯絺衣薄。

扁舟明日清溪泊。

归来依旧情怀恶。

为君唤月骖鸾鹤。

天近多寒,满引金凿落。

没弦琴,有遗音。

调高流水,声振缁林。

碧眼黄头争品弄,无端花擘祖师心。

瑞岩素非妙手,效颦弹一曲看。

叮当叮当,绝听子期迷节奏,和云高挂古松阴。

郑宰金闺彦,年来解绂归。

囊装轻剑在,场屋故人稀。

水馆酒初罢,霜江颿欲飞,无烦重回首,行矣近天晖。

去年寿君时,清溪无梁涉者危。

今年寿君时,长虹卧波指可期。

珍材远林天发隐,文石象玉神效奇。

蛟龟为桥顷刻就,又似仙伯工娱嬉。

官自忧民民自乐,此事更属无穷思。

要须移此济川手,栋我王国无倾欹。

神仙神仙何处,青山里,白云际,不似人间世。

源上正碧桃春,清溪乍逢人。

住无因,忆红尘,出洞花纷纷。

昨夜清溪明月里,想君灵魄未消沉。

红晕香腮粉末匀。

梳妆闲淡稳精神。

谁知碧嶂清溪畔,也有姚家一朵春。

眉黛浅,谁为颦。

莫将心事付朝云。

坐中有客肠应断,忘了酴醿架下人。

苕溪古岸,有朱门初建,落成华屋。

对启园林随杖履,迤逦柳蹊相属。

好是危亭,片峰迎面,独立清溪曲。

芜城低远,一尘不碍游目。

公子豪饮方酣,夜堂深静,隐隐鸣丝竹。

却尽春寒宾满座,深酌葡萄新绿。

密户储香,广庭留月,待得清欢足。

纷纷沾醉,四筵倒尽群玉。

舟逐清溪弯复弯。

垂杨开处见青山。

毵毵绿发覆烟鬟。

夹岸莺花迟日里,归船箫鼓夕阳间。

一生难得是清闲。

秋蓬秋蓬,我不原爵三公,亦不原禄万钟。

君谟骨相只如此,休向蓬州问李翁。

迂叟病齿落半空,岂是天食蛙骨虫,但原壶中乞方匕,齿发复出还婴童。

漱石清溪歌九曲,饱饭黄精羹杞菊。

自昔吾泉出异僧,清溪今又两岩兴。

松阴转处琴书润,花片飞来枕簟凉。

黄尘鬓发,六月长安道。

羞向清溪照枯槁。

似山中远志,漫出山来,成个甚,只是人间小草。

升平十二策,丞相封侯,说与高人应笑倒。

对清风明月,展放眉头长恁地,大醉高歌也好。

待都把功名付时流,只求个天公,放教空老。

浮云无定,任春风万点,吹上寒枝。

砌外珑璁,暗香夜透帘帏。

闲情最宜酒伴,胜黄昏、冷月清溪。

风流谢傅,梦到华胥,长是相随。

似凝愁、不语谁知。

芳思乱微酸,已带离离。

传语花神,任教横竹三吹。

枝头要看如豆,趁和羹、百卉开时。

十分金蕊,先与东君,一笑相期。

忍寒情味。

枝染蔷薇水。

揽照清溪花影碎。

笑杀小桃秾李。

一生占断春妍。

偏宜月露娟娟。

欲寄江南春去,乱鸦点破云笺。

山光冷浸清溪底。

溪光直到柴门里。

卧对白萍洲。

欹眠数钓舟。

溪山无限好。

恨不相逢早。

老病独醒多。

如此良夜何。

黄昏月暗清溪色。

帘垂小阁霜华白。

一夜玉玲珑。

横斜水月中。

小行孤影动。

生怕惊花梦。

半夜得春归。

屏山人未归。

虫儿真个忒灵利。

恼乱得、道人眼起。

醉归来、恰似出桃源,但目送、落花流水。

何妨随我归云际。

共作个、住山活计。

照清溪,匀粉面,插山花,也须胜、风尘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