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中秋见月寄子瞻

西风吹暑天益高,明月耿耿分秋毫。

彭城闭门青嶂合,卧听百步鸣飞涛。

使君携客登燕子,月色着人冷如水。

筵前不设鼓与钟,处处笛声相应起。

浮云卷尽流金丸,戏马台西山郁蟠。

杯中渌酒一时尽,衣上白露三更寒。

扁舟明日浮古汴,回首逡巡陵谷变。

河吞巨野入长淮,城没黄流只三版。

明年筑城城似山,伐木为堤堤更坚。

黄楼未成河已退,空有遗迹令人看。

城头见月应更好,河流深处今生草。

子孙幸免鱼鳖食,歌舞聊宽使君老。

南都従事老更贫,羞见青天月照人。

飞鹤投笼不能出,曾是彭城坐中客。

诗人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75篇诗文

诗文推荐

月露疏寒析,云涛闪画旗。

十字水中分岛屿,数理花外见楼台。

古木闽州道,驱羸落照间。

投村碍野水,问店隔荒山。

(见《泉州志》)

衲僧拄杖子,漫漫黑似烟。

西湖九个月,可恶亦堪怜。

忽然飞过鄞江去,搅动沧溟浪拍天。

终约夜舟乘月去,苍梧云底望长安。

梅粉新妆间玉容。

寿阳人在水晶宫。

浴残雨洗梨花白,舞转风摇菡萏红。

云枕席,月帘栊。

金炉香喷凤帏中。

凡材纵有凌云格,肯学文君一旦从。

黎杖横膝,衲衣拥肩。

默为佛事,情忘世缘。

家风空扫四壁。

活计冷坐三椽。

见闻声色外相讨,破晓青山啼杜鹃。

络纬声残织翠丝。

金风剪不断、雁来时。

梦回缄泪寄征衣。

寒到早,应怪寄衣迟。

心事有谁知。

黄昏常立尽、暗萤飞。

秋来无处不生悲。

情脉脉,月转辘轳西。

华亭满船犹不足,南泉骤步蹈不著。

自余眼底纷,总见月忘指。

银潢濯月,金茎团露,一日清于一日。

昨宵云雨暗河桥,似划地、不如今夕。

乘查信断,_机人去,误了桥边消息。

天孙问我巧何如,正为怕、不曾陈乞。

露沾衣,月隐壁;

气凄凄,人寂寂,风回雨度虚瑶席。

来无声,去无迹,神心降和福远客。

声如鸣玉静边闻,谁信幽人不见君。

花到海棠将寂寞。

绣衣犹把麝香熏。

不可得而有,不可得而无。

寂寂十方坐断,寥寥一境清虚。

妍丑那能瞒净镜,青黄莫我染明珠。

刹海不能关锁月,夜来流影在珊瑚。

洞庭仙山但生橘,不生凡木与梨栗。

真子无私自不栽,感得一株阶下出。

细叶繁枝委露新,四时常绿不关春。

若言此物无道性,何意孤生来就人。

二月三月山初暖,最爱低檐数枝短。

白花不用乌衔来,自有风吹手中满。

九月十月争破颜,金实离离色殷殷,一夜天晴香满山。

天生珍木异于俗,俗士来逢不敢触。

清阴独步禅起时,徙倚前看看不足。

碧浸澄沙上下天。

曲堤疏柳短长烟。

月明不待十分圆。

凿落未空牙板闹,阑干久凭夹衣寒。

婵娟薄幸冷相看。

瑶轩倚槛春风度。

柳垂烟,花带露。

半闲鸳被怯馀寒,燕子时来窥绣户。

独步邪见林,高据魔王殿。

说欺凡罔圣禅,现夜叉罗刹面。

欣翻巨岳,彻底放悬。

打破牢关,突出难辨。

阿呵呵,见也麽?

到江吴地尽,隔岸越山多。

祖道已传,黄梅妙龄。

幻泡忽灭,白净无形。

真相堂堂照膏火,教音默默鸣风铃。

老松挂月寒方夜,冻鹤巢云梦未醒。

尔或自陷,予疚予恫。

曷使予怀,寘于尔衷。

户牖见通,墙壁生碍。

簸箕有唇,洞庭无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