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木兰花/玉楼春

沈吟不语晴窗畔。

小字银钩题欲遍。

云情散乱未成篇,花骨敧斜终带软。

重重说尽情和怨。

珍重提携常在眼。

暂时得近玉纤纤,翻羡缕金红象管。

诗人简介

李邴(1085-1146), 字汉老,号龙龛居士。济州任城人。生于宋神宗元丰八年,卒于高宗绍兴十六年,年六十二岁。崇宁五年,1106年举进士第。累迁翰林学士。高宗即位,擢兵部侍郎,兼直学士院。苗傅、刘正彦反,邴谕以逆顺祸福之理,且密劝殿帅王元,俾以禁旅击贼。后为资政殿学士,上战阵、守备、措画、绥怀各五事,不报。闲居十七年,卒於泉州。谥文敏。邴著有草堂集一百卷,《宋史本传》传于世。存词8首。► 44篇诗文

诗文推荐

笑中声远。

走向曲房花树畔。

拥在尊前。

顿觉春温却夜寒。

愿酬心满。

只得教伊频劝盏。

缓唱何妨。

贴体衫儿扑扑香。

小桥秀绝。

露湿芙蕖花上月。

月下人人。

花样精神月样清。

谁言见惯。

到了司空情不慢。

丞相瞋无。

若不瞋时醉倩扶。

同尘混世。

谁解忘言无酒醉。

混世同尘。

落魄逍遥甘分贫。

灵源不昧。

剩积无涯真宝贝。

不昧灵源。

一气清成要上天。

清尊白发。

曾是登临年少客。

不似当年。

人与黄花两并妍。

来愁去恨。

十载相看情不尽。

莫更思量。

梦破春回枉断肠。

惟熊佳梦。

释氏老君亲抱送。

壮气横秋。

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

利市平分沾四坐。

多谢无功。

此事如何到得侬。

今朝何以为公寿。

极贵长年公素有。

庭阶不乏长芝兰,少翁又是庭臣右。

三能粲粲依魁秀。

八柱巍巍蟠地厚。

皇家卜册万斯年,年光长转洪钧手。

寿诗且止。

设席肆筵谁助喜。

抹月批风。

先向天厨号令通。

满卮天酒。

上与天田同日寿。

其应维何。

寿及天民性命多。

天然不比花含粉。

约月眉黄春色嫩。

小桥低映欲迷人,闲倚东风无奈困。

烟姿最与章台近。

冉冉千丝谁结恨。

狂莺来往恋芳阴,不道风流真能尽。

心低大小。

细细搜寻玄里妙。

大小心低。

酉上为东卯作西。

心高火出。

走了三田饧与蜜。

火出心高。

转毂轮回又一遭。

闽溪珍献。

过海云帆来似箭。

玉座金盘。

不贡奇葩四百年。

轻红酿白。

雅称佳人纤手擘。

骨细肌香。

恰是当年十八娘。

黯离堂兮日晚,俨壶觞兮送远。

远水霁兮微明,杜蘅秀兮白芷生。

波泫泫兮烟幂幂,凝暮色于空碧。

纷离念兮随君,溯九江兮经七泽。

君之去兮不可留,五彩裳兮木兰舟。

家门希差。

养得一枚依样画。

百事无能。

只去篱边缠倒藤。

几回水上。

轧捺不翻真个强。

无处容他。

只好炎天?作巴。

张使君仲谋中秋多雨。

常是尊罍狼藉去。

今夜云开。

须道姮娥得得来。

不知云外。

还有清光同此会。

笛在层楼。

声彻摩围顶上头。

无可不可。

还你天公还我我。

味触声香。

尽付庄周蝶满床。

谩天不过。

留取心机休用破。

净几明窗。

乐取闲中日月长。

风梳雨洗。

玉阙琼楼何处是。

万里秋容。

唤起嫦娥酒未中。

相逢且醉。

忙里偷闲知有几。

况自丰年。

须信金华别是天。

昔年曾到神清洞。

笑领希夷非夙梦。

看时须到月边乌,养处且论铅与汞。

土膏仍有黄芽动。

神水浇香灵气种。

夜深谁伴玉琴闲,鹤在九华松露重。

深根固蒂。

天宝流霞光满济。

返照连天。

冉冉程程玄又玄。

无生无灭。

湛湛孤然明皎洁。

昕散云寥。

点破清虚上九霄。

玉烟浮动。

银阙三山连海冻。

翠袖阑干。

不怕楼高酒力寒。

双松冻折。

忽忆衰翁容易别。

想见鸥边。

压损年时小钓船。

红粉佳人白玉杯。

木兰船稳棹歌催。

绿荷风里笑声来。

细雨轻烟笼草树。

斜桥曲水绕楼台。

夕阳高处画屏开。

张南周北。

谩说清漳摇绀碧。

何似幽栖。

甥舅相望共一溪。

璇题沙版。

不用买邻糜百万。

余户增辉。

庭列芝兰户戟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