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宿祁阳题县驿

垂垂白发老相催,末路崎岖毂又推。

万里备更霜雪苦,十年重入瘴乡来。

休思往事骖鸾去,恍类前身化鹤回。

行尽潇湘春林脉脉,故人惟有道边梅。

诗人简介

李曾伯(1198~1265至1275间) 南宋词人。字长孺,号可斋。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属浙江)。► 804篇诗文

诗文推荐

漆黑眸子,栀黄面皮。

智静霁月相照,身閒野云不羁。

该抹把手陈尊宿,细腻点头王老师。

针兮线兮明联暗缀,音兮律兮自拍独吹。

你道是谁,芙蓉之孙兮丹出之儿。

云横其肩,雪覆其颠。

空空养慧,兀兀忘缘。

月射珊瑚兮海发光而不夜,松生琥珀兮根拥膏而有年。

性惟平等,道法自然。

钤鎚之在握,杖拂之当拳。

豹雾披梓树之野,龙雷吼桃华之川。

云水丛林秋与老成之气韵,溪山草木春曾醖酿於风烟。

儿孙之力,学佛祖之家传;

针线之关,度龛灯之焰联。

向道龙门无宿客,而今龟鹤尽成仙。

饶舌刀,刀不透,临窗一语更离披。

侬家自有同风事,千里无来却肯伊。

苦是自苦,有谁缚汝。

碍是自碍,非身为害。

既知一物本来无,何待行时方自在。

间世麒麟降自天。

光辉列宿灿初躔。

他年身致夔龙列,少日心存翰墨边。

簪彩笔,照金莲。

词华当使思如泉。

未论耸壑昂霄事,且与衰翁慰暮年。

乘风高逝。

远登灵丘。

托好松乔。

携手俱游。

朝发太华。

夕宿神州。

弹琴咏诗。

聊以忘忧。

鸣蝉泊雨晴云湿。

游龙翦岸涪江碧。

气候尔和平。

满家浑是春。

公堂虽有酒。

不敌公真有。

寿宿对魁星。

颊红衫鬓青。

乾坤泰,帝祚遐昌。

宇县乐平康。

真游降格,宝诲昭彰。

宸跸造仙乡。

崇妙道、精意齐庄。

款灵场。

洁豆荐芬芳。

备乐奏铿锵。

犹龙垂裕,千古播休光。

极褒阳。

明号洽徽章。

朝修展,春豫谐民望。

睹文物煌煌。

言旋羽卫,肃设坛场。

报本达萧芗。

申严祀、礼备烝尝。

答穹苍。

纯禧沾品汇,庆赉浃穷荒。

封人献寿,德化掩陶唐。

保绵长。

锡祐永无疆。

山云冉冉,江水茫茫。

正不居位,偏不涉傍。

显而不露,隐而弥彰。

猿啼古木音声急,鹤宿枯松梦寐长。

朔风作寒色,爱日流恩光。

处处相逢遇,明明不覆藏。

山河无隔越,草木尽敷扬。

刹说众生说,毗卢舌广长。

奇哉至理,常净常清。

易知易晓难行。

要做神仙,须索认此为凭。

休别搜玄搜妙,便登心、遣欲忘情。

无染著,更无憎无爱,无竞无争。

悟后触来不动,觉无中尺地,悉皆归宁。

日月同官,昼夜团聚光明。

不神而神显现,驾祥云、奔赴蓬瀛。

朝玉帝,显真功,清静道成。

霜纨横卷书绦垂,轴以瑇瑁囊青丝。

披图二妙骇人目,笔画劲利如刀锥。

龙媒迥出丹青手,势若飞动将奔驰。

鞯衔如在赤墀立,仆御犹纵红缨羁。

子虔六辔衒沃若,长康骏骨称天奇。

虽传画谱入神品,未有墨客评黄雌。

六诗形似到作者,三马意象能言之。

奇踪莫辨霸或干,高韵压倒陆与皮。

从来神物不常有,未遇真赏何人知。

君不见开元厩马四十万,作颂要须张帝师。

忧患二毛侵,目睫亦毵毵。

篇什弃置久,遑暇阅龙龛。

吴侯主诗盟,欲从靳如骖。

古风风格老,叙事若绮谈。

宦情既淡薄,世故应饮谙。

置驿复郑庄,好奇过岑参。

优游聊卒岁,俯仰自无惭。

近取忘年友,得一乃分三,梁向竞爽姿。

迈也恐不堪,辄持水中蒲,拟并浦上柟,诸公不鄙夷,细流纳江潭,有酒必晚饮,分题许同探。

向子忽话别,寒霜万岭含。

千里足勿惮,一行心亦甘。

青冥定特达,高贤上所贪。

江头春色回,和气已醺酣。

伊郁思陶写,故人居巷南。

幼学自鲁邹,心卑管商。

谁令简书缚,课我星火忙。

我自友古人,渠肯兄孔方。

飞檄浩盈几,泛窥陷中肠。

阁束且登楼,云鸿秋着行。

霜鲜鲜兮草戋戋,儿独履兮儿宿野田。

衣荷之叶兮叶易穿,采葶花以为食兮不下咽。

嗟儿天父兮天胡有偏,我不父顺兮宁不儿怜。

履晨霜兮泣吾天。

但愿三丹结,何愁两鬓皤。

蓬头垢面哩。

十二时中,谨谨养冲和。

不羡相如志,无心继伏波。

马风题柱意如何。

不做神仙,不过灞陵河。

郡斋常夜扫,不卧独吟诗。

把烛近幽客,升堂戴接z5.微风吹冻叶,馀雪落寒枝。

明日逢山伴,须令隐者知。

兴念陈迹,梦寐吾独。

植杖风雩,某水某丘。

日居月诸,循环靡休。

迭尔遄迈,曾不我留。

茯苓人本自松根得,名因象物彰。

为医君可信,除疾我偏良。

捐躯必自强。

无劳问踪迹,名字在仙方。

儒业尊高,文章显贵,算来世路荣奢。

苦心劳志,求望步云霞。

假使登科攀桂,黄粱梦、空悟咨嗟。

无常到,相如老杜,着甚理逃*。

浮华。

须勘破,尘缘摆脱,物外生涯。

趣闲闲云水,保炼根芽。

得得心清意净,三光秀、凝结丹砂。

功成也,三清举过,超上大罗家。

?此诗卷十六已收,题:再用前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