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钱选水仙

八斗才中画雒神,翠罗轻扬礻末尖尘。

霅溪老子真能事,更比陈王写得亲。

诗人简介

祝允明(1460—1527)字希哲,号枝山,因右手有六指,自号“枝指生”,又署枝山老樵、枝指山人等。汉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他家学渊源,能诗文,工书法,特别是其狂草颇受世人赞誉,流传有“唐伯虎的画,祝枝山的字”之说。祝枝山所书写的“六体书诗赋卷”、“草书杜甫诗卷”、“古诗十九首”、“草书唐人诗卷”及“草书诗翰卷”等都是传世墨迹的精品。并与唐寅、文徵明、徐祯卿齐名,明历称其为“吴中四才子”之一。由于与唐寅遭际与共,情性相投,民间流传着两人的种种趣事。► 137篇诗文

诗文推荐

琐窗风雨古今情,梦绕云山十二层,香销烛暗人初定。

酒醒时愁未醒,三般儿挨不到天明。

划地罗帏静,森地鸳被冷,忽地心疼。

冰薄沙昏短草枯,采香人远隔湘湖。

谁留夜月群仙佩,绝胜秋风畹图。

白粲铜盘倾沆瀣,清明宝玦破珊瑚。

却怜不得同兰蕙,一识清醒楚大夫。

香雾湿云鬟。

蕊佩珊珊。

酒醒微步晚波寒。

金鼎尚存丹已化,雪冷虚坛。

游冶未知还。

鹤怨空山。

潇湘无梦绕丛兰。

碧海茫茫归不去,却在人间。

杨柳风前香百步。

盘心碎点真珠露。

疑是水仙开洞府。

妆景趣。

红幢绿盖朝天路。

小鸭飞来稠闹处。

三三两两能言语。

饮散短亭人欲去。

留不住。

黄昏更下萧萧雨。

云冥冥,雷阗阗。

横玉转,流珠乾。

灵龟入我梦,谓君当旋。

既穷海壖之炎天,当饮山中之流泉。

黄昏疏影横斜月,说似诗人仔细看,藓树卧龙鳞甲老,霜桥立马骨毛寒。

共寻雪句心犹苦,只嚼冰须齿亦酸。

涪老未为知已在,水仙驿竟弟兄给。

倚碧栌,款铜铺,德星在南乌尾逋。

两峰隐天,花深草蕍。

钱唐十馀万户,皆看史君欢娱。

虽涉流沙历炎都,入医无闾不如东吴。

柳塘居处,方壶道号,汪姓莘名耕字。

欲将丹药点凡花,教都做、水仙无计。

家中安石,村中居易,总是一场游戏。

曲终金石满吾庐,争奈少、柳家风味。

潇洒江梅,似玉妆珠缀,密蕊疏枝。

霜风应是,不许蝶近蜂欺。

嫣然自笑,与山矾、共水仙期。

还亦有,青松翠竹,同今凛冽年时。

何事向人如恨,带苍苔,半倚临水荒篱。

孤山嫩寒放晓,尚忆前诗。

黄昏顾影,说横斜、清浅今谁。

他自是,移春手段,微云淡月应知。

龙飞天门,鸡鸣日观。

湖州有鹤知夜半。

端冕结缨,锋车施幰。

瞻彼孤山,男呼女怨。

欲裂冕毁车,春荣秋枯,无翁愁予。

水奫沦兮不扬,山嵚岑兮多巨石。

神来下独舂,仰昂神远适。

王孙的咳,神无亟兮。

海上乘槎侣,仙人萼绿华。

飞升元不用丹砂。

住在潮头来处、渺天涯。

雷辊夫差国,云翻海若家。

坐中安得弄琴牙。

写取余声归向、水仙夸。

白玉搔头坠髻松。

怯冷翠裙重。

当时离佩解丁东。

澹云低、暮江空。

青丝结带鸳鸯盏,岁华晚、又相逢。

绿尘湘水避春风。

步归来、月宫中。

荷花闲拨。

撑破玻璃滑。

拂拂香风微度,吹雪乱、数根发。

弄泉罗盖币。

万颗真珠撒。

唱我莲歌归去,凌波步、水仙袜。

金风玉露,绿橘黄橙,商秋爽气飘逸。

南斗腾光,应是间生贤出。

照人紫芝眉宇,更仙风、谁能俦匹。

细屈指,到小春时候,恰则三日。

莫论早年富贵,也休问文章,有如椽笔。

尧舜逢君,启沃定知多术。

而今且张锦幄,麝煤泛、暖香郁郁。

华堂里,听瑶琴轻弄,水仙新律。

昨夜蓝田采玉游。

向阳瑶草带花收。

如今风雨不须愁。

零露依稀倾凿落,碎琼重叠缀搔头。

白云黄鹤思悠悠。

清露湿幽香。

想瑶台、无语凄凉。

飘然欲去,依然如梦,云度银潢。

又是天风吹淡月,佩丁东、携手西厢。

冷冷玉磬,沈沈素瑟,、舞遍霓裳。

七十三年矣。

记小人、四百四十五番甲子。

看到蓬莱水清浅,休说树犹如此。

但梦梦、昨非今是。

一曲尊前离鸾操,抚铜仙、清泪如铅水。

歌未断,我先醉。

新来画得耆英似。

似灞桥、风雪吟肩,水仙梅弟。

里巷依稀灵光在,飞过劫灰如洗。

笑少伴、乌衣余几。

老子平生何曾默号默轩,暮年诗、句句皆成史。

个亥字,甲申起。

一样宫妆簇彩舟。

碧罗团扇自障羞。

水仙人在镜中游。

腰自细来多态度,脸因红处转风流。

年年相遇绿江头。

亭占佳名淮海东,六丁拥上水仙宫。

檐牙帘额烟霏里,人语歌声荷气中。

酒盏吸残千斛月,钓竿掷下一丝风。

使君清德如水,潭影人心尽日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