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采桑子·谢家庭院残更立

谢家庭院残更立,燕宿雕梁。xiè jiā tíng yuàn cán gèng lì,yàn sù diāo liáng。

月度银墙,不辨花丛那瓣香?yuè dù yín qiáng,bù biàn huā cóng nà bàn xiāng?

此情已自成追忆,零落鸳鸯。cĭ qíng yĭ zì chéng zhuī yì,líng luò yuān yāng。

雨歇微凉,十一年前梦一场!yŭ xiē wēi liáng,shí yī nián qián mèng yī chăng!

赏析

作品赏析

记得有人说,桑树易叫人想起衣食艰难。古老的中国由农耕时代发展渐进,农与桑并提是很早就有的事。《吕览》中就有“皇帝亲耕”与“皇后亲蚕”之说,尽管那只是皇后在春天里到蚕坊里放几片桑叶做做样子摆摆架子,于社会民众却不失为一种示范和引导。种桑养蚕成为了最早的副业项目,由此推动了纺织业的兴起与发展。 国人对桑树有难以细述的感情。成语中有“沧海桑田”一词,不言稻田麦田棉田而只说桑田,不但如此,而且桑与梓还共同构成了“故乡”的意象。《诗经-小雅-小弁》中亦有“维桑与梓,必恭敬止”之句,意思是说家乡的桑树与梓树是父母亲种的,对它要表示敬意。吟桑咏梓,渐渐延续成一种文化意象。孟浩然赞“把酒话桑麻”那种农耕时代自给自足、与世无争的清幽让心力憔悴的现代人悠然向往;李商隐以蚕喻爱情的不悔,“春蚕到死丝方尽”一言道尽爱情的曲婉。 古代女子行止颇受规限,唯桑园和莲塘却是可以昂然踏出行入的地方,因劳动是丰美无畏的。所以汉朝有乐府《陌上桑》,南朝有《采莲曲》都是很有影响力的优美篇章。 《陌上桑》写一个叫秦罗敷的江南女子,生得貌美如花,惹人爱慕。“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既静且贤。“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在长满桑树的大道旁她遇着一个男子。那男子是位居其上的高官,见过美女不少,仍为她惊动。他倒也十分的有趣,屈身与罗敷交涉。这情便调的很有意思,男曰:“宁可共载不?”(你可愿意同我共乘一车而去),女曰:“使君一何愚!使君自有妇,罗敷自有夫。”(太守大人您这样是多么不该,你有老婆,我有丈夫。)接着,又极言了自己丈夫的出色。诗到这里而结,时人多赞罗敷的美貌和坚贞,却不知,这太守也是识理的,他依着自己的心意行事,却又不强忤别人的心意,这种委婉曲直正合中正之道。陌上桑是中国式的艳遇,如同日照荷花,你若不欢喜,我便将光敛了去,照在别株上,总之正大光明。这故事也成就了一段词话,《采桑子》也从此有了《罗敷艳歌》、《罗敷媚》的别称。 京剧《桑园会》亦是据此改编,女主角还是罗敷,她丈夫鲁国大夫秋胡却还不如太守地道。在外为官二十余年后,辞官回乡,在桑园遇妻罗敷,久别不敢冒认。秋胡故意以带信为名,调戏罗,罗敷愤而逃回。秋胡到家后,罗敷羞愤自缢,经秋胡母子急救脱险。母责秋胡,命其向罗敷赔礼,夫妻和好。 《采桑子》真正是一个很有张力的词牌名。全词四十四字,前后片各三平韵。别有添字格,两结句各添二字,两平韵,一叠韵,属“双调”,唱起来婉转清丽。 可是,容若这首《采桑子》,没有陌上桑那种平实和婉丽,只是回忆的凄凉。他在夜间耿耿无眠,走到她曾经住过的院子里。想起少年时曾与恋人共立庭院中,夜深了,燕儿宿在梁上,月儿照在墙上,景色端的真切,分明是月夜夏雨后,蔷薇水晶帘。夜色微茫之中,闻得一阵阵花香,却又辨不清是哪一丛花儿送来的,也不知道是哪一种花的香气,然而这种渺茫的喜悦却如春事烂漫到难管难收。可惜人事变迁,风波乍起。两人后来竟没有结合。上阕回忆两小无猜的甜美,恰如人世的春光无限。而下阕的“零落”,“雨凉”则打碎春光,道出现实如暮冬的的残酷清冷。 蓦然就想起了“时间太瘦,指缝太宽”这句话。滔滔逝水,急急流年,十一年弹指飞过,回首前尘,恍如一梦。凄凉又如何! 《饮水词》中的某些爱情词,意境迷离之处颇得李商隐无题诗的妙处。我们说不清这到底是写给谁的?是少年时的恋人,还是早殇的妻子。诗词有两种风格,词旨鲜明亮烈的是一种,朦胧暧昧是另一种,只要妙句迭出,引人深思就自有受众。 此情已自成追忆,十一年前梦一场!比起李义山的“惘然”更清醒,更有现实的痛楚。“惘然”如梦醒时抬头看见窗前已阑的月光。无意的错过还有自谅的余地,可以用来悔恨凭吊。梦醒了,只有碎片扎在心上,连凭吊都是奢侈的事。 不是,每个人,在蓦然回首时,都有机会看见灯火阑珊处等候的那个人。于是,只能在回忆里众里寻她千百度。 相爱亦如造梦。死去或者离开的,梦醒不醒都万事皆休。活着的,留在梦境走不出来里的那个人,才是最哀苦的。被回忆留下来回忆两个人的一切。(安意如)

诗人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235篇诗文

诗文推荐

笑逼花皆立,骚添蟹越遒。

门掩苍苔柳半遮,春深庭院日初斜。

立遇心通彻,清香味得餐。

水中红焰结成团。

雪里琼花,烂漫不凋残。

性烛明金阙,神丹晃玉盘。

齐修六度与三坛。

出自吾师,内景自然看。

小姝先行,老爷踵去。

无意奔丧,急寻死路。

哭泣煞孤孀这老娘,钁头边事难分付。

图画天开,春风剪裁。

烂银庭院,白玉楼台。

将谓乳峰贫彻骨,敌君王富自何来。

贤圣为上兮,必俭约戒身,鉴察化人,所以保福也。

如何不思,荒恣是为?

上下隔塞,人神怨奰;

敖恶无厌,不畏颠坠。

圣贤为上兮,必用贤正,黜奸佞之臣,所以长久也。

如何反是,以为乱矣?

宠邪信惑,近佞好谀;

废嫡立庶,忍为祸谟。

全真门户,清净根源。

住行坐卧归元。

日用时时擒捉,意马心猿。

常行无憎无爱,便施恩、先复雠冤。

下手处,练冲和修补,有漏之园。

瑞气祥光深处,收神水,徐徐自没潺ё。

红锦蛇儿虽小,闲视灵鼋。

两般混成一物,现元初、性月团圆。

恁时节,礼重阳师父太原。

禅既强名,会亦妄立。

一火无知,打棚杂剧。

百样乔妆诳世人,千般怪语瞒天日。

若是本色行家,不打这般鼓笛。

画影图形转弗堪,丛林千古成狼籍。

不狼籍,留与仁禅遮破壁。

光流者远。

礼贵弥申。

嘉飨云备。

盛典必陈。

追养自本。

立爱惟亲。

皇情乃慕。

帝服来尊。

驾齐六辔。

旗耀三辰。

感兹霜露。

事彼冬春。

以斯孝德。

永被烝民。

春山万叠,秋水一痕。

凛然风彩,何处求真。

大方出没兮全生全杀,丛林悱悱兮独角一麟。

满搦宫腰纤细。

年纪方当笄岁。

刚被风流沾惹,与合垂杨双髻。

初学严妆,如描似削身材,怯雨羞云情意。

举措多娇媚。

争奈心性,未会先怜佳婿。

长是夜深,不肯便入鸳被,与解罗裳,盈盈背立银扛,却道你先睡。

一九二九,百拙千丑。

昨日今朝,地迥天寥。

少林门下客,立处雪齐腰,千载令人恨不消。

子盍观夫,商丘之木,有樗不才。

纵斧斤脾睨,何妨雪立,风烟傲兀,怎问春回。

老子似之,倦游久矣,归晒渔箬羹芋魁。

村锄外,闻韭今有子,芥已生台。

天于我辈悠哉。

纵作赋问天天亦猜。

且醉无何有,酒徒陶陆,与二三子,诗友陈雷。

正尔眠云,阿谁敲月,不是我曹不肯来。

君且住,怕口生荆棘,胸有尘埃。

权实双行,主宾互立。

拿空塞空,以的破的。

秋晹肆酷,秋暑炎蒸。

不容鹅护雪,难保蜡人冰。

一夏噇眠虚过了,秋风拈弄刈禾镰。

有权有用,无党无偏。

几个祖师头割了,立教凶岁变丰年。

白藕峰前,纤尘不立。

报慈门下,水泄难通。

既是纤尘不立,水泄不通。

五叶一华分布后,寥寥千古散清风。

沈思暗记。

几许无凭事。

菊靥开残秋少味。

闲却画阑风意。

梦云归处难寻。

微凉暗入香襟。

犹恨那回庭院,依前月浅灯深。

二陆起云间,千载风流人物。

未似一门三凤,向层霄联翼。

贞元朝士苦无多,公今未华发。

重向紫宸朝路,立鹓鸾前列。

右朱参议

孤危不立,坐断千差。

有笑陪宾,无贜验贼。

体态看来隐约,梳妆好是家常。

檀槽初抱更安详。

立向尊前一行。

小打登钩怕重,尽缠绣带由长。

娇春莺舌巧如簧。

飞在四条弦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