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画文殊普贤

谁人画此二菩萨,趺坐花心乘象狻。

弟子先后执盂缶,老僧槎牙森比肩。

出林修道几世劫,颜貌伟丽如开莲。

重崖宛转带林树,野水荒荡浮云天。

峨眉高处不可上,下有绝涧锢九泉。

朝阳未出白雾起,有光升天如月圆。

灵仙居中粗可识,有类白兔依清躔。

游人礼拜千万万,迤逦渐远如飞烟。

五台不到想亦尔,今之画图谁所传。

吾兄子瞻苦好异,败缯破纸收明鲜。

自従西行止得此,试与记录代一观。

诗人简介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1875篇诗文

诗文推荐

月露疏寒析,云涛闪画旗。

始信画前原有易,自从删后更无诗。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

雪花飞下。

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

归来也。

西风平野。

一点香随马。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天兮高,地兮厚。

月为夜,日为画。

重阳定是九月九。

渊明采菊向东篱,山僧面南看北斗。

日日闲看燕子飞。

旧巢新垒画帘低。

玉历今朝推戊已,住衔泥。

先自春光留不住,那堪更著子规啼。

一阵晚香吹不断,落花溪。

图列千山开画嶂,带围一水绕蓬瀛。

脚头未举已先入。

不用门前弹指声。

对面抚掌,两镜相照。

双磵与五峰,冷地齐失笑。

唤作普贤还料掉。

家门希差。

养得一枚依样画。

百事无能。

只去篱边缠倒藤。

几回水上。

轧捺不翻真个强。

无处容他。

只好炎天?作巴。

无个模样,画个模样。

既有模样,是甚模样。

节节危梁十二层,垂垂白发三千丈。

何处一声鸣橹。

惊起满川寒鹭。

一著画难成,雪霁乱山无数。

且住。

且住。

数遍溪南烟树。

问言何处秋光好。

当年曾过长洲道。

一望没遮拦。

天宽水亦宽。

也因轻霭扫。

也傍斜晖讨。

指点与君看。

画他难不难。

柳下争拿画浆摇。

水痕不觉透红绡。

月明相顾羞归去,都坐池头合凤箫。

没踪迹,断消息。

白云无根,清风何色。

散乾盖而非心,持坤舆而有力。

洞千古之渊源,造万像之模则。

刹尘道会也处处普贤,楼阁门开也头头弥勒。

世尊三昧,文殊三昧,总在拂子头上。

卧龙才奋迅,丹凤便翱翔。

珍符锡佑启真人。

储思在斯民。

勤劳日升万物,皆入陶钧。

收威柄,更法令,鼎从新。

东风吹百卉,上苑正青春。

流虹节近,衣冠玉帛,交奏严宸。

万寿祝尧仁。

忽听宫车晚出,但号慕,瞻云路,企龙鳞。

穷天英。

冠古精神。

杳然上傃,人空望、属车巡。

虚仗星陈。

画翣环拥龙輴。

泉宫掩,帝乡远,邈难亲。

反雕轮。

飞羽盖、还渡天津。

雾迷朱服,风摇细扇,触目悲辛。

列嫔嫱,垂红泪,浥行尘。

相将问。

何日下青旻。

峰势欲开树为遮,崔鬼画态间槎枒。

本来枫(木解)经霜染,错认夕阳一片霞。

即此形骸,便是其人。

一灵皮袋,皮袋一灵。

一印印空,三乘莫穷。

智了离微句,身分函盖同。

弥勒驾来楼阁外,文殊家住觉城东。

随身干木,到处家风。

发衰雪白,眼寒秋碧。

壁立千寻,功消一色。

体得有家风,心传亡辙迹。

少林祖师兮岂会唐言,黄梅行者兮不识横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