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魏文侯

闻道西河久服从,陶成国治蔼文风。

政缘馀泽沾洙泗,比似群侯故不同。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秋水莹精神。

靖节先生太逼真。

谈尘生风霏玉屑,津津。

爽气冷然欲侵人。

一座尽生春。

满引琼觞已半醺。

更把黄花寿彭祖事出魏文帝,盈盈。

数阕新声又遏云。

晚步初月高,忘却子城闭。

客楼枕新荷,几夜香袭袂。

羸骸奔走倦,不拟尚凝滞。

白面佳少年,塞途莫胜计。

低颜谢许可,不甘暗拭涕。

穷迫傍人篱,傍篱车奴隶。

风采就衰惫,心孔转昏翳。

见舟思江湖,怀隐睨松桂。

故人立霄汉,敢诧平生契。

兹时进退难,假宿义斋第。

官桥醉尉多,大惧获重戾。

徘徊益羁愁,愈痛乏边际。

谗毁那能免,失拥文侯篲。

身如被酒酣,心类垂旒缀。

嗟嗟文不续,有学谩经济。

逆行且倒施,犹幸舌未敝。

月西黯蓬莱,城乌声更厉。

借榻逢可人,度夜等匏击。

履险复自笑,汩没信此世。

愿逢阳明仙,餐霞度千岁。

崔侯善弹棋,巧妙尽于此。

蓝田美玉清如砥,白黑相分十二子。

联翩百中皆造微,魏文手巾不足比。

缘边度陇未可嘉,鸟跂星悬危复斜。

回飙转指速飞电,拂四取五旋风花。

坐中齐声称绝艺,仙人六博何能继。

一别常山道路遥,为余更作三五势。

洪范分九畴,转成天下规。

河图孕八卦,焕作玄中奇。

先开否臧源,次筑经纬基。

粤若鲁圣出,正当周德衰。

越疆必载质,历国将扶危。

诸侯恣崛强,王室方陵迟。

歌凤时不偶,获麟心益悲。

始嗟吾道穷,竟使空言垂。

首赞五十易,又删三百诗。

遂令篇籍光,可并日月姿。

向非笔削功,未必无瑕疵。

迨至夫子没,微言散如枝。

所宗既不同,所得亦异宜。

名法在深刻,虚玄至希夷。

自从战伐来,一派纵横驰。

寒谷生艳木,沸潭结流澌。

惊奔失壮士,好恶随纤儿。

嬴氏并六合,势尊丞相斯。

加于挟书律,尽取坑焚之。

南勒会稽颂,北恢胡亥阺. 犹怀遍巡狩,不暇亲维持。

及汉文景后,鸿生方dr摫。

簸扬尧舜风,反作三代吹。

飘飖四百载,左右为藩篱。

邺下曹父子,猎贤甚熊罴。

发论若霞驳,裁诗如锦摛。

徐王应刘辈,头角咸相衰。

或有妙绝赏,或为独步推。

或许润色美,或嫌诋诃痴。

倏以中利病,且非混醇醨. 雅当乎魏文,丽矣哉陈思。

不肯少选妄,恐贻后世嗤。

吾祖仗才力,革车蒙虎皮。

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场麾。

轻若脱钳釱,豁如抽扊扅。

精钢不足利,騕褭何劳追。

大可罩山岳,微堪析毫厘。

十体免负赘,百家咸起痿。

争入鬼神奥,不容天地私。

一篇迈华藻,万古无孑遗。

刻鹄尚未已,雕龙奋而为。

刘生吐英辩,上下穷高卑。

下臻宋与齐,上指轩从羲。

岂但标八索,殆将包两仪。

人谣洞野老,骚怨明湘累。

立本以致诘,驱宏来抵隵. 清如朔雪严,缓若春烟羸。

或欲开户牖,或将饰缨緌. 虽非倚天剑,亦是囊中锥。

皆由内史意,致得东莞词。

梁元尽索虏,后主终亡隋。

哀音但浮脆,岂望分雄雌。

吾唐揖让初,陛列森咎夔。

作颂媲吉甫,直言过祖伊。

明皇践中日,墨客肩参差。

岳净秀擢削,海寒光陆离。

皆能取穴凤,尽拟乘云螭。

迩来二十祀,俊造相追随。

余生落其下,亦值文明时。

少小不好弄,逡巡奉弓箕。

虽然苦贫贱,未省亲嚅ev.秋倚抱风桂,晓烹承露葵。

穷年只败袍,积日无晨炊。

远访卖药客,闲寻捕鱼师。

归来蠹编上,得以含情窥。

抗韵吟比雅,覃思念棿摛。

因知昭明前,剖石呈清琪。

又嗟昭明后,败叶埋芳蕤。

纵有月旦评,未能天下知。

徒为强貔豹,不免参狐狸。

谁蹇行地足,谁抽刺天鬐.谁作河畔草,谁为洞中芝。

谁若灵囿鹿,谁犹清庙牺。

谁轻如鸿毛,谁密如凝脂。

谁比蜀严静,谁方巴賨赀。

谁能钓抃鳌,谁能灼神龟。

谁背如水火,谁同若埙篪。

谁可作梁栋,谁敢驱谷蠡。

用此常不快,无人动交铍。

空消病里骨,枉白愁中髭。

鹿门先生才,大小无不怡。

就彼六籍内,说诗直解颐。

顾我迷未远,开怀溃其疑。

初开凿本源,渐乃疏旁支。

邃古派泛滥,皇朝光赫曦。

揣摩是非际,一一如襟期。

李杜气不易,孟陈节难移。

信知君子言,可并神明蓍。

枯腐尚求律,膏肓犹谒医。

况将太牢味,见啖逋悬饥。

今来置家地,正枕吴江湄。

饵薄钩不曲,跫然守空坻。

嘿坐无影响,唯君款茅茨。

抽书乱签帙,酌茗烦瓯栖. 或伴补缺砌,或偕诣荒祠。

孤筇倚烟蔓,细木横风漪。

触雨妨扉屦,临流泥江蓠。

既狎野人调,甘为豪士訾。

不敢负建鼓,唯忧掉降旗。

希君念馀勇,挽袖登文陴。

置酒坐飞阁。

逍遥临华池。

神飚自远至。

左右芙蓉披。

绿竹夹清水。

秋兰被组崖。

月出照园中。

冠佩相追随。

客从南楚来。

为我吹参差。

渊鱼犹伏浦。

听者未云罢。

高文一何绮。

小儒安足为。

肃肃广殿阴。

雀声愁北林。

众宾还城邑。

何用慰我心。

长啸宇宙间,高才日陵替。

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

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

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

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

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

干谒走其门,碑版照四裔。

各满深望还,森然起凡例。

萧萧白杨路,洞彻宝珠惠。

龙宫塔庙涌,浩劫浮云卫。

宗儒俎豆事,故吏去思计。

眄睐已皆虚,跋涉曾不泥。

向来映当时,岂独劝后世。

丰屋珊瑚钩,骐驎织成罽.紫骝随剑几,义取无虚岁。

分宅脱骖间,感激怀未济。

众归赒给美,摆落多藏秽。

独步四十年,风听九皋唳。

呜呼江夏姿,竟掩宣尼袂。

往者武后朝,引用多宠嬖。

否臧太常议,面折二张势。

衰俗凛生风,排荡秋旻霁。

忠贞负冤恨,宫阙深旒缀。

放逐早联翩,低垂困炎厉。

日斜鵩鸟入,魂断苍梧帝。

荣枯走不暇,星驾无安税。

几分汉廷竹,夙拥文侯篲.终悲洛阳狱,事近小臣敝。

祸阶初负谤,易力何深哜。

伊昔临淄亭,酒酣托末契。

重叙东都别,朝阴改轩砌。

论文到崔苏,指尽流水逝。

近伏盈川雄,未甘特进丽。

是非张相国,相扼一危脆。

争名古岂然,键捷欻不闭。

例及吾家诗,旷怀扫氛翳。

慷慨嗣真作,咨嗟玉山桂。

钟律俨高悬,鲲鲸喷迢递。

坡陀青州血,芜没汶阳瘗。

哀赠竟萧条,恩波延揭厉。

子孙存如线,旧客舟凝滞。

君臣尚论兵,将帅接燕蓟。

朗吟六公篇,忧来豁蒙蔽。

洪范分九畴,转成天下规。

河图孕八卦,焕作玄中奇。

先开否臧源,次筑经纬基。

粤若鲁圣出,正当周德衰。

越疆必载质,历国将扶危。

诸侯恣崛强,王室方陵迟。

歌凤时不偶,获麟心益悲。

始嗟吾道穷,竟使空言垂。

首赞五十易,又删三百诗。

遂令篇籍光,可并日月姿。

向非笔削功,未必无瑕疵。

迨至夫子没,微言散如枝。

所宗既不同,所得亦异宜。

名法在深刻,虚玄至希夷。

自从战伐来,一派纵横驰。

寒谷生艳木,沸潭结流澌。

惊奔失壮士,好恶随纤儿。

嬴氏并六合,势尊丞相斯。

加于挟书律,尽取坑焚之。

南勒会稽颂,北恢胡亥阺。

犹怀遍巡狩,不暇亲维持。

及汉文景后,鸿生方钅辰摫。

簸扬尧舜风,反作三代吹。

飘飖四百载,左右为藩篱。

邺下曹父子,猎贤甚熊罴。

发论若霞驳,裁诗如锦摛。

徐王应刘辈,头角咸相衰。

或有妙绝赏,或为独步推。

或许润色美,或嫌诋诃痴。

倏以中利病,且非混醇醨。

雅当乎魏文,丽矣哉陈思。

不肯少选妄,恐贻后世嗤。

吾祖仗才力,革车蒙虎皮。

手持一白旄,直向文场麾。

轻若脱钳釱,豁如抽扊扅。

精钢不足利,騕褭何劳追。

大可罩山岳,微堪析毫厘。

十体免负赘,百家咸起痿。

争入鬼神奥,不容天地私。

一篇迈华藻,万古无孑遗。

刻鹄尚未已,雕龙奋而为。

刘生吐英辩,上下穷高卑。

下臻宋与齐,上指轩从羲。

岂但标八索,殆将包两仪。

人谣洞野老,骚怨明湘累。

立本以致诘,驱宏来抵隵。

清如朔雪严,缓若春烟羸。

或欲开户牖,或将饰缨緌。

虽非倚天剑,亦是囊中锥。

皆由内史意,致得东莞词。

梁元尽索虏,后主终亡隋。

哀音但浮脆,岂望分雄雌。

吾唐揖让初,陛列森咎夔。

作颂媲吉甫,直言过祖伊。

明皇践中日,墨客肩参差。

岳净秀擢削,海寒光陆离。

皆能取穴凤,尽拟乘云螭。

迩来二十祀,俊造相追随。

余生落其下,亦值文明时。

少小不好弄,逡巡奉弓箕。

虽然苦贫贱,未省亲嚅口而。

秋倚抱风桂,晓烹承露葵。

穷年只败袍,积日无晨炊。

远访卖药客,闲寻捕鱼师。

归来蠹编上,得以含情窥。

抗韵吟比雅,覃思念棿摛。

因知昭明前,剖石呈清琪。

又嗟昭明后,败叶埋芳蕤。

纵有月旦评,未能天下知。

徒为强貔豹,不免参狐狸。

谁蹇行地足,谁抽刺天鬐。

谁作河畔草,谁为洞中芝?

谁若灵囿鹿,谁犹清庙牺?

谁轻如鸿毛,谁密如凝脂?

谁比蜀严静,谁方巴賨赀?

谁能钓抃鳌,谁能灼神龟?

谁背如水火,谁同若埙篪?

谁可作梁栋,谁敢驱谷蠡?

用此常不快,无人动交铍。

空消病里骨,枉白愁中髭。

鹿门先生才,大小无不怡。

就彼六籍内,说诗直解颐。

顾我迷未远,开怀溃其疑。

初开凿本源,渐乃疏旁支。

邃古派泛滥,皇朝光赫曦。

揣摩是非际,一一如襟期。

李杜气不易,孟陈节难移。

信知君子言,可并神明蓍。

枯腐尚求律,膏肓犹谒医。

况将太牢味,见啖逋悬饥。

今来置家地,正枕吴江湄。

饵薄钩不曲,跫然守空坻。

嘿坐无影响,唯君款茅茨。

抽书乱签帙,酌茗烦瓯栖。

或伴补缺砌,或偕诣荒祠。

孤筇倚烟蔓,细木横风漪。

触雨妨扉屦,临流泥江蓠。

既狎野人调,甘为豪士訾。

不敢负建鼓,唯忧掉降旗。

希君念余勇,挽袖登文陴。

秋水莹精神。

靖节先生太_真。

谭尘生风霏玉屑,津津。

爽气泠然欲浸人。

一坐尽生春。

满引琼觞已半醺。

更把黄花寿彭祖,事出魏文帝书。

盈盈。

数阕新声又遏云。

西北有浮云。

缭绕华阴山。

惜哉时不遇。

入夜值霜寒。

秋风聒地起。

吹我至幽燕。

幽燕非我国。

窈窕为谁贤。

少年歌且止。

歌声断客子。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

华盖西临,藏五?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

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

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

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是以朱阳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万物睹。

粤若皇灵草昧,风骊受河洛之图;

帝象权舆,?凤锡乾坤之瑞。

高辛尧舜氏没,大夏殷周氏作,达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衣冠度律。

随鼎器而重光;

玉帛讴歌,反宗而大备。

洎乎三川失御,九服蒙尘。

俎豆丧而王泽竭,钟鼓衰而颂声寝。

召陵高会,诸侯轻汉水之威;

践土同盟,天子窘河阳之召。

三微制度,乘战道而横流;

千载英华,与王风而扫地。

大业不可以终丧,彝伦不可以遂绝。

由是山河联兆,素王开受命之符;

天地氤氲,元圣举乘时之策。

兴九围之废典,振六合之颓纲。

有道存焉,斯文备矣。

夫子姓孔氏,讳邱,字仲尼,鲁国邹人也。

帝天乙之灵苗,宋微子之洪绪。

自元禽翦夏,俘宝玉於南巢;

白马朝周,载旌旗於北面。

五迁神器,琮璜高列帝之荣;

三命雄图,钟鼎冠承家之礼。

商邱诞睿,下属於防山;

泗水载灵,遥驰於汶上。

礼乐由其委输,人仪所以来苏,排祸乱而构乾元,扫荒屯而树真宰,圣人之大业也。

若乃承百王之丕运,总千圣之殊姿。

人灵昭有作之期,岳渎降非常之表。

珠衡玉斗,徵象纬於天经;

虎踞龙蹲,集风?於地纪。

亦犹三阶瞰月,恒星知太紫之宫;

八柱冲霄,群岭辨中黄之宅,圣人之至象也。

若乃顺时而动,用晦而明。

纡圣哲於常师,混波流於下问。

太阳亭午,收爝火於丹衡;

沧浪浮天,控涓涔於翠渚。

西周捧袂,仙公留紫气之书;

东海抠衣,郯子叙青?之秩。

接舆非圣,询去就於狂歌;

童子何知?

屈炎凉於诡问,圣人之降迹也。

若乃参神揆训,录道和倪。

辱太白於中都,绊乘黄於下邑。

湛无为之迹而众务同并,驰不言之化而群方取则。

虽复霓旌羽旆,齐人张夹谷之威;

八佾三雍,桓氏逼公宫之制。

洎乎历阶而进,宣武备而斩徘优;

推义而行,肃刑书而诛正卯。

用能使四方知罪,争归旧好之田;

三家变色,愿执陪臣之礼,圣人之成务也。

若乃乘机动用,历聘栖遑;

神经幽显,志大宇宙。

东西南北,推心於暴乱之朝;

恭俭温良,授手於危亡之国。

道之将行也命,道之将废也命。

归齐去鲁,发浩叹於衰周;

厄宋围陈,奏悲歌於下蔡,圣人之救时也。

若乃筐篚六艺,笙簧五典。

折旋洙泗之间,探赜唐虞之际。

三千弟子,攀睿化而升堂;

七十门人,奉洪规而入室。

从周定礼,宪章知损益之源;

反鲁裁诗,雅颂得弦歌之旨。

备物而存道,下学而上达。

援神叙教,降赤制於南宫;

运斗陈经,动元符於北洛,圣人之立教也。

若乃观象设教,法三百八十四爻四十有九;

穷神知化,应万一千二百五十策五十有五。

成变化而行鬼神,观阴阳而倚天地。

以鼓天下之动,以定天下之疑。

索众妙於重元,纂群微於太素,圣人之赞易也。

若乃灵襟不测,睿视无涯。

石昭集隼之庭,土缶验贲羊之井。

稽山南望,识皓骨於封禺;

蠡泽东浮,考丹萍於梦渚。

麟图鉴远,金编题佐汉之符;

凤德钩深,玉策筮亡秦之兆,圣人之观化也。

时义远矣,能事毕矣。

然後拂衣方外,脱屣人间,奠楹兴夕梦之灾,负杖起晨歌之迹。

挠虹梁於大厦,物莫能宗;

摧日观於鲁邱。

吾将安仰?

明均两曜,不能迁代谢之期;

序合四时,不能革盈虚之数。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为而不有,用九五而长驱;

成而勿居,抚?霓而高视,圣人之应化也。

自四教远而微言绝,十哲丧而大义乖。

九师争大易之门,五传列春秋之辐;

六体分於楚晋,四始派於齐韩。

淹中之妙键不追,稷下之高风代起。

百家腾跃,攀户牖而同归;

万匹驱驰,仰陶钧而其贯。

犹使丝簧金石,长悬阙里之堂;

荆棘蓬蒿,不入昌平之墓,圣人之遗风也。

导扬十圣,光被六虚,乘素履而保安贞,垂黄裳而获元吉。

故能贵而无位,履端於太极之初;

高而无名,布政於皇王之首。

千秋所不能易,百代所不能移,万乘资以兴衰,四海由其轻重。

虽复质文交映,瞻礻龠祀而长存;

金火递迁,奉琴书而罔绝。

盖《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又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万物服焉。

」岂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

国家袭宇宙之淳精,据明灵之宝位。

高祖武皇帝以黄旗问罪,杖金策以劳华夷;

太宗文皇帝以朱翟承天,穆玉衡而正区宇。

皇上宣祖宗之累洽,奉文武之重光,稽历数而坐明堂,陈礼容而谒太庙。

八神齐飨,停旒太史之宫;

六辩同和,驻跸华胥之野。

文物隐地,声名动天,乐繁九俗,礼盛三古。

冠带混并之所,书轨八;

闾阎兼匝之乡,烟火四极。

竭河追日,夸父力尽於楹间;

越海陵山,竖亥涂穷於庑下。

薰腴广被,景贶潜周。

乾象著而常文清,坤灵滋而众宝用。

溢金膏於紫洞,雨露均华;

栖玉烛於元都,风雷顺轨。

丹翠菌,藻绘轩庭;

凤彩龙姿,激扬池。

殊徵,不召而自至;

茂祉昭彰,无幽而不洽。

虽复帝臣南面,降衢室而无为;

岱畎东临,陟名山而有事。

灵命不可以辞也,大典不可以推也。

由是六戎宵警,横紫殿而金;

五校晨驱,蹴元?而喷玉。

星罗海运,岳镇川氵亭。

登碧单而会神祗,御元坛而礼天地。

金箱玉册,益睿算於无疆;

玳检银绳,著灵机於不竭。

功既成矣,道既贞矣。

历先王之旧国,怀列圣之遗尘。

翔赤骥而下?亭,吟翠虬而望邹鲁。

泗滨休驾,杳疑汾水之阳;

尼岫凝銮,暂似峒山之典。

乃下诏曰:「可追赠太师。

」托盐梅於异代,鼎路生光;

寄舟楫於同时,泉涂改照。

咸亨元年,又下诏曰:「宣尼有纵自天,体膺上哲,合两仪之简易,为亿载之师表。

顾唯寝庙,义在钦崇。

如闻诸州县孔子庙堂及学馆有破坏,并向来未造,生徒无肄业之所,先师阙奠祭之仪,久致飘零,深非敬本。

宜令诸州县官司,速加营葺。

」成都县学庙堂者,大唐龙朔三年乡人之所建也。

尔其州分化鸟,境属蹲鸱。

萦锦室於中区,托铜梁於古地。

玉轮斜界,神龙蟠沮泽之?;

石镜遥临,宝马蹀禺山之影。

天帝会昌之国,上照乾维;

英灵秀出之乡,傍清地络。

庠序由其纠合,缨弁所以会同。

文翁之景化不渝,智士之风猷自远。

於是双川旧老,攀帝奖而翘心;

三蜀名儒,想成均而变色。

探周规於旧宅,询汉制於新都。

开基於四会之躔,授矩於三农之隙。

土阶无级,就击壤於新欢;

茅茨不翦,易层巢於故事。

庄坛文杏,即架椽栾;

夹谷幽兰,爰疏户牖。

仪形莞尔,似闻沂水之歌;

列侍り如,若奉农山之对。

缁帷晓辟,横绀带於西河;

绛帐宵悬,聚青衿於北海。

虽秋礼冬诗之化,已洽於齐人;

而宣风观俗之规,实归於上宰。

银青光禄大夫谯国公讳崇义,大武皇帝之支孙,河间大王之长子。

高秋九月,振玉[B206]於唐邱;

宝算千龄,跃璇蚪於太渚。

我国家灵命,东朝抗裘冕之尊;

宗子维城,南面袭轩裳之重。

析元元之允绪,拥朱虚之禄位,拜玉节於秦京,辉金章於蜀郡。

元机应物,潜消水怪之灾;

丹笔申冤,俯绝山精之讼。

魏文侯之拥,道在而谦尊;

董相国之垂帷,风行而俗易。

司马宇文公讳纯,河南洛阳人也。

皇根帝绪,列五鼎於三朝;

青琐丹梯,跨千寻於十纪。

仲举澄清之辔,未极夷涂;

士元卿相之材,先登上佐。

冰壶精鉴,遥清玉垒之郊;

霜镜悬明,下映金城之域。

县令柳公讳明,宇太易,河东人也。

梁岳之英,长河之灵。

沐?汉之精粹,荷天衢之元亨;

旌旗赫奕於中古。

组陆离於下叶。

凤岩抽律,擢层秀於龙门;

骊穴腾姿,吐荣光於贝阙。

自朱丝就列,光膺令宰之荣;

墨绶驰芬,高践郎官之右。

仙凫旦举,影入铜章;

乳翟朝飞,声含玉轸。

临邛客位,自高文雅之庭;

彭泽宾门,犹主壶觞之境。

旷怀足以御物,长策足以服人。

重泉之惠训大行,单父之讴谣遂远。

犹为夏弦春诵,俗化之枢机。

西序东胶,政刑之根本。

上朝宪,下奉藩维。

爰搜复庙之仪,载阐重阎之制。

三门四表,焕矣惟新;

上哲师宗,肃焉如在。

将使圆冠方领,再行邹鲁之风;

锐气英声,一变ク渝之俗。

於是侍郎幽思,ゼ凤藻於环林;

丞相高材,排龙姿於璧沼。

遗荣处士,开帘诠孝悌之机;

颂德贤臣,持节听中和之乐。

其为政也可久,其为志也可大。

方当变化台极,仪刑万宇,岂徒偃仰听事,风教一同而已哉?

勃幼乏逸才,少有奇志。

虚舟独泛,乘学海之波澜;

直辔高驱,践词场之阃阈。

观质文之否泰众矣,考圣贤之去就多矣。

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嗟乎!

今古代绝,江湖路远。

恨不亲承妙旨,摄齐於游夏之间;

躬奉德音,攘袂於天人之际。

抚声名而永悼,瞻栋宇而长怀。

呜呼哀哉!

敢为铭曰:五帝既没,三王不归。

天地震动,阴阳乱飞。

山崩海竭,月缺星围。

礼乐无主,宗遂微。

(其一)大哉神圣,与时回薄。

应运而生,继天而作。

龙跃浩荡,鹏飞寥廓。

奄有人宗,遂荒天爵。

(其二)尼山降彩,泗滨腾气。

志匡六合,神经万类。

夹谷登庸,中都历试。

睿情贯一,元猷绝四。

(其三)栖遑教迹,寂寞河图。

违齐出宋,历楚辞吴。

风衰俗坏,礼去朝芜。

麟书已卷,凤德终孤。

(其四)杳杳灵命,茫茫天秩。

吾道难行,斯文易失。

式宣六艺,裁成四术。

虚往实归,外堂内室。

(其五)邈矣能仁,悠哉化主。

力制群辟,权倾终古。

陆离彩粲,蝉联茅土。

涉海轻河,登山小鲁。

(其六)皇家载造,神风四极。

检玉题祥,绳金署德。

聿怀圣迹,同享天则。

乃眷台庭,爰升衮职。

(其七)玉津同派,金堤茂版。

智士高风,文翁泽远。

淳壤沃,声和俗愿。

载启仁祠,遂光儒苑。

(其八)沈沈壶奥,肃肃扃除。

灵仪若在,列配如初。

槐新市密,杏古坛疏。

楹疑置奠,壁似藏书。

(其九)泛泛寰中,悠悠天下。

徇名则众,知音盖寡。

Й石参琼,迷风乱雅。

仲尼既没,夫何为者。

(其十)

美禄无过酒,星泉奠两仪。

端由皆作圣,意趣少人知。

肇命惟元祀,迎春祝寿祺。

功深资药石,力厚起疲赢。

若羡千钟美,休嫌九醖迟。

忘情惟大禹,无量乃宣尼。

抔饮觞初滥,留连祸始基。

先王防以礼,后世利其资。

默识人情异,参稽俗羽移。

放怀无事矣,问口纵言之。

惑溺终长夜,奢残竟作池。

包茅齐服楚,奏鼓胤征羲。

大泽斩蛇后,当炉折券时。

彭城正高会,睢水已填尸。

谪去忧占鵩,归来喜受厘。

瓶盆感田父,餔餟念湘累。

壑谷中宵问,糟丘一篑亏。

怒排樊哙盾,吐卧允之颐。

击帻笼钱凤,争权杀魏其。

脱靴惭力士,飞燕忤杨妃。

司隶要殊切,虞人猎已驰。

魏文敦信义,王猛用钤锤。

有客言虽吃,何人字识奇。

裸身荒已甚,涤器事还卑。

软饱深形颂,醒狂屈受讥。

虽将齐物我,亦合悼功缌。

渭朋歌初阕,高阳伴蚤稀。

湖船回太白,水殿燕西施。

薤露停杯唱,鲸鱼入海骑。

缅怀七子会,怅望八仙期。

潇洒斜川影,风流曲水湄。

日斜休百拜,罍耻便三辞。

头上巾频漉,腰间锸自随。

谅难操北斗,且复坐东篱。

西海桃垂实,南山豆落萁。

无违商士诰,宜葺杜康祠。

李脱朱温阱,刘为石勒縻。

死生当有在,王伯岂由斯。

五斗酲方解,三人影对嬉。

高谈倾坐听,痛饮亦吾师。

责味曾围鲁,提筒更忆郫。

安能洗晏粉,聊复涨黄陂。

章子以孝显,酆舒因俊危。

夫妻不成属,父母或贻罹。

讵比华茵污,宁虞窟室隳。

壁悬疑角影,车载号鸱夷。

口不挂臧否,醯犹和薄醨。

立苗讽锄恶,种秫待充饥。

雨落香檀注,春融绿髓脂。

云轻浮蚁子,金嫩写鹅儿。

滴滴葡萄颗,涵涵鹦鹉卮。

胸吞九云梦。

笔走万蛟螭。

风月江山好,宾朋笑语宜。

绣帘初静卷,银烛已高垂。

俨雅神仙坐,纷罗水陆奇。

色深迷琥珀,光溢艳琉璃。

绿笛翻罗袖,红潮上玉肌。

献酬俱缱绻,沾洽尽融怡。

不问檐花落,惟愁画角吹。

初筵何抑抑,屡舞忽僛僛。

寒食梨花发,重阳菊蕊披。

龙山犹可想,洛浦尚能追。

月满倚琼树,雨余攀柳枝。

高飞鸿鹄远,左手蟹螯持。

贤圣分清浊,青齐辨等衰。

市沽难共食,家酿恐成私。

算爵商壶矢,忘杯泥夹棋。

资深酣道韵,端的露天倪。

翠竹沉云色,酴醾浸玉蕤。

过咽输浩渺,赴吻重涟漪。

卷尽青荷叶,颠飘白接篱。

野畦供鼓吹,幽鸟奏埙篪。

但看朱成碧,那知玉作瓷。

长瓶卧荒草,山郭飐青旗。

目井欣投辖,窥门怅絷骊。

提壶留客住,杜宇劝人归。

碧嶂下红日,飞霜点黑髭。

邴原良自苦,毕卓未为痴。

处士林泉适,骚人景物悲。

放臣离国恨,迁客去乡思。

须藉杯中物,聊舒镜里眉。

暂时浇磊磈,到处吐虹霓。

但戒零霜露,无劳洒涕洟。

从教禁纲密,莫遣醉乡迷。

为沃尘生肺,应防水尅脾。

破除閒病恼,断送老头皮。

埋玉空烦酹,挥金莫计赀。

三行何法制,五齐孰官司。

喜怒或交作,阴阳因并毗。

达人眇天地,曲士谨毫厘。

夜汲文园井,朝餐大谷梨。

渴心便渌醑,大户怕甘酏。

滋味将何比,经纶倘在兹。

一尊常准拟,三顷要耘治。

吾道久榛莽,世途多虎貔。

黄封忆内醖,絺绣念宗彝。

傅说膺新命,曹参守旧规。

群生思覆护,寰海厌浇漓。

倘负膏肓疾,须凭国手医。

欲传方汉者,把盏咏吾诗。

述夫帝车南指,遁七曜於中阶;

华盖西临,藏五?

於太甲。

虽复星辰荡越,三元之轨躅可寻;

雷雨沸腾,六气之经纶有序。

然则抚铜浑而观变化,则万象之动不足多也;

握瑶镜而临事业,则万机之凑不足大也。

故知功有所服,龟龙不能谢鳞介之尊;

器有所归,江汉不能窃朝宗之柄。

是以朱阳登而九有照,紫泉清而万物睹。

粤若皇灵草昧,风骊受河洛之图;

帝象权舆,?

凤锡乾坤之瑞。

高辛尧舜氏没,大夏殷周氏作,达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

衣冠度律。

随鼎器而重光;

玉帛讴歌,反宗而大备。

洎乎三川失御,九服蒙尘。

俎豆丧而王泽竭,钟鼓衰而颂声寝。

召陵高会,诸侯轻汉水之威;

践土同盟,天子窘河阳之召。

三微制度,乘战道而横流;

千载英华,与王风而扫地。

大业不可以终丧,彝伦不可以遂绝。

由是山河联兆,素王开受命之符;

天地氤氲,元圣举乘时之策。

兴九围之废典,振六合之颓纲。

有道存焉,斯文备矣。

夫子姓孔氏,讳邱,字仲尼,鲁国邹人也。

帝天乙之灵苗,宋微子之洪绪。

自元禽翦夏,俘宝玉於南巢;

白马朝周,载旌旗於北面。

五迁神器,琮璜高列帝之荣;

三命雄图,钟鼎冠承家之礼。

商邱诞睿,下属於防山;

泗水载灵,遥驰於汶上。

礼乐由其委输,人仪所以来苏,排祸乱而构乾元,扫荒屯而树真宰,圣人之大业也。

若乃承百王之丕运,总千圣之殊姿。

人灵昭有作之期,岳渎降非常之表。

珠衡玉斗,徵象纬於天经;

虎踞龙蹲,集风?

於地纪。

亦犹三阶瞰月,恒星知太紫之宫;

八柱冲霄,群岭辨中黄之宅,圣人之至象也。

若乃顺时而动,用晦而明。

纡圣哲於常师,混波流於下问。

太阳亭午,收爝火於丹衡;

沧浪浮天,控涓涔於翠渚。

西周捧袂,仙公留紫气之书;

东海抠衣,郯子叙青?

之秩。

接舆非圣,询去就於狂歌;

童子何知?

屈炎凉於诡问,圣人之降迹也。

若乃参神揆训,录道和倪。

辱太白於中都,绊乘黄於下邑。

湛无为之迹而众务同并,驰不言之化而群方取则。

虽复霓旌羽旆,齐人张夹谷之威;

八佾三雍,桓氏逼公宫之制。

洎乎历阶而进,宣武备而斩徘优;

推义而行,肃刑书而诛正卯。

用能使四方知罪,争归旧好之田;

三家变色,愿执陪臣之礼,圣人之成务也。

若乃乘机动用,历聘栖遑;

神经幽显,志大宇宙。

东西南北,推心於暴乱之朝;

恭俭温良,授手於危亡之国。

道之将行也命,道之将废也命。

归齐去鲁,发浩叹於衰周;

厄宋围陈,奏悲歌於下蔡,圣人之救时也。

若乃筐篚六艺,笙簧五典。

折旋洙泗之间,探赜唐虞之际。

三千弟子,攀睿化而升堂;

七十门人,奉洪规而入室。

从周定礼,宪章知损益之源;

反鲁裁诗,雅颂得弦歌之旨。

备物而存道,下学而上达。

援神叙教,降赤制於南宫;

运斗陈经,动元符於北洛,圣人之立教也。

若乃观象设教,法三百八十四爻四十有九;

穷神知化,应万一千二百五十策五十有五。

成变化而行鬼神,观阴阳而倚天地。

以鼓天下之动,以定天下之疑。

索众妙於重元,纂群微於太素,圣人之赞易也。

若乃灵襟不测,睿视无涯。

石昭集隼之庭,土缶验贲羊之井。

稽山南望,识皓骨於封禺;

蠡泽东浮,考丹萍於梦渚。

麟图鉴远,金编题佐汉之符;

凤德钩深,玉策筮亡秦之兆,圣人之观化也。

时义远矣,能事毕矣。

然後拂衣方外,脱屣人间,奠楹兴夕梦之灾,负杖起晨歌之迹。

挠虹梁於大厦,物莫能宗;

摧日观於鲁邱。

吾将安仰?

明均两曜,不能迁代谢之期;

序合四时,不能革盈虚之数。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为而不有,用九五而长驱;

成而勿居,抚?

霓而高视,圣人之应化也。

自四教远而微言绝,十哲丧而大义乖。

九师争大易之门,五传列春秋之辐;

六体分於楚晋,四始派於齐韩。

淹中之妙键不追,稷下之高风代起。

百家腾跃,攀户牖而同归;

万匹驱驰,仰陶钧而其贯。

犹使丝簧金石,长悬阙里之堂;

荆棘蓬蒿,不入昌平之墓,圣人之遗风也。

导扬十圣,光被六虚,乘素履而保安贞,垂黄裳而获元吉。

故能贵而无位,履端於太极之初;

高而无名,布政於皇王之首。

千秋所不能易,百代所不能移,万乘资以兴衰,四海由其轻重。

虽复质文交映,瞻礻龠祀而长存;

金火递迁,奉琴书而罔绝。

盖《易》曰:「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又云:「圣人以神道设教,而万物服焉。

」岂古之聪明睿智神武而不杀者夫?

国家袭宇宙之淳精,据明灵之宝位。

高祖武皇帝以黄旗问罪,杖金策以劳华夷;

太宗文皇帝以朱翟承天,穆玉衡而正区宇。

皇上宣祖宗之累洽,奉文武之重光,稽历数而坐明堂,陈礼容而谒太庙。

八神齐飨,停旒太史之宫;

六辩同和,驻跸华胥之野。

文物隐地,声名动天,乐繁九俗,礼盛三古。

冠带混并之所,书轨八?

闾阎兼匝之乡,烟火四极。

竭河追日,夸父力尽於楹间;

越海陵山,竖亥涂穷於庑下。

薰腴广被,景贶潜周。

乾象著而常文清,坤灵滋而众宝用。

溢金膏於紫洞,雨露均华;

栖玉烛於元都,风雷顺轨。

丹?

翠菌,藻绘轩庭;

凤彩龙姿,激扬池?

殊徵?

,不召而自至;

茂祉昭彰,无幽而不洽。

虽复帝臣南面,降衢室而无为;

岱畎东临,陟名山而有事。

灵命不可以辞也,大典不可以推也。

由是六戎宵警,横紫殿而?

金;

五校晨驱,蹴元?

而喷玉。

星罗海运,岳镇川氵亭。

登碧?

单而会神祗,御元坛而礼天地。

金箱玉册,益睿算於无疆;

玳检银绳,著灵机於不竭。

功既成矣,道既贞矣。

历先王之旧国,怀列圣之遗尘。

翔赤骥而下?

亭,吟翠虬而望邹鲁。

泗滨休驾,杳疑汾水之阳;

尼岫凝銮,暂似峒山之典。

乃下诏曰:「可追赠太师。

」托盐梅於异代,鼎路生光;

寄舟楫於同时,泉涂改照。

咸亨元年,又下诏曰:「宣尼有纵自天,体膺上哲,合两仪之简易,为亿载之师表。

顾唯寝庙,义在钦崇。

如闻诸州县孔子庙堂及学馆有破坏,并向来未造,生徒无肄业之所,先师阙奠祭之仪,久致飘零,深非敬本。

宜令诸州县官司,速加营葺。

」成都县学庙堂者,大唐龙朔三年乡人之所建也。

尔其州分化鸟,境属蹲鸱。

萦锦室於中区,托铜梁於古地。

玉轮斜界,神龙蟠沮泽之?

石镜遥临,宝马蹀禺山之影。

天帝会昌之国,上照乾维;

英灵秀出之乡,傍清地络。

庠序由其纠合,缨弁所以会同。

文翁之景化不渝,智士之风猷自远。

於是双川旧老,攀帝奖而翘心;

三蜀名儒,想成均而变色。

探周规於旧宅,询汉制於新都。

开基於四会之躔,授矩於三农之隙。

土阶无级,就击壤於新欢;

茅茨不翦,易层巢於故事。

庄坛文杏,即架椽栾;

夹谷幽兰,爰疏户牖。

仪形莞尔,似闻沂水之歌;

列侍り如,若奉农山之对。

缁帷晓辟,横绀带於西河;

绛帐宵悬,聚青衿於北海。

虽秋礼冬诗之化,已洽於齐人;

而宣风观俗之规,实归於上宰。

银青光禄大夫谯国公讳崇义,大武皇帝之支孙,河间大王之长子。

高秋九月,振玉於唐邱;

宝算千龄,跃璇蚪於太渚。

我国家灵命,东朝抗裘冕之尊;

宗子维城,南面袭轩裳之重。

析元元之允绪,拥朱虚之禄位,拜玉节於秦京,辉金章於蜀郡。

元机应物,潜消水怪之灾;

丹笔申冤,俯绝山精之讼。

魏文侯之拥?

,道在而谦尊;

董相国之垂帷,风行而俗易。

司马宇文公讳纯,河南洛阳人也。

皇根帝绪,列五鼎於三朝;

青琐丹梯,跨千寻於十纪。

仲举澄清之辔,未极夷涂;

士元卿相之材,先登上佐。

冰壶精鉴,遥清玉垒之郊;

霜镜悬明,下映金城之域。

县令柳公讳明,宇太易,河东人也。

梁岳之英,长河之灵。

沐?

汉之精粹,荷天衢之元亨;

旌旗赫奕於中古。

组陆离於下叶。

凤岩抽律,擢层秀於龙门;

骊穴腾姿,吐荣光於贝阙。

自朱丝就列,光膺令宰之荣;

墨绶驰芬,高践郎官之右。

仙凫旦举,影入铜章;

乳翟朝飞,声含玉轸。

临邛客位,自高文雅之庭;

彭泽宾门,犹主壶觞之境。

旷怀足以御物,长策足以服人。

重泉之惠训大行,单父之讴谣遂远。

犹为夏弦春诵,俗化之枢机。

西序东胶,政刑之根本。

上朝宪,下奉藩维。

爰搜复庙之仪,载阐重?

阎之制。

三门四表,焕矣惟新;

上哲师宗,肃焉如在。

将使圆冠方领,再行邹鲁之风;

锐气英声,一变ク渝之俗。

於是侍郎幽思,ゼ凤藻於环林;

丞相高材,排龙姿於璧沼。

遗荣处士,开帘诠孝悌之机;

颂德贤臣,持节听中和之乐。

其为政也可久,其为志也可大。

方当变化台极,仪刑万宇,岂徒偃仰听事,风教一同而已哉?

勃幼乏逸才,少有奇志。

虚舟独泛,乘学海之波澜;

直辔高驱,践词场之阃阈。

观质文之否泰众矣,考圣贤之去就多矣。

自生人以来,未有如夫子者也。

嗟乎!

今古代绝,江湖路远。

恨不亲承妙旨,摄齐於游夏之间;

躬奉德音,攘袂於天人之际。

抚声名而永悼,瞻栋宇而长怀。

呜呼哀哉!

敢为铭曰:五帝既没,三王不归。

天地震动,阴阳乱飞。

山崩海竭,月缺星围。

礼乐无主,宗遂微。

(其一)大哉神圣,与时回薄。

应运而生,继天而作。

龙跃浩荡,鹏飞寥廓。

奄有人宗,遂荒天爵。

(其二)尼山降彩,泗滨腾气。

志匡六合,神经万类。

夹谷登庸,中都历试。

睿情贯一,元猷绝四。

(其三)栖遑教迹,寂寞河图。

违齐出宋,历楚辞吴。

风衰俗坏,礼去朝芜。

麟书已卷,凤德终孤。

(其四)杳杳灵命,茫茫天秩。

吾道难行,斯文易失。

式宣六艺,裁成四术。

虚往实归,外堂内室。

(其五)邈矣能仁,悠哉化主。

力制群辟,权倾终古。

陆离彩粲,蝉联茅土。

涉海轻河,登山小鲁。

(其六)皇家载造,神风四极。

检玉题祥,绳金署德。

聿怀圣迹,同享天则。

乃眷台庭,爰升衮职。

(其七)玉津同派,金堤茂版。

智士高风,文翁泽远。

淳壤沃,声和俗愿。

载启仁祠,遂光儒苑。

(其八)沈沈壶奥,肃肃扃除。

灵仪若在,列配如初。

槐新市密,杏古坛疏。

楹疑置奠,壁似藏书。

(其九)泛泛寰中,悠悠天下。

徇名则众,知音盖寡。

石参琼,迷风乱雅。

仲尼既没,夫何为者。

(其十)

佳节喜逢长久日,魏文帝《与钟繇书》曰:“九月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

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是月律中无射,言群木庶草无有射地而生,惟菊纷然独荣。

非夫含乾坤之淳和,体芬芳之淑气,孰能如此。

故屈平悲冉冉之将老,思食秋菊之落英。

辅体延年,莫斯之贵。

谨奉一束,以助彭祖之术。

翩翩凫_朋来。

霜清天宇绝纤埃。

老杜《九日》诗云:“天宇清霜净,公堂宿雾披。

”遥怜巴岭月,严武有《九日巴岭答杜二见忆》诗云:“卧向巴山落月时,两乡千里梦相思。

”拟上曲江台。

老杜有《九日曲江》诗云:“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怀县从容留客宴,见老杜《九日杨奉先会白水崔明府》诗。

追欢正好传杯。

使君归骑莫相催。

更拚明日醉,未放菊花开。

夫治乱,运也;

穷达,命也;

贵贱,时也。

故运之将隆,必生圣明之君。

圣明之君,必有忠贤之臣。

其所以相遇也,不求而自合;

其所以相亲也,不介而自亲。

唱之而必和,谋之而必从,道德玄同,曲折合符,得失不能疑其志,谗构不能离其交,然后得成功也。

其所以得然者,岂徒人事哉?

授之者天也,告之者神也,成之者运也。

夫黄河清而圣人生,里社鸣而圣人出,群龙见而圣人用。

故伊尹,有莘氏之媵臣也,而阿衡于商。

太公,渭滨之贱老也,而尚父于周。

百里奚在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不才于虞而才于秦也。

张良受黄石之符,诵三略之说,以游于群雄,其言也,如以水投石,莫之受也;

及其遭汉祖,其言也,如以石投水,莫之逆也。

非张良之拙说于陈项,而巧言于沛公也。

然则张良之言一也,不识其所以合离?

合离之由,神明之道也。

故彼四贤者,名载于箓图,事应乎天人,其可格之贤愚哉?

孔子曰:“清明在躬,气志如神。

嗜欲将至,有开必先。

天降时雨,山川出云。

”诗云:“惟岳降神,生甫及申;

惟申及甫,惟周之翰。

”运命之谓也。

岂惟兴主,乱亡者亦如之焉。

幽王之惑褒女也,祅始于夏庭。

曹伯阳之获公孙强也,征发于社宫。

叔孙豹之昵竖牛也,祸成于庚宗。

吉凶成败,各以数至。

咸皆不求而自合,不介而自亲矣。

昔者,圣人受命河洛曰:以文命者,七九而衰;

以武兴者,六八而谋。

及成王定鼎于郏鄏,卜世三十,卜年七百,天所命也。

故自幽厉之间,周道大坏,二霸之后,礼乐陵迟。

文薄之弊,渐于灵景;

辩诈之伪,成于七国。

酷烈之极,积于亡秦;

文章之贵,弃于汉祖。

虽仲尼至圣,颜冉大贤,揖让于规矩之内,訚訚于洙、泗之上,不能遏其端;

孟轲、孙卿体二希圣,从容正道,不能维其末,天下卒至于溺而不可援。

夫以仲尼之才也,而器不周于鲁卫;

以仲尼之辩也,而言不行于定哀;

以仲尼之谦也,而见忌于子西;

以仲尼之仁也,而取仇于桓魋;

以仲尼之智也,而屈厄于陈蔡;

以仲尼之行也,而招毁于叔孙。

夫道足以济天下,而不得贵于人;

言足以经万世,而不见信于时;

行足以应神明,而不能弥纶于俗;

应聘七十国,而不一获其主;

驱骤于蛮夏之域,屈辱于公卿之门,其不遇也如此。

及其孙子思,希圣备体,而未之至,封己养高,势动人主。

其所游历诸侯,莫不结驷而造门;

虽造门犹有不得宾者焉。

其徒子夏,升堂而未入于室者也。

退老于家,魏文候师之,西河之人肃然归德,比之于夫子而莫敢间其言。

故曰:治乱,运也;

穷达,命也;

贵贱,时也。

而后之君子,区区于一主,叹息于一朝。

屈原以之沈湘,贾谊以之发愤,不亦过乎!

然则圣人所以为圣者,盖在乎乐天知命矣。

故遇之而不怨,居之而不疑也。

其身可抑,而道不可屈;

其位可排,而名不可夺。

譬如水也,通之斯为川焉,塞之斯为渊焉,升之于云则雨施,沈之于地则土润。

体清以洗物,不乱于浊;

受浊以济物,不伤于清。

是以圣人处穷达如一也。

夫忠直之迕于主,独立之负于俗,理势然也。

故木秀于林,风必摧之;

堆出于岸,流必湍之;

行高于人,众必非之。

前监不远,覆车继轨。

然而志士仁人,犹蹈之而弗悔,操之而弗失,何哉?

将以遂志而成名也。

求遂其志,而冒风波于险涂;

求成其名,而历谤议于当时。

彼所以处之,盖有算矣。

子夏曰:“死生有命,富贵在天”故道之将行也,命之将贵也,则伊尹吕尚之兴于商周,百里子房之用于秦汉,不求而自得,不徼而自遇矣。

道之将废也,命之将贱也,岂独君子耻之而弗为乎?

盖亦知为之而弗得矣。

凡希世苟合之士,蘧蒢戚之人,俛仰尊贵之颜,逶迤势利之间,意无是非,赞之如流;

言无可否,应之如响。

以窥看为精神,以向背为变通。

势之所集,从之如归市;

势之所去,弃之如脱遗。

其言曰:名与身孰亲也?

得与失孰贤也?

荣与辱孰珍也?

故遂絜其衣服,矜其车徒,冒其货贿,淫其声色,脉脉然自以为得矣。

盖见龙逢、比干之亡其身,而不惟飞廉、恶来之灭其族也。

盖知伍子胥之属镂于吴,而不戒费无忌之诛夷于楚也。

盖讥汲黯之白首于主爵,而不惩张汤牛车之祸也。

盖笑萧望之跋踬于前,而不惧石显之绞缢于后也。

故夫达者之筭也,亦各有尽矣。

曰:凡人之所以奔竞于富贵,何为者哉?

若夫立德必须贵乎?

则幽厉之为天子,不如仲尼之为陪臣也。

必须势乎?

则王莽、董贤之为三公,不如杨雄、仲舒之阒其门也。

必须富乎?

则齐景之千驷,不如颜回、原宪之约其身也。

其为实乎?

则执杓而饮河者,不过满腹;

弃室而洒雨者,不过濡身;

过此以往,弗能受也。

其为名乎?

则善恶书于史册,毁誉流于千载;

赏罚悬于天道,吉凶灼乎鬼神,固可畏也。

将以娱耳目、乐心意乎?

譬命驾而游五都之市,则天下之货毕陈矣。

褰裳而涉汶阳之丘,则天下之稼如云矣。

椎紒而守敖庾、海陵之仓,则山坻之积在前矣。

扱衽而登钟山、蓝田之上,则夜光玙璠之珍可观矣。

夫如是也,为物甚众,为己甚寡,不爱其身,而啬其神。

风惊尘起,散而不止。

六疾待其前,五刑随其后。

利害生其左,攻夺出其右,而自以为见身名之亲疏,分荣辱之客主哉。

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何以守位曰仁,何以正人曰义。

故古之王者,盖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也。

古之仕者,盖以官行其义,不以利冒其官也。

古之君子,盖耻得之而弗能治也,不耻能治而弗得也。

原乎天人之性,核乎邪正之分,权乎祸福之门,终乎荣辱之算,其昭然矣。

故君子舍彼取此。

若夫出处不违其时,默语不失其人,天动星回而辰极犹居其所,玑旋轮转,而衡轴犹执其中,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贻厥孙谋,以燕翼子者,昔吾先友,尝从事于斯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