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陈顺之灵壁石砚山

名画法书环四壁,中有米家真宝石。

群峰森耸外涧流,他物虽奇敢争席。

旧属半山老仙人,佛印乞之如乞邻。

阿章有力负之走,一时攘取成纷纶。

此石天然非琢磨,是时有水生岩阿。

至今研池尚余润,岁月既久惜不多。

几年徒见士夫说,一旦喜看形偃月。

傍连玉立两於菟,主人照映冰壶澈。

陈侯之富可敌国,会有宝光惊四塞。

呼童吸尽研中水,更为轻翻玩奇刻。

不堪回首江南李,空唱多愁似春水。

不如此石千载传,玉砌雕新装等糠秕。

宝晋得之真不易,身后宁知亦轻弃。

只今传玩知几人,当日琐窗空自秘。

端歙争名南北部,勿向雷门扬布鼓。

相台渴瓦更不须,只合觚稜荫风雨。

诗人简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1240篇诗文

诗文推荐

山之青青,策蹇来经。

千古一日,二公之灵。

峄阳之孤桐,踣自霹雳斧。

龙伏之灵林复古,断文横截丝百缕。

下垂七轸如牛乳,上有明星稀可数。

当轩拂拭待君鼓,君心有在君未语。

仲尼昔时从师襄,颀然一人犹望羊。

我独怀之千古长,杖策不省颐之忘。

去年河决疮未补,今年赤地无禾黍,像龙焚尪亦何取。

堂上平戎不敢听,且激南风召时雨。

肃肃清庙,奉祠来诣。

格思之灵,如在之祭。

克谨威度,载严容南。

降福孔皆,以克永世。

功被环宇,处蟲之灵。

有神司之,以生以成。

典礼有初,祀事讲明。

孔盖翠旌,降集于庭。

狂僧不为酒,狂笔自通天。

将书云霞片,直至清明巅。

手中飞黑电,象外泻玄泉。

万物随指顾,三光为回旋。

聚书云霮zw,洗砚山晴鲜。

忽怒画蛇虺,喷然生风烟。

江人愿停笔,惊浪恐倾船。

彼乌鹊兮,无异众禽之鸣。

吉凶在人兮,彼鸣何心。

吁嗟人兮,万物之灵。

不能自信兮,占吉凶於二禽。

匪神之灵,匪机之微。

如将白云,清风与归。

远引若至,临之已非。

少有道契,终与俗违。

乱山高木,碧苔芳晖。

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壶领九华,营是一枝,何异乎持琬琰以易羊皮。

砚之不存,而宝此诗,抑类乎舍鱼兔而守筌蹄。

不我后先,得于斯是,几席江山,庶几见之。

公谓是砚,生平之所无。

彼美砚山,乃易其所居。

既舍其所宝,聊假以自娱,其亦人之情欤。

垂杨径。

洞钥启,时见流莺迎。

涓涓暗谷流红,应有缃桃千顷。

临池笑靥,春色满、铜华弄妆影。

记年时、试酒湖阴,褪花曾采新杏。

蛛窗绣网玄经,才石砚开奁,雨润云凝。

小小蓬莱香一掬,愁不到、朱娇翠靓。

清尊伴、人间永日,断琴和、棋声竹露冷。

笑从前、醉卧红尘,不知仙在人境。

长芦驾浪,只履西归。

求支那之法器,付屈眴之田衣。

度九年之缄默,印二祖之灵知。

海犀酣月而晕,寒乌带雪而飞。

机前自得兮顶目四照,迷里相逢兮鼻头下垂。

水著秋清兮湖光湛湛,山衔落日兮云锦辉浑。

君不见成都画手开十眉,横云却月争新奇。

游人指点小颦处,中有渔阳胡马嘶。

又不见王孙青琐横双碧,肠断浮空远山色。

书生性命何足论,坐费千金买消渴。

尔来丧乱愁天公,谪向君家书砚中。

小窗虚幌相妩媚,令君晓梦生春红。

毗耶居士谈空处,结习已空花不住。

试教天女为磨铅,千偈澜翻无一语。

公尝有净名之诗曰:殷勤雇景物,为尔老南徐。

考乎此篇,则出无晴雨之待,观无阴霁之殊。

昼呼竹舆,暮咏归涂。

既不舍于斯须,共必迩于海岳之故庐。

如曰易砚山之宝储,登楼平章,维王及苏,自西徂乐,乃犹奠居。

此所谓舍其旧而新是图,予固因以验予记与跋之皆不诬也。

色淡而清,节香而贞。

隐德不耀,咀华含英。

君子同其芳洁,写真不堕丹青。

宜乎孕潇湘幽楚之灵。

汝阴多老桧,处处屯苍云。

地连丹砂井,物化青牛君。

时有再生枝,(颍之灵坛观,亦有再生桧。

)还作左纽纹。

王孙有古意,书室延清芬。

应怜四孺子,不堕凡木群。

体备松柏姿,气含芝?薰。

初扶鹤立骨,未出龙缠筋。

巢根白蚁乱,网叶秋虫纷,乃知蔽芾初,甚要封植勤。

他年皮三寸,狐鼠了不闻。

地载万物,阴翕而成。

山岳河渎,皆坤之灵。

克肖其象,兴阴俱凝。

眡痤于坎,思求厥成。

.王凌谓贾充曰:“汝非贾梁道之子耶?

乃欲以国与人。

”由此观之,梁道之忠于魏也久矣。

司马景王既执凌而归,过梁道庙,凌大呼曰:“我亦大魏之忠臣也。

”及司马景王病,见凌与梁道守而杀之。

二人者,可谓忠义之至,精贯于幽明矣,然梁道之灵,独不能已其子充之奸,至使首发成济之事,此又理之不可晓者也。

故予戏作小诗云。

嵇绍似康为有子,郗超叛鉴是无孙。

如今更恨贾梁道,不杀公闾杀子元。

州城西南五里间,如渡巩洛趋秦川。

土囊行尽跨山脊,云涛万顷江掀天。

江南六月黄埃起,岭上行人多蝎死。

车声踟躇正烦冤,石缝甘寒冽清泚。

兹山蟠伏信有灵,穷幽访远恨未能。

山农告异指南麓,夜有虹气如长绳。

朝携长鑱剃草棘,应手铿然逢钜石。

深藏疑有仙鬼护,完好不受沙土蚀。

十夫募工挽使前,举身汹汹争相传。

置园辉泽被草木,隅坐咫尺生云烟。

自笑年来有师癖,摩挲剔濯穷朝夕。

嵌形空洞出包藏,玉质青温相灵璧。

沙痕洗尽圭角光,卷崖透壑通中旁。

缕分浅黛泫微雨,翠剥苍藓晞朝昍。

我昔扁舟临古汴,千金价市搜寻遍。

兰皋西鏁靳家园。

方丈瀛洲眼中见。

君不闻米家砚山入禁中,蕞尔卷石谁为容。

乃知此亦有显晦,万事默默由天公。

我生之初尚无为,我生之后唐世衰。

有父溺死兮谁者怜之,呼天与地兮涕涟洏。

至险不测涛与风,至幽不仁鱼与龙,至孝不昧感即通。

岂人之灵兮,不若厖之雄。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吾生之弱龄。

往者吾不及兮,来者吾不获观其败与赢。

愚公老矣山为平,精卫藐然海为倾。

枕吾戈兮缚尔缨,猛志毅气妖氛澄。

昊天克巩兮靡人弗胜,诵娥之烈兮摇我心旌。

蕊珠闲居兮作七言,琴心三叠兮舞胎仙。

呼汲日月下上云烟兮,回紫抱黄入丹田。

一面宗泥丸,六府主丹元。

五蕤应两扉,九微彻三关。

明堂閟虎章,玄阙森龙幡。

素衣以便重裹朱带,绿华裙上有黄裳。

子丹兮常在两眉端。

欲求泥丸满,直须丹元存。

灵台贮清明,太极涵肧腪。

升坎降离凝正一而融三五兮,付之灵坚童子玉池太和官。

重楼十二环兮兰玕,朱鸟白石源兮潺湲。

专闭御景而握固兮,嗽咽金液溉灵根。

胎津溢而琅英饱兮,积精累气而成真。

高研恬淡兮道之园,物物不干兮泰而平。

身披凤衣衔虎符兮,控驾三素蹑飞霞而升广寒。

东西两目兮倚天,木阴阴兮泉涓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