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即事

燕子将雏语夏深,绿槐庭院不多阴。

西窗一雨无人见,展尽芭蕉数尺心。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即事二首是两首写夏天景物的诗。第一首写夏日已深,不从温度升高方面形容,却从母燕已经孵出雏燕,而且还能告诉皱燕,夏日已深,虽有绿槐,但井未能布满中庭使其感到阴凉种种涉想着笔,则物候自见。接下去,又是一转,不写夏日,却写夏雨,不写雨后之凉,却写无人察觉的芭蕉之长。这一在动中见静的写法,也在读者意料之外。再者,三四两句,若写成散文,便是:一雨之后,芭蕉展尽数尺之心,而无人见到。同样,下一首的三四句则应写成:钩帘卧看,百顷风烟之上,有青云载雨飘过。我国古代诗歌,特别是今体律绝,具有严格的韵律,当语法与韵律发生矛盾无法统一的时候,诗人一般是还就韵律而不顾语法的。  第二首写转晴之后,雨意尚未全消。在一片茫茫水域之上,细则见双鹭这样地飞,大则见清彼那样地涨。而这些景物虽有巨细之殊,却都是从上向下所见,而由下朝上一看,则在广阔无际水天相接的空间中,正驶过雨云,可见雨是随时可以再下的。以卧游之人与载雨之云对照,物态动而人心静,这也就是俗语所说“心静自然凉”。再者,今体诗通常以两个字构成一个音节单位。一句五言诗便由两个半音节组成,一句七言诗便由三个半音节组成。那半个音节通常放在句尾或五言的第三个字,七言的第五个字。但偶尔也有例外,如此诗的一二句,便要读作“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远涨——清波”,而不能读成“双鹭——能忙——翻白——雪,平畴——许还——涨清——波”。这和上首三四句一样,都有些特殊。读者应加注意。

诗人简介

汪藻(1079~1154)北宋末、南宋初文学家。字彦章,号浮溪,又号龙溪,饶州德兴(今属江西)人。汪谷之子。先世籍贯婺源,后移居饶州德兴(今属江西)。早年曾向徐俯、韩驹学诗,入太学,喜读《春秋左氏传》及《西汉书》。崇宁二年(1103)进士,任婺州(今浙江金华)观察推官、宣州(今属安徽)教授、著作佐郎、宣州(今属安徽)通判等职。徽宗亲制“居臣庆会阁诗”,下令群臣献诗,汪藻一人独领风骚,与胡伸俱有文名,时称“江左二宝”。素与王黼不和,提点江州太平观,终黼之世均不得用。钦宗即位,召为屯田员外郎,再迁太常少卿、起居舍人。绍兴元年(1131),除龙图阁直学士,知湖(今属浙江),后知抚(今属江西)、徽(今安徽歙县)、泉(今...► 16篇诗文

诗文推荐

碧树康庄内,清川巩洛间。

坛分中岳顶,城缭大河湾。

广殿含凉静,深宫积翠闲。

楼齐云漠漠,桥束水潺潺。

过雨柽枝润,迎霜柿叶殷。

紫鳞冲晚浪,白鸟背秋山。

月拜西归表,晨趋北向班,鸳鸿随半仗,貔虎护重关。

玉帐才容足,金樽暂解颜。

迹留伤堕屦,恩在乐衔环。

南省兰先握,东堂桂早攀。

龙门君夭矫,莺谷我绵蛮。

分薄嵇心懒,哀多庾鬓班。

人惭公幹卧,频送子牟还。

自睹宸居壮,谁忧国步艰。

只应时与醉,因病纵疏顽。

生理今何似,丰年亦屡空。

有愁催发白,无药驻颜红。

归计何时决,诗家乃尔穷。

悲风吹千军。

箨龙厌俗托孙儿,隔砌相过人不知,借宅敲门太多事,胡床竟日对漪漪。

春雨空蒙,晚来点缀闲庭景。

一床灯影。

润入琴丝冷。

清夜沉沉,谁慰孤怀耿。

云生鼎。

倚窗高咏。

爱此春宵永。

顽云蔀鹤岭,积雪明龟溪。

枌榆社已到,斯焉卜幽栖。

亦有好事人,除馆溪之西。

门巷寄深窈,青山有攀跻。

平生秉微尚,颇忻归兮。

且可投吾簪,安能栖会稽。

山头翠树调莺舌。

山腰野菜飞黄蝶。

来为等闲休。

去成多少愁。

小庭花木改。

犹有啼痕在。

别后不曾看。

怕花和泪残。

鷃}飞安敢并鸾骖,去矣休休顾渭南。

稍喜园官来送菜,不愁御史出携柑。

铜山贼有钱神援,玉版禅须铁汉参。

闻道五原钲鼓急,崆峒山叟昼眠酣。

句里春风正剪裁。

溪山一片画图开。

轻鸥自趁虚船去,荒犬还迎野妇回。

松菊竹,翠成堆。

要擎残雪斗疏梅。

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天地黯淡疑古初,远近依约垂冰壶。

楼阁突兀撑蘧庐,林阜参差自萦纡。

极目似接沧溟虚,流水迤逦随城隅。

客舟飘飖帆影孤,紫幕半罩推蓬图。

须臾四面云糢糊,舞风片片细和粗。

带雨点点密更疎,阵复一阵低匀铺。

梅腮破红笑卷舒,柳眼含赤窥荣枯。

水鸭飞去投平芜,野雁鸣来落寒芦。

巷妪追逐携双姝,巧花入时压鬓梳。

艳歌逸响龡笙竽,酒酣意气高阳徒。

莼盘快斫松江鲈,茶鼎渐融女墙酥。

驾言旋返日已晡,马骄不羡灞桥驴。

人言雪瑞庆农夫,况此连雪祥可符,黄土耕桑拱行都。

向夕同云布海涯,丰年呈瑞在京华。

相如赋就梁王苑,穆满歌傳阿母家,农畝三冬偏积润,朝衣六出旋成花。

天恩锡宴醉归处,几里香街覆玉沙。

儒林冠冕蓍龟,黄发同时二老归。

出处古今难一概,青天未可载盆窥。

奕奕明堂,天子即事。

奠我圣考,配于上帝。

凡百有职,畴敢不祗。

俎洁牲肥,其登有备。

夏木垂嘉阴,中夜微雨集。

晨兴涉西园,爽气衣外入,侧身过幽林,叶上见馀湿。

菰蒲暗池塘,有鹭如玉立。

乐哉吾此居,时平足堪葺。

阶影红迟,柳苞黄遍。

纤云弄日阴晴半。

重帘不卷篆香横,小花初破春丛浅。

凤绣犹重,鸭炉长暖。

屏山翠入江南远。

醉轻梦短枕闲欹,绿窗窈窕风光转。

为州讵非忝,即事亮何成。

幸兹桑麻熟,复尔仓箱盈。

闾里凶党戢,阶除嚚拺讼清。

日携二三子,饱食中园行。

念非形势迫,免有弹弋惊。

幽闲固可乐,勿慕高远名。

科斗临池学篆文,燕难带雨掠香芹。

春闺恨归来晚,南浦当是时错送君。

山崦可伐薪,稻陇可负耒,但令二事集,一饱已有在。

霜林两株橘,春圃数畦菜,仁哉造物心,乞我曾不爱。

炊烹付樵青,鉏灌赖阿对。

乃翁亦自为,高枕听晨碓。

上苑寒收,西塍雨歇,东风是处花柳。

步锦笼纱,依旧五陵台沼。

绣帘珠箔金翠袅,琐窗雕槛青红斗。

频回首。

茶灶酒垆,春时几番携手。

知否。

人渐老。

嗟眼为花狂,肩为诗瘦。

唤醒乡心,无奈数声啼鸟。

秉烛清游嫌夜短,采香新意输年少。

归来好。

皈趁故园池阁,绿阴芳草。

nNvF一席眠还坐,蛙噪萤飞夜未央。

僮仆舟人空寂寂,隔帘微月入中仓。

玄冬适莽苍,霜宇更阒寂。

系舟山下路,窈窕松关入。

一榻寄僧居,幽云生卧室。

明朝过东山,寻更矹硉。

丙舍尤杳深,寒林互盘屈。

孤枫缀余丹,万竹错丛碧。

天寒鸟声静,木落山骨出。

饮无客献酬,坐有僧分席。

一杯复一杯,不觉日之夕。

林鸟欲归栖,翩翩竞翔集。

万点布平田,有似坡仙弈。

此行为访梅,东寻复西觅。

俄见影横斜,萧然倚山壁。

中有第一春,缄藏何太密。

数日我重来,要见南枝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