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跋正法眼藏

正法眼藏当时灭却,那得许多落落索索。

问著则差,答著则错。

喝也喝不住,棒也打不著。

妙喜更得工夫,时与下个注脚。

休休休,莫莫莫。

若要拈花微笑底事,不二法门也低一著。

诗人简介

楼钥(1137~1213)南宋大臣、文学家。字大防,又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宁波)人。楼璩的三子,有兄长楼鐊、楼锡,与袁方、袁燮师事王默、李鸿渐、李若讷、郑锷等人。隆兴元年(1163年)进士及第。历官温州教授,起居郎兼中书舍人,大定九年(1169年),随舅父贺正旦使汪大猷出使金朝。嘉定六年(1213年)卒,谥宣献。袁燮写有行状。有子楼淳、楼濛(早夭)、楼潚、楼治,皆以荫入仕。历官温州教授、乐清知县、翰林学士、吏部尚书兼翰林侍讲、资政殿学士、知太平州。 乾道间,以书状官从舅父汪大猷使金,按日记叙途中所闻,成《北行日录》。► 1240篇诗文

诗文推荐

藏阄新度腊,习舞竞裁衣。

白藏应节,天高气清。

岁功既阜,庶类收成。

万方静谧,九土和平。

馨香是荐,受祚聪明。

艾师艾师古中黄,肘有补注明堂方。

笼有岐伯神针之海草,箧有轩辕洪炉之燧光。

针窠数穴能起死,一百七十铜人孔窍徒纷厖。

三椎之下穴一双,二竖据穴名膏肓。

百医精兵攻不得,火攻一策立受降。

金汤之固正捣穴,快矢急落如飞鸧。

梅花道人铁石肠,昨日二竖犹强梁。

明朝道人步食强,风雨晦明知阴阳。

老师药卷不受偿,何以报之心空藏。

施药胜施羊公浆,会有仙人报汝玉子成斗量。

高尚先生,先生姓李。

怜予乡远三千里。

教言滋味胜琼浆,寻思不让元王醴。

见赠予鞋,鞋非鞋履。

藏机隐密传玄理。

从今无分踏红尘,有缘

默而藏,妙而光。

月之轮窄,斗之柄长。

扶来草木春濡绿,夺去山川霜落黄。

相契可处,自然成章。

绿水青山,红尘闹市。

一大藏教,满眼满耳。

这里有人拣辨得出,入则个个归元,出则无无不是。

赵州转藏,动必全真。

婆子开缄,语惊时听。

从前汗马无人识,只要重论盖代功。

颜舒且对清樽酒,{景文}昼永方浓翠幄阴。

{南卿}环佩响溪寒浪急,{景文}画图藏谷绣烟深。

斑生石涧苔纹乱,{南卿}碧度云飞鸟影沉。

{景文}闲馆邃风来迥野,{南卿}隔楼斜日转疎林。

{景文}

这样师僧,面目可憎。

名摸还不似,藏覆又何曾。

虚空阔无工夫挂剑,沧海深有伎俩挑灯。

抖擞头陀备,玲珑道者棱。

入闽借问,何如个能。

处清凉界,迥然间、别开一家风。

得闲闲闲里,真甜美味,甘露应同。

洗涤三焦六腑,五藏尽玲珑。

流转无凝滞,颠倒皆通。

白气充肠盈满,助起初本有,唯要深穷。

待时时分朗,来往识西东。

凭方知、惺惺容貌,这般形状出高穷。

圆成显、放光明照,永住晴空。

司筵撤席。

掌礼移次。

回顾封坛。

恭临坎位。

瘗玉埋俎。

藏芬敛气。

是曰就幽。

成斯地意。

肃仰鸿化。

恭闻盛典。

人握悬藜。

家藏瑚琏。

顾惟朽谢。

暮识肤浅。

恩谬爵浮。

心惭貌{忄典}。

百杂碎,没缝罅。

明眼衲僧,盲聋瘖哑,金刚水际藏知,非非想天走马。

左手执卷,右手指示。

觌露不覆藏,几人知此意。

回首台山锁寒翠。

[圜钟为宫]金行告遒,玉律分秋。

礼藏西郊,毖祀聿修。

精意潜过,永孚于休。

神之听之,爰格飚施。

中春涓吉,藏事禖祠。

礼备乐作,笾豆孔时。

贰觞毕举,荐献无过。

庶几神惠,祥避熊罢。

斯多婆舍担板,重练出金刚眼。

正法不动纤毫,越祖超无间。

枯木突兀,傲睨万物。

顶门上眼,正法中骨。

两眼碧,一面黄。

舌头不掉,鼻孔难藏。

老兔静弄魄,灵犀通得光。

历历机感兮,何用思量。

卜月惟良,練辰斯藏。

臣工在庭,敛佩玱玱。

来汝疑丞,明命是将。

有淑其德,无或怠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