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桃源行送张颉仲举归武陵

山环环兮相围,溪乱乱兮涟漪。

花漫漫兮不极,路缭缭兮安之。

弃舟步岸兮欲进复疑,山平阜断兮忽得平原巨泽,莽不知其东西。

桑麻言言兮田野孔治,风回地近兮将亦闻乎犬鸡。

信有居者兮,盍亦往而从之。

语何为乎独秦,服何为乎异时。

见何惊兮遌错,貌何野而栖迟。

问何迂兮古昔,听何感而喑噫。

秦崩晋代兮河覆山移,天颠地陷兮何有不知。

上无君兮孰主,下无令兮孰随。

身群居而孰法,子娶嫁而孰媒。

既弃此而不用,何久保而弗离。

岂畏伏於乱世兮,犹鱼潜而鸟栖。

宁知君之为扰兮,不知上之可依。

岂惩薄而过厚兮,遂笃信而忘欺。

将久习以成俗兮,亦耳目之无知。

眷叙言之绸缪,与欢意之依稀。

及情终而礼阕,忽回肠而念归。

更酸频而惨頞,叹异世之从容。

惜暂遇之偶然,嗟之离而莫同。

舟招招而去岸,帆冉冉以行风。

豁山霭之披袪,赫晓日之曈曨。

惊回舟而返盼,忽迳断而溪穷。

目恍惚兮图画,心輈张兮梦中。

何一人之独悟,遂万世之迷踪。

惟天地之茫茫兮,故神怪之或容。

惟昔王之制治兮,恶魑魅之人逢。

逮後世之陵夷兮,固人鬼之争雄。

抑武陵之丽秀兮,故水复而山重。

及岸悬而磴绝,人迹之不到兮,反疑与夫仙通。

君生其地兮,宜神气之所锺。

观颜面之峭峭兮,其秀犹有山水之余风。

悯斯民之无知兮,久鬼覆而仙蒙。

愿穷探兮远览,究非是之所从。

因高言而大唱,一洗世之昏聋。

诗人简介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 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47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深沉蛛网通归梦,紫翠春山接去舟。

因为衔泥污锦衣。

垂下珠帘不敢归。

尽日行方到,何年独此林。

客归惟鹤伴,人少似师心。

坐石落松子,禅床摇竹阴。

山灵怕惊定,不遣夜猿吟。

知古斋主精校

凶神扇其矢恶神行,汹涌挨排白雾生。

风击水凹波扑凸,雨漴山口地嵌坑。

龙喷黑气翻腾滚,鬼掣红光劈划揁。

哮吼忽雷声揭石,满天啾唧闹轰轰。

八两还是斤,陈年桃核旧时仁。

大家出手共提掇,行看丛林气象新。

饱谙风月归,庶几无虚还。

画舫行春处,潇湘二水涯。

苦涩菖蒲茶,胶粘青蒻粽。

嗅著鼻头辛,咬得牙关肿。

佛病祖病蠲除,妖星怪星惊悚。

善才采药,颺在壁根。

天师书符,搞藏衣笼。

和盘掇出宴佳宾,山鸟山花欣然。

锦绣铺陈,笙簧品弄。

啰啰招,啰啰送,莫怪空疏,伏惟珍重。

旅雁何时更著行。

牧牛儿,远陂牧。

远陂牧牛芳草绿,儿怒掉鞭牛不触。

涧边古柳南风清,麦深蔽日野田平。

乌犍砺角逐春行,老牸卧噍饥不鸣。

犊儿跳梁没草去,隔林应母时一声。

老翁念儿自携饷,出门先上冈头望。

日斜风雨湿蓑衣,拍手唱歌寻伴归。

远村放牧风日薄,近村牧牛泥水恶。

珠玑燕赵儿不知,儿生但知牛背乐。

云峰咫尺。

竹静芭蕉静。

鹤绕苍苔行又立。

不见高堂素壁。

簿书*骑匆匆。

暂时留住衰翁。

一片归心难画,野亭绣水秋风。

黄叶无风自落,彩云不雨空归。

云残僧扫石,风动鹤归松。

相别梦悠悠,相逢欢草草。

送君跃马临长道。

十年憔悴向尘埃,一段精神摧不老。

都不醒。

鸟倦云飞。

两得无心总是归。

古人逝矣。

旧日南窗何处是。

莫负青春。

即是升平寄傲人。

莫非魔境。

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

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

有愧斜川得意人。

游归云衲破,定起石床瘟。

耸壑凌霄色共苍。

森然万树约千行。

刘郎大厦寻颠覆,应是其间少栋梁。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自愁雨破西岭出,只看水缘南涧生。

青天忽从树杪见,白日渐向谷中明。

豳公涤场不可失,陶令负禾须自行。

归时小榼掐搊亦满,固有阿连相伴倾。

戒师和尚,可称吾徒。

明禅悟道通儒。

子细研穷正觉,并段差殊。

温良恭俭让礼,生老病死苦嗟吁。

当修进,炼木金水火,土证无馀。

三教门人省悟,忘人我,宜乎共处茅庐。

物外玄谈,句句营养毗卢。

常怀博施济众,气神和、丹结明珠。

归兜率,向大罗,蓬岛同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