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公旧隐尚依然,郁郁松筠锁翠烟。
一世辛勤躬笔墨,只缘种玉不逢年。
风引舟来,恰趁得、东楼嘉集。
正满眼、轻红重碧,照筵浮席。
更是姓黄人作守,重新墨妙亭遗迹。
对暮天、疏雨话乡情,更筹急。
嗟世眼,迷朱碧。
矜气势,才呼吸。
彼蔡章安在,千年黄笔。
腐鼠那能鹓凤吓,怒蜩未信冥鹏翼。
与史君、酌酒酹兴亡,浇今昔。
青山开四面,白水绕三禺。
野阔时闻籁,人闲旧据梧。
画船留上客,遗迹问田夫。
事少日常饮,才疏世未须。
决河初荐至,胜事偶相俱。
燕子卑无取,滕王远可橅。
飞涛隐睥睨,落日丽浮图。
同舍新持节,专城敢遽呼。
未迎行部驾,已放下淮舻。
试问登消暑,如何楚与吴。
〈吴兴有消暑楼。
东西二都,史载循良,不五六人。
记南阳有召,颍川有霸,并州如郭,河内如恂。
直比朱弦,清伴古镜,吏自秋霜民自春。
如公者,守廉平二字,近古名臣。
棠阴手种方新。
又五马翩翩邺水滨。
想台高铜雀,尚留遗迹,堂深画锦,空锁凝尘。
琴瑟从容,雅歌缓带,美政遥知达紫宸。
期年后,看行宣召,班冠廷绅。
扶桑擎日,厥干万尺,以为公笔。
天寿平格,元圭昭锡,以为公墨。
阴阳阖辟,鳌柱立极,见此伟特。
太山绝壁,九河碣石,莫动笔力。
有云五色,曾著瑞籍,多士辟易。
繄天实启迪,岂以诩饰,如彼韦陟。
公骑鹏翼,归侍帝侧,有是遗迹。
荣光交射,星月珠璧,终古不忒。
维珂之得,再拜叹息,坱圠孰测。
几几赤舄,尚想公德,永镇下国。
厚德如祁公,黄钟大镛,和乐且雍。
尊贤如六一,朱弦疏越,三汉庙瑟。
道比志叶,不胶而漆。
雇中外之虽异,犹同堂而合席。
思遗迹而不可见,幸二贤为时出。
所以前乎此则致太平明效,后乎此则赞受遗之定册。
既以广元气之运,亦以寿斯文之脉。
然则湍濑无纵鳞,风枝无宁翼。
涵养成就,见此辅弼,故后世尤得以归功庆历也。
我呼古人名,鬼神侧耳听。
杜甫李白与怀素,文星酒星草书星。
永州东郭有奇怪,笔冢墨池遗迹在。
笔冢低低高如山,墨池浅浅深如海。
我来恨不已,争得青天化为一张纸,高声唤起怀素书,搦管研朱点湘水。
欲归家,重叹嗟。
眼前有,三个字。
枯树槎乌梢蛇,墨老鸦。
失脚尘土窄,谒归旬朔暂。
迂径款名山,攀险得幽习。
平川开霭杳,长江远疏散。
驱车松柏阴,关户见日淡。
楼居规制古,殿壁丹青暗。
仙翁李八百,曾举陟霄汉。
遗迹古未陈,见我若笑粲。
灵液喷幽嵒,枯楠茁新干。
黄冠肃延劳,绿茗劝浇灌。
饥肠殷雷蛰,尘虑忽冰泮。
碑阅唐隶遒,诗为处士欢。
三生学精苦,一日升汗漫。
我岂无宿营缘,心犹悯世难。
思见甲兵洗,永自氈毳悍。
王度式金玉,民劳拔涂炭。
倏然一儒腐,不自省疏缓。
强令事驰驱,终觉窘羁绊。
何当脱屣去,吒迹烟霞伴。
宫洞吟步虚,丹经严静观。
太初以为邻,巧历那可算。
松风天未来,为我发永欢。
高氏在四明,於今为清门。
贰卿道素高,夫人德尤尊。
子弟尽恂恂,夫君更春温。
昔年奉慈亲,定省严晨昏。
今日当门户,友爱深弟昆。
伉俪信缘合,端良由性根。
门中有孤嫠,极意均抚存。
与我亲儿女,次第了嫁婚。
不可解於心,肯自以为恩。
不言而躬行,后生熟见闻。
诸郎已秀发,颍异有佳孙。
乡评共归重,内外无间言。
公勤官业广,所至治不烦。
仙舟何遽西,行行佐侯藩。
环滁皆好山,风月当平分。
醉翁与乐全,遗迹今尚存。
况有贤史君,易镇方北辕。
公余陪啸咏,相映如瑶琨。
生来仕平进,自此朱两轓。
从兄今鼎贵,鳌禁兼掖垣。
君其继英躅,复收旧青毡。
老我得投闲,频年接清欢。
同社掺君被动,恋恋倾离樽。
梅风吹溽暑,祝君尚加餐。
辙自绩溪蒙恩召还,将自宣城沿大江以归。
家兄子瞻以书告曰:“不如道歙溪,过钱塘,一观老兄遗迹。
”辙用其言。
既至吴中,迫于水涸,不能久留。
十月八日,游上天竺,子瞻昔与辩才师相好,今隔南山不得见,仍作三小诗以寄之。
我兄教我过东吴,遗墨山间无处无。
忽报冬潮催出氵匽,俗缘深重道心粗。
山色青冥叶未红,湖光凝碧晓无风。
行穷上下两天竺,望断南山龙井龙。
亡友文与可有四绝,诗一,楚词二,草书三,画四。
与可尝云:世无知我者,惟子瞻一见,识吾妙处。
既没七年,睹其遗迹,而作是诗。
笔与子皆逝,诗今谁为新。
空遗运斤质,却吊断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