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熟羹香客寐残,秦村山水树阴寒。
古今一样邯郸枕,觉后方才做梦看。
海棠开后,红雨洒江濆。
春风路,窥杏非,剪葵榛。
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恨,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帘纤雨。
春索寞。
楼上晚来风恶。
午醉初醒罗袖薄。
护寒添翠幕。
愁里花时过却。
闲处泪珠偷落。
憔悴只羞人问著。
镜中还自觉。
北上郊原一据鞭,华林清集缀儒冠。
方塘春先渌,密竹娟娟午更寒。
流渚酒浮金凿落,照庭花并玉阑干。
君恩倍觉丘山重,长日从容笑语欢。
忽解羊头削,聊驰熊首轓.扬舲发夏口,按节向吴门。
帆映丹阳郭,枫攒赤岸村。
百城多候吏,露冕一何尊。
临济烧黄禅版,香严哭沩山拄杖。
云门村叟效颦,也作这般伎俩。
作麽生是这船伎俩。
咄。
传来铁钵盛猫饭,磨衲袈裟入墨盆。
祖翁活计都坏了,不知将底付儿孙。
岩花开兮香满堂,秋旻杲杲兮秋风长。
采芝一曲兮何荒唐,为秦而遁兮出为子房。
天下有道兮登姚皇,共鲧斥兮夔龙骧。
山中人兮乐时康,采芝采芝兮无褰我裳。
春入番江雨。
满湖山、莺啼燕语,前歌后舞。
闻道行骢行且止,却听谯楼更鼓。
正未卜、阴晴同否。
老子胸中高小范,这精神、堪更开封府。
新治足,旧民苦。
扁舟浩荡乘风去。
看莱衣、思贤堂上,寿觞朝举。
六十二三前度者,敢望香山老傅。
又过了、午年端午。
采采菖蒲三三节,寄我公、矫矫扶天路。
重归衮,到相圃。
三径荒芜钓艇闲,中兴冠盖拟跻攀。
有文灵敏过金闺彦,无籍堪联玉笋班。
断遣乡愁归鱼酒,安排客服上吴山。
相门宾帟多珠履,自笔风埃蹭蹬间。
拨尘见佛,佛亦是尘。
山僧脚布作炊巾,眼不见为净。
情契居连屋,炊斋霤合烟,放怀行共出,得语坐相传,竹哀悼云深,芦窗月半穿。
桃源今得趣,堪赋拟前贤。
偏中正,海云依约神山顶。
归人鬓发白垂丝,羞对秦台寒照影。
咄咄,何似生,穿云俊鹘摩青天。
抬眸一顾十万里,林间钝羽空忙然。
求解会,著言诠,还同日午打三更。
争如一句声前荐,独向毗卢顶上行。
啬薇叶暗。
满架浓阴风不乱。
午酒才醒。
历历黄鹂枕上听。
此情难遣。
不比红蕉心易展。
要识离愁。
只似杨花不自由。
午阴未转晴窗暖。
无风著地杨花满。
睡起日犹长。
卷帘红杏香。
春心无处定。
又作花时病。
芳草伴离愁。
绵绵早晚休。
君不见公车待诏老诙谐,几年索米长安街。
君不见社陵白头在同谷,夜提长鑱掘黄独。
文人古来例寒饿,安得野蚕成茧天雨粟。
王家圭田登几斛,于家买桂炊白玉。
凤宿龙巢,宸车苔辗。
前不搆村,后不迭店。
疑杀天下人,自疑犹未免。
瞥转一机,星驰电卷。
飞来峰刮地风寒,冷泉水滔天浪衮。
死句翻右活句传,大冶精金经百鍊。
哑,退耕师兄,能事云周,一死何憾。
雪花一尺江南北。
薪尽炊无粟。
老仙活国拭刀圭。
十万人家生意、与春回。
天公一笑酬阴德。
赐与长生籍。
今朝雪霁寿尊前。
看我双亲都是、地行仙。
秦声未觉朱弦润,楚梦先知菹叶凉。
潋滟长波迎鹢首。
雨淡烟轻,过了清明候。
岸草汀花浑似旧。
行人只是添清瘦。
沈水香消罗袂透。
双舻声中,午梦初惊后。
枕上懵腾犹病酒。
卷帘数尽长堤柳。
衬步花茵,穿帘柳絮,堆地榆钱。
乍暖仍寒,欲晴还雨,春事都圆。
午窗睡起厌厌。
屋角外、初啼杜鹃。
百种凄凉,几般烦恼,没个人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