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归王宫次年作

乱后烧残数卷书,峰前犹自峦吾庐。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酣歌自适逃名久,不必门多长者车。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司空图的诗歌多是山林遣兴、 闲吟自适的作品,但其中也有反映社会动乱现实的悲慨之作。这首《归王官次年作 》,正是兼有二者特点的作品,它既表现了司空图归隐后的与世无争 、放浪山水之情 ,同时也曲折地流露了对于社会现实的忧虑和苦闷,体现出“韵外之致 ”和“ 味外之旨 ”,印证了自己的诗歌理论。诗题点明了两点 :一是作诗的地点 ,“ 王官”即王官谷 ,在今山西省永济县东南的中条山上,是司空图的故乡 。二是作诗的时间 ,司空图弃官“归王官 ”是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次年”即光启四年(888),故诗题一作《光启四年春戊申 》,司空图五十二岁。诗歌一开始就展现出作者故居在兵燹之后的受到严重毁弃:“乱后烧残数架书 。”“乱”是指战乱,即黄巢农民军与唐王朝军队的战争。此次战争从875 年开始,到884 年结束,山西南部永济一带和陕西关中地区都是主战场。作者回归故乡时战争虽已平息,但旧居经过火烧 ,已洗劫一空 ,只剩下几架残破不全的书了 。“乱”字已令人悚目惊心,一个“烧”字更使人想到大火熊熊的恐怖情景 ,不禁为之震栗 。然而,虽经战争的洗劫,但这毕竟是诗人的故乡,所以第二句紧接着来了一个转折:“峰前犹自恋吾。”表现了对故乡的执着的挚爱 。 作此诗时诗人已经归隐一年 ,对故居作了重建和整修 ,所以已经有“庐”可“恋”。这一句使我们想到陶渊明《 读山海经 》诗:“孟夏草木长,绕屋树扶疏。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恋吾庐”,显然是从陶诗中点化出 。此时,他和陶渊明有共同的心境,即逃离官场、归隐田园之后的自足自适、轻松自得,但他又比陶渊明多了一种愤慨 ,因为多年来战火纷飞 ,本来极好的旧居竟遭毁坏,想到天下多事 ,个人多难,不禁悲从中来。“犹自”二字,充满着人世沧桑的伤怀感。这两句突兀而起,曲折婉转而又包蕴不尽,起了提挈一篇、笼罩全诗的作用。接着,诗人表达了归隐后的心情 :“忘机渐喜逢人少,览镜空怜待鹤疏 。”前一句表现了归隐后在旧居中屏绝尘嚣 、泊然宁静的心境。“忘机 ”,就是不用机心,不计较一切贵贱荣辱。由于深居山中,不问政事,来往人又少,所以用不着机心了,诗人对此是很高兴的。从这句诗的潜台词中我们可以看出,诗人归隐前在翻云覆雨的政治斗争中 ,是用尽了心机的,那斗争的激烈、处境的险峻、诗人内心的憎恶,已经不言而喻。而这,正是作者急流勇退,归隐的真正原因。于是,他对自己的过去作了深入的反思:我对镜自照,看到如此衰老,感到过去是徒然高兴地在等待鹤书的到来了 。“鹤疏”即鹤书,书体名,也叫“鹤头书”,古时用于招纳贤士的诏书。这是沉痛的忏悔,说自己过去不应当躁于进取 ,出去做官 ,如今回来了,也就永远再不出去做官了(以后虽经曲折,他确实没有再出山做官 )。这一联非常婉曲地表明了终老山林之志 ,也深刻地暗示了“恋吾庐”的根本原因,就在于要逃离无谓的斗争,遁迹深山。第三联掉换笔锋 ,以精心结撰的诗句 ,另开新境,描写了“庐”中的美景 ,令人爽心悦目。“孤屿池痕春涨满,小栏花韵午晴初 。”这两句是“互文”,出句与对句互相交织 ,意思是 :在初晴的中午,有着小岛的池塘里涨满了春水 ,小小花圃中鲜花盛开,更加富有韵味 。两句诗精炼而又形象生动 ,而且从“午晴初”三字中,可以推知上午还在下雨,那油油的春雨飘飘洒洒,涨满春池,滋润着花朵(当然也滋润着作者的心 ),中午雨霁云开,融和的阳光照在春池的碧波上,照在带着雨珠的花朵上,一切显得更加清新明媚、生机盎然,这真是无限美好的时刻啊!同时 ,“ 孤屿 ”与“小栏”互相映带 ,从“孤”字、“小”字和“满”字、“韵”字中 ,隐约透出作者在深山旧居里自为天地、自得其乐的心情。两句包蕴深厚,而且语言十分精美 ,“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梅尧臣语),体现出作者高度的技巧 ,堪称佳句。清人吴乔在《 围炉诗话 》中说:“司空图佳句,大有高致,又甚细密。”正是指此。当作者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中,留连不已时,情不自禁地在最后一联中进一步表明了自己的生活态度 :“酣歌自适逃名久 ,不必门多长者车(音居)。”“逃名”是用《汉书·逸民传》中法真的故事:东汉人法真,字高卿,扶风郿人,恬静寡欲,朝廷四次征辟皆不 就,遁形远世 ,世人谓之逃名 。“不必门多长者车”,又化用了陶渊明《读山海经》诗句:“穷巷隔深辙,颇回故人车 。”《文选》李善注陶诗说:“《汉书》曰:张负随陈平至其家,乃负郭穷巷。以席为门,门外多长者车辙。《韩诗外传》:楚狂接舆妻曰:门外车辙何其深 。”“长者车”,指达官贵人之车,意与陶诗略同。作者通过用典,委婉但却坚决地表明,自己要像法真和陶渊明那样做逃迹的隐士,在山林中尽情高歌,决不做陈平那样的人去与达官贵人交往,徒费心机。这里的“长者 ”,显然是对“忘机渐喜逢人少”中的“人”的具体解释。原来 ,诗人所反复表示的,就是要与扰攘争夺的晚唐政治绝缘,深隐故居,啸傲山林,来悠然自适地度过自己的一生。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玄上玄玄且莫寻。

日常除划我人心。

清闲欢乐作知音。

莫向灵台留一物,自然结正水中金。

恁时云步上瑶岑。

外功外行,作福因由。

不如身内真修。

调养真铅真汞,上下交流。

山前金龙嬉戏,大海中、玉虎遨游。

便警动,这无形无影,婴姹绸缪。

走上灵台对舞,更不须启口,恣意歌讴。

烂饮刀圭醉卧,宝藏琼楼。

结成胎仙踊跃,引青鸾、稳驾神舟。

归蓬岛,有金童邀赴瀛洲。

宁海人人省悟。

此别何时再遇。

唯愿重金莲,好把良因作做。

归路。

归路。

满目白云翠雾。

万椟之衬,一絇之丝。

妥之诵之,谁为此施。

归之后神,神日何为。

不宰之功,荡然四垂。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不在山,不在岸,采我之时七月半。

选甚瘫风与缓风,些小微风都不算。

豆淋酒内下三丸,铁幞头上也出汗。

长安唯白石,与我最相关。

每到难逢面,翻思懒下山,欲归愁路远,小往待君还。

尽日看幽桂,无人似我闲。

诗自茶山后,如公世所稀。

特来参活字,应肯授玄机。

寒涧孤松老,秋云独鹤飞。

台山千万丈。

望望未能归。

醺醺终日醉酕醄,一阵西风解浊醪。

归归辞吟未足,倚门还仰二山高。

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层丘。

木偃蹇兮枝相谬,皇胡为兮于此留。

蔼冠佩兮充庭,洁芳馨兮载陈。

纯衣兮在御,东风吹兮物为春。

皇之仁兮其天,四时叙兮何言。

出门兮四顾,渺宇宙兮茫然。

玲珑类丹槛。

苕亭似玄阙。

对凤悬清冰。

垂御览作乘。

龙挂明月。

照粉拂红妆。

插花理云发。

玉颜徒自见。

常畏君情歇。

花里传觞飞羽过。

渐觉金槽,月缺圆龙破。

素手转罗酥作颗。

鹅溪雪绢云腴堕。

七盏能醒千日卧。

扶起瑶山,嫌怕香尘涴。

醉色轻松留不可。

清风停待些时过。

皇矣艺祖,九圃是式。

至哉柔祗,万彙允殖。

保兹嘉邦,介我黍稷。

酌本告虔,作配无极。

漠漠雨其濛,湛湛江之永。

冻压溪桥并见花,安得杯中影。

明水未登彝,饰玉先浮鼎。

寄语清居山上翁,驿使催归近。

更作句桃符。

酴醿过也,酴醿过后,无花堪折。

只有垂杨,垂杨却作,絮惊行色。

海棠半在如无,又争倩、蔷薇恋得。

除是东风,随君归问,玉堂消息。

仪清态淡雕琼瑰,卷帘潇洒无尘埃。

岳茶如乳庭花开,信心弟子时时来。

灌顶坛严伸pg塞,三十年功苦拘束。

梵僧梦里授微言,雪岭白牛力深得。

水精一索香一炉,红莲花舌生醍醐。

初听喉音宝楼阁,如闻魔王宫殿拉金瓦落。

次听妙音大随求,更觉人间万事深悠悠。

四音俱作清且柔,爱河浊浪却倒流。

却倒流兮无处去,碧海含空日初曙。

大藏小藏,尽从者里流出。

放去千灯万焰,收来一月当天。

只如不收不放一句作麽生判断,上元定是正月半。

古木郁沉沉,祠亭相衮临。

雷驱山外响,云结日边阴。

◇霂来初合,依微势稍深。

土膏潜动◇,野气欲成霖。

陇上连云色,田间击壤音。

明光应奏瑞,黄屋正焦心。

帝邑三川美,离宫万瓦森。

废沟鸣故苑,红蘤发青林。

南亩犹须劝,余春尚可寻。

应容後车客,时作洛生吟。

星冠鹤氅賸威仪,新纳官钱得归。

惭愧三茅老兄弟,一生木石草为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