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阑暑秋郊暮,前山瘴雾中。

猿猱都下饮,鸟雀未归丛。

弄影试新月,披襟招好风。

银潢向何夕,零露湿梧桐。

诗人简介

郑刚中(1088年—未知),字亨仲,婺州金华人。生于宋哲宗元祐三年,卒于高宗绍兴二十四年,年六十七岁。登绍兴进士甲科。累官四川宣抚副使,治蜀颇有方略,威震境内。初刚中尝为秦桧所荐;后桧怒其在蜀专擅,罢责桂阳军居住。再责濠州团练副使,复州安置;再徙封州卒。桧死,追谥忠愍。刚中著有北山集(一名腹笑编)三十卷,《四库总目》又有周易窥余、经史专音等,并传於世。► 632篇诗文

诗文推荐

二三疏竹夏无暑,一两残僧书掩门。

林行婆家初闭户,翟夫子舍尚留关。

连娟缺月黄昏后,缥缈新居紫翠间。

系闷岂无罗带水,?韩退之云:水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割愁还有剑铓山。

?柳子厚云:海上尖峰若剑铓,秋来处处割愁肠。

皆岭南诗也。

?中原北望无归日,邻火村舂自往还。

瓮间毕卓防偷酒,壁后匡衡不点灯。

待凿平江百尺井,要分清暑一壶冰。

佐卿恐是归来鹤,次律宁非过去僧。

他日莫寻王粲宅,梦中来往本何曾。

暑庭消尽风鸣树。

树鸣风尽消庭暑。

横枕一声莺。

莺声一枕横。

扇纨低粉面。

面粉低纨扇。

凉月淡侵床。

床侵淡月凉。

潦收野水净,云阵布重阴。

一夜西风急,千山落叶深。

身犹衣暑服。

耳已厌寒砧。

对此无心者,还应雪满簪。

冰练新裁月见羞。

墨花飞作淡云浮。

宜歌宜笑不妨秋。

约腕半笼衫草碧,洗妆初失黛蛾愁。

嫩凉轻暑奈风流。

附丽高阴暑里其,衰荣不主林神。

胡床想踞僧垣夜,却爱香随露滴身。

鬓蝉似羽。

轻纨低映娇妩。

凭阑看花,仰蜂粘絮。

春未许。

宝筝闲玉柱。

东风暮。

武陵溪上路。

娉婷婀娜,刘郎依约曾遇。

鸳俦凤侣。

重记相逢处。

云隔阳台雨。

花解语。

旧梦还记否。

莺声寂。

春风欲去难踪迹。

难踪迹。

几枝红药,万金消得。

青铜镜里朱阑侧。

照人也似倾城色。

倾城色。

一尊莫负,赏心良夕。

[姑洗为徽]至哉坤元,乃顺承天。

厚德载物,含洪八埏。

日北多暑,祀闰吉蠲。

式照毋事,敢告恭虔。

满酌凉州酝。

爱佳词、一编《珂雪》,雄深苍稳。

万马齐暗蒲牢吼,百斛蛟螭囷蠢。

算笛拍、莺簧休混。

多少词场谈文藻,向豪苏腻柳寻蓝本。

吾大笑,比瓦黾。

爇残桦烛刚余寸。

叹从来、虞卿坷坎,韩非孤愤。

耳热杯阑无限感,目送塞鸿归尽。

又眼底、群公衮衮。

作达放颠无不可,劝临淄、且傅当筵粉。

城柝沸,夜乌紧。

杜宇思归声苦。

和春催去。

倚阑一霎酒旗风,任扑面、桃花雨。

目断陇云江树。

难逢尺素。

落霞隐隐日平西,料想是、分携处。

何须更举扬,全体露堂堂。

溼暑时时雨,薰风阵阵香。

秧针初透水痕浅,蒲刀欲剪柳丝长。

双六盘中休喝彩,分明触事恰相当。

天得中,星辰罗。

地得中,阴阳和。

衲僧得中,罢却干戈。

随寒逐暑,徒自波波。

一夏九十日,今日是中夏,诸人未举先和。

因甚问著如何是汝心,却又不会,拄杖子到此,也不得无过。

是汝诸人,还知痛癢么。

鱼尾霞生明远树。

翠壁粘天,玉叶迎风举。

一笑相逢蓬海路。

人间风月如尘土。

剪水双眸云鬓吐。

醉倒天瓢笑语生青雾。

此会未阑须记取。

桃花几度吹红雨。

黄姑青女交相忌。

眼看尘土占芳蕊。

急埽满阑金。

小奁熏水沈。

博山银叶透。

浓馥穿罗袖。

犹欲问鸿都。

太真安稳无。

偶脱尘中一梦阑,欲穷幽事遍寻山,静怜人境鸡虫扰,老惬僧窗枕簟闲。

十里秋香随屐齿,四更山月上帘颜。

登临物色催诗兴,未信天於我辈悭。

窗绡深隐护芳尘。

翠眉颦。

越精神。

几雨几晴,做得这些春。

切莫近前轻著语,题品错,怕渠嗔。

碧壶谁贮玉粼粼。

醉香茵。

晚风频。

吹得酒痕,如洗一番新。

只恨谪仙浑懒却,辜负那,倚阑人。

暑退凉生,风高露冷。

叶落归根,藏头露影。

赵州吃茶,云门故饼。

如何是道,明眼落井。

碧云寥廓。

倚阑怅望情离索。

悲秋自怯罗衣薄。

晓镜空悬,懒把青丝掠。

江山满眼今非昨。

纷纷木叶风中落。

别巢燕子辞帘幕。

有意东君,故把红丝缚。

窗绡深隐护芳尘。

翠眉颦。

越精神。

几雨几晴,做得这些春。

切莫近前轻著语,题品错,怕渠嗔。

碧壶谁贮玉粼粼。

醉香茵。

晚风频。

吹得酒痕,如洗一番新。

只恨谪仙浑懒却,辜负那,倚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