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沁园春·送春

春汝归欤,风雨蔽江,烟尘暗天。

况雁门厄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

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

江南好,问夫君何事,不少留连。

江南正是堪怜。

但满眼杨花化白毡。

看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

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

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这首词作于南宋亡后,用其他词一样,此词也反映了作者的亡国之悲。在这首词中,作者借送春来抒发自己的无限悲恸,饱含着自己深切挽留之意。上片可分为四层。起句“春,汝归欤?”以提问语气统领全词。这种散文句法,显然是学自辛词。两者句式极似 ,当非巧合。词人向春天提出这句问话,表面之意是向春是否要走,坚强扣题目“送春”,但言外之意却说:“你走不得啊!”词人只因“风雨蔽江,烟尘暗天。”这里的“风雨”表面上是自然界的风雨,而实际上是政治风雨;“烟尘”也是战争烟尘。元军几十万攻占了临安,宋室沦亡,山河变色,春啊春 ,你能往哪里去呢?下边推进一层,“雁门阨塞,龙沙渺莽,东连吴会,西至秦川。”意思是说,从北到西,从东南到西北,几万里的大好河山,已完全沦陷,春啊春 ,你无处可去。这几句既承接上边之意,又下启下片“君归何里”。第四层:“芳草迷津,飞花拥道,小为蓬壶借百年。”“芳草”、“飞花”是晚春景象 “迷津”、“拥道”极言花草盛开的景象,江南如此之好 ,就象“蓬壶”一般 ,应是托身之地了,为什么你还要离开,“不少留连”呢?江南已经破败不堪,却说“江南好”这是一种反激法,以此来引出了下片的词意,正是全词的主旨所在。词的下片,也可分为四层。前几句是春的答话。名山胜水,美脍吴娃,可爱之处难以尽数,“江南正是堪怜!”江南然而早已逝去。却风光不再。“但”字陡转,回到现实中来:“满眼杨花化白毡”。这是化用杜甫“满眼杨花铺白毡”句意,意思是说江南春天虽好,但到了春残花谢的时候,隐喻山河破败,家国不全 。下边再推进一层 ,描绘了江南的衰败景象“兔葵燕麦,华清宫里;蜂黄蝶粉,凝碧池边。”兔葵即葵菜,燕麦即野麦。这句词语出自刘禹锡《再游玄都观》诗序。华清宫这里借指临安凤凰山下的宋朝宫殿。这两句表明宋宫的荒凉颓败。凝碧池在唐朝东都洛阳。天宝十五载(756 年)安禄山叛军攻下长安,将所获梨园子弟数百人集中在凝碧池演奏歌曲,安禄山在这里大宴伪官。诗人王维被叛军拘禁于长安菩提寺,听了这个消息,愤而写诗以寄怀,有“秋槐叶落空宫里 ,凝碧池头奏管弦”之句,这里也借指宋宫。“蜂黄蝶粉”本是春天常见的景物,但和凝碧池联系起来,使人联想起宋朝的降臣,在宋宫里和元朝贵族吃喝玩乐,奴颜婢膝之态。“蜂黄蝶粉”是群魔乱舞的形象。词人的亡国之痛,在这几句中反映地淋漓尽致。下边再次抒写:“我已无家,君归何里?中路徘徊七宝鞭。”写上面词意呼应。“七宝鞭”是借用晋明帝用七宝鞭迷惑敌人的典故。这里只是指代贵重之物,意思说春天和七宝鞭一起走了未被挽留过。“风回处,寄一声珍重,两地潸然!”转到第四层,向春天告别 。结拍几句凄婉动人,摧人泪下,春天已去,国家已亡,空留一腔悲愤,却又无可奈何!近人况周颐评刘辰翁的词说:“须溪词多真率语,满心而发,不假追琢,有掉臂游行之乐。其词笔多用中锋,风格遒上,略与稼轩旗鼓相当。”指出了刘词的基本风格。“中锋”是指直抒胸臆。但这首词,表现手法有所不同,不是直接抒写,而是借物寓情可谓弃中锋而用偏锋。他运用传统的比兴手法把春天拟化,赋予它主观的感情色彩,全词并非信笔所作,而是作了精细的安排 ,上片层层展开,引出下片词意,下片写宋宫的荒凉,与之相对,此词布局严谨,脉胳分明,并且运用多种手法,此词可以说发展了原有的豪放词之风格,这在作者词中并不多见。

诗人简介

刘辰翁(1233.2.4—1297.2.12),字会孟,别号须溪。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人。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 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366篇诗文

诗文推荐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玉性金真,人人皆可化。

玉液金丹,频频迎迓。

玉兔金乌,光光相次亚。

照玉阑干,种玉芽。

玉蕊金茎,长长生不谢。

玉女金童,常常看舍。

玉锁金匙,六门开阐下。

赏玉堂春,对玉花。

久晴不雨则旱,旱固可忧。

久雨不晴则涝,涝亦可忧。

不旱不涝,尤为可忧。

不曾下得春时种,空向田头望有秋。

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

浅斟低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节运同可悲。

莫若春气甚。

和风未及燠。

遗凉清且凛。

绣鞅玉钚游。

灯晃帘疏笑却收。

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

更且檀唇点杏油。

花遍六么球。

面旋回风带雪流。

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

种柳应须柳柳州。

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门。

玉佩琼琚下冷云。

银界见东君。

桃花髻暖双飞燕,金字巧宜春。

寂寞溪桥柳弄晴。

老也探花人。

溪交流兮谷幽,山作屏兮层丘。

木偃蹇兮枝相谬,皇胡为兮于此留。

蔼冠佩兮充庭,洁芳馨兮载陈。

纯衣兮在御,东风吹兮物为春。

皇之仁兮其天,四时叙兮何言。

出门兮四顾,渺宇宙兮茫然。

系缆旋编新箬笠,喜晴仍晒旧蓑。

岸飞柳絮河豚上,春涨几添一尺肥。

春索寞。

楼上晚来风恶。

午醉初醒罗袖薄。

护寒添翠幕。

愁里花时过却。

闲处泪珠偷落。

憔悴只羞人问著。

镜中还自觉。

绣户香风暖。

纱窗曙色新。

宫花争笑日。

池草暗生春。

绿树闻歌鸟。

青楼见舞人。

昭阳桃李月。

罗绮自相亲。

白牯问狸奴,虚空酬万象。

电激不停踪,谷虚谁答响。

啐兮啄兮,清机历掌。

回头{左车右度}轹范春时,舌上葛藤长万丈。

翠阴浓合晓莺堤。

春如日坠西。

画图新展远山齐。

花深十二梯。

风絮晚,醉魂迷。

隔城闻马嘶。

落红微沁绣鸳泥。

秋千教放低。

北上郊原一据鞭,华林清集缀儒冠。

方塘春先渌,密竹娟娟午更寒。

流渚酒浮金凿落,照庭花并玉阑干。

君恩倍觉丘山重,长日从容笑语欢。

稠塘旧是花千树。

曾泛入、溪深误。

前度刘郎重唤渡。

漫山寂寂,年时花下,往往无寻处。

一年一度相思苦。

恨不抛人过江去。

及至来时春未暮。

兔葵燕麦,冷风斜雨,长恨稠塘路。

流苏静掩罗屏小。

春梦苦无分晓。

一缕旧情谁表。

暗逐余香袅。

相思谩寄流红杳。

人瘦花枝多少。

郎马未归春老。

空怨王孙草。

寂寞相公宅,枯杨枕绿波。

老兵犹自语,贵客旧曾过。

壁暗蛛生网,门空爵可罗,问他桃与李,何处得春多。

问讯何郎,怎春风未到,却月横枝。

当年东阁诗兴,夫岂吾欺。

云寒岁晚,便相逢、已负深欺。

烦说与、秋崖归也,留香更待何时。

家住江南烟雨,想疏花开遍,野竹巴篱。

遥怜水边石上,煞欠渠诗。

月壶雪瓮,肯相从、舍我其谁。

应自笑,生来孤峭,此心却有天知。

春欲去。

无计得留春住。

纵著天涯浑柳絮。

春归还有路。

恨煞多情杜宇。

愁煞无情风雨。

春自悠悠人自苦。

莺花谁是主。

燕寝香中锦帐郎。

二年和气蔼蒸湘。

鬓间不减当年绿,眉上新添一点黄。

征诏近,寿筵长。

乍晴人意喜非常。

燕莺休苦留春住,归趁薰风殿阁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