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满江红 江行和杨济翁韵

过眼溪山,怪都似、旧时曾识。

是梦里、寻常行遍,江南江北。

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

笑尘埃、三十九年非,长为客!

吴楚地,东南拆。

英雄事,曹刘敌。

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

楼观才成人已去,旌旗未卷头先白。

叹人间、哀乐转相寻,今犹昔。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①由临安赴湖北途中作。简:书信。此作动词用。杨济翁、周显先:见前《水调歌头》(“落日塞尘起”)注①。  此舟行江上、即景生情之作。上片虚笔写景,隐含时光迅速、往事如梦之意。以下否定前我,追求山水林泉之乐。下片因地怀古,叹英雄无觅。“楼观”二句忧身愤世,而结穴于哀乐相循的不可知论。然则,从前我皆非的自嘲中,从对古英雄的追慕中,从“旌旗未卷头先白”的悲叹中,正可窥见稼轩胸中之郁闷。  ②“过眼”四句:言眼前山水,都是梦中见过,旧时相识。按:稼轩南归初期,曾有一段漫游吴楚的生活经历,通判建康后,也大体宦游于吴楚一带,故有此感。  ③“佳处”两句:言人生无多,理应拄杖着屐,遍游天下名胜。能消几緉平生屐:我这一生还能用几双木屐呢?緉(liàng亮):一双。屐(jī击):木底有齿的鞋,六朝人喜着屐游山。语出《世说新语·方正篇》,阮孚好屐,曾叹曰:“未知一生当着几量(通“緉”)屐。”  ④“笑尘劳”两句:自笑半生辛劳,长年为客。尘劳:风尘劳辛,指其宦游生涯。三十九年非:回顾三十九年,一切皆非。《淮南子·原道训》:“蘧伯玉年五十而有四十九年非。”时稼轩年近四十,套用此语自叹。  ⑤“吴楚”两句:言东南一带地域开阔。此化用杜甫《登岳阳楼》诗意:“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杜诗极言洞庭湖宽广,似将中国大地分裂为二。坼(chè彻):裂开。  ⑥“英雄”两句:谓图英雄霸业者,惟曹操和刘备相与匹敌。曹操尝与刘备论时事,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此明颂曹、刘,暗扬孙权。盖当时堪与曹、刘争雄天下者惟孙权,而他正霸居吴楚一带。稼轩《南乡子》:“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与此暗合。敌:匹敌。  ⑦“被西风”两句:言历史遗迹被无情西风一扫而尽。  ⑧“楼观”两句:感慨宦迹不定,事业未就而鬓发先白。楼观甫成:楼阁刚刚建成。苏轼《送郑户曹》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此喻调动频繁,难展才略。旌旗未卷:指战事未休,喻复国大业未了。  ⑨“叹人生”两句:谓哀乐相循,古今同理。言外之意,大可不必计较。转相寻:循环往复,辗转相继。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此词与《水调歌头 》(落日塞尘起)为同时先后所作。题一作“江行,简杨济翁、周显先 ”,乃作者离开扬州溯江上行,途中抒怀而成。今存杨炎正(济翁)《满江红》数首 ,其中“典尽春衣”一首有“功名事,云霄隔;英雄伴,东南坼”,“问渔樵、学作老生涯,从今日”等语,与这首词虽用韵不同,而情调相同,意气相通。或为本词所和之韵。”此词可分三层。上片为第一层,由江行沿途所见山川引起怀昔游,痛惜年华之意。长江中下游地区山川秀美,辛弃疾南归之初,自乾道元年至三年,曾漫游吴楚,行踪遍及大江南北,对这一带山水是熟悉的。乾道四年通判建康府,此后出任地方官,调动频繁,告别山水长达十年。今日复见眼中川“ 都似旧时相识”了。“溪山”曰“过眼”,看山却似走来迎,这是江行的感觉。“怪”是不能认定的惊疑感,是久违重逢的最初的感触。往事虽“还记得,却模糊 、记不真切,真象一场旧梦。“还记得、构中行遍,江南江北”,“梦中”云者不仅有烘托虚实之妙,也是心理感受的真实写照,这种恍惚的神思,乃是多年来雄心壮志未得实现。业已倦于宦游的结果。反复玩味以上数句,实已暗伏“尘劳”、觉非之意。官场之上,往往如山水一般旧曾相识虚如幻梦不如远离,同时也就成了一种强有力的召唤,来自大自然的召唤 。所以,紧接二句写道:“佳处径须携杖去,能消几两平生屐?”要探山川之胜,就得登攀,“携杖 ”、着“屐 ”(一种木底鞋)是少不了的。《世说新语·雅量》载阮孚好屐,尝曰 :“未知一生当着几量(两)屐?”意谓人生短暂无常,话却说得豁达幽默。此处用来稍变其意,谓山川佳处常在险远,不免多穿几双鞋,可这又算得了什么呢!所以结尾几句就对照说来 ,“笑尘劳、三十九年非”乃套用蘧伯玉(春秋时卫国大夫)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年之非的话(语出《淮南子·原道训》),作者当时四十岁,故这样说。表面看,这是因虚度年华而自嘲,其实,命运又岂是自己主宰得了的呢。“长为客”三字深怀忧愤,语意旷达中包含沉郁。实为作者于四十年年来之感慨,年已四旬,南归亦久,但昔日的志愿,却无一件得以实现,感慨,今是昨非,一生劳碌,原来“长为客”无丝毫是自己左右的。这片六句另起一意为第二层,由山川地形而引起对古代英雄事迹的追怀。扬州上游的豫章之地,历来被称作吴头楚尾。“吴楚地,东南坼”化用杜诗(《登岳阳楼》:“吴楚东南坼”),表现江行所见东南一带景象之壮阔。如此之山川,使作者想到三国英雄,尤其是立足东南北拒强敌的孙权,最令他钦佩景仰。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三国志·先主传 》)而孙权堪与二者鼎立。此处四句写地灵人杰,声情激昂,其中隐含作者满腔豪情 。“被西风吹尽,了无陈迹”二句有慨叹,亦有追慕。恨不能起古人于九泉而从之的意味,亦隐然句中。结尾数句为第三层,是将以上两层意思汇合起来,发为更愤激的感慨 。“楼观才成人已去 ”承上怀古,用苏轼诗“楼成君已去,人事固多乖”(《送郑户曹》)意 ,这里是说吴国基业始成而孙权就匆匆离开人间。“旌旗未卷头先白 ”承前感伤,由人及己 ,“旌旗”指战旗,意言北伐事业未成,自己的头发却先花白了。综此二者,于是词人得出一个无可奈何的结论:人间哀乐从来循环不可琢磨 (“转相寻”),“今犹昔”。这结论颇带宿命色彩,乃是作者对命运无法解释的解释。更是作者对命运不如已愿,人事多乖的感叹。词中一方面表示倦于宦游——“笑尘劳、三十九年非 ”,另一方面又追怀古代英雄业绩,深以“旌旗未卷头先白”为憾,反映出作者当时矛盾的心情。虽是因江行兴感,词中却没有着重写景,始终直抒胸臆;虽然语多含蓄,却不用比兴手法,纯属直赋。这种手法与词重婉约、比兴的传统是完全不同的。但由于作者是现实政治感慨与怀古之情结合起来 ,指点江山,纵横议论,抒胸中郁闷,驱使古人诗文于笔端,颇觉笔力健峭,感情氵弥满 。所谓“满心而发 ,肆口而成”,自具兴发感人力量。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荡节将行,愿隰尽、花毡铺白。

人羡道、青丝辔整,红蕖幕出。

宇宙中间无点翳,水天上下俱同色。

向个中、著此玉为人,真英特。

元自得,融和力。

浑不管,凝寒极。

看福星临照,政敷民格。

且访桃源仙世界,伫传梅驿春消息。

定明年、拜表贺端闱,螭坳立。

梦里京华,忽听得、庭花遗曲。

到醒来、愁满东风山屋。

春事已非空结绮,晓班无分随群玉。

想天涯、沦落杜秋娘,攒眉绿。

谁能顾,荒芜菊。

谁能问,平安竹。

任时光流转,都成虚辱。

无可奈何天地隘,只饶走得溪山足。

但逢人、相问麦青青,何时熟。

自入春来,花信费、几番风了。

先付与、红妆万点,苍颜一笑。

旧说沈香亭北似,今虽濯锦江头少。

最可人、枝上月笼春,烟含晓。

亨会称,花王好。

嘉聘惜,梅兄早。

对芳容细玩,天然新巧。

羯鼓不须催太甚,霓裳易散梨园老。

任杜鹃、犹自殿韶华,呼殷道。

三教正传,这蹊径、元来蓦直。

问老子机缄,至虚静极。

释氏性从空里悟,仲尼理自诚中人。

笄始初、立教派分三,其源一。

道玄关,常应物。

易幽微,须默识。

那禅宗奥旨,真空至寂。

刻刻兼持无间断,生生受用无休息。

便归根、复命体元虚,藏至密。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

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

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

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

山鸟,林花发。

玉杯冷,秋云滑。

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

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

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

淡淡胭脂,似褪向、景阳鸳石。

依然是、春睡未足,捧心犹癖。

藉甚不禁君再顾,嫣然却记渠初拆。

黯销魂、欲尽更堪怜,终难得。

犹记是,卿卿惜。

空复见,谁谁摘。

但当时一笑,也成陈迹。

我懒花残都已往,诗朋酒伴犹相觅。

听连宵、又雨又还晴,鸠鸣寂。

过海风凄紧,连云雪杳茫。

落花飘絮满江乡。

偷放一春狂。

渔市关门早,征帆入浦忙。

酒楼何处咽丝簧。

愁杀孟襄阳。

见说新来,把闲事、都齐阁束。

日用处、浑无凝滞,天机纯熟。

帘卷春风琴静好,庭移晓日兰芬馥。

笑可曾,些子上眉头,萦心曲。

吞宇宙,船明玉。

批风月,诗成轴。

问人间底处,升沈荣辱。

与我言兮虽我愿,不吾以也吾常足。

但年年、先后放灯时,篘新醁。

||

世道何常,都一似、水流云出。

叹自古、燕巾滥宝,楚山迷璧。

老我如今观变熟,行藏语嘿惟有时适。

似沧溟、容得乘禽飞,双凫集。

花露晓,松风夕。

经味永,山光吸。

历岩中考第,案头月日。

物欲强时心节制,才资弱处书扶掖。

拟棕鞋、桐帽了平生,投簪舄。

塞马南来,五陵草树颜色。

云气黯、鼓鼙声震,天穿地裂。

百二河山俱失险,将军束手无筹策。

渐烟尘、飞度九重城,蒙金阙。

长戈袅,飞鸟绝。

原厌肉,川流血。

叹人生此际,动成长别。

回首玉津春色早,雕栏犹挂当时月。

更西来、流水绕城根,空呜咽。

元帅筹边,谁肯办、向前一著。

大丞相、孙儿挺伟,素闲兵略。

杨柳依依烟在眼,檀车啴々春浮脚。

更何妨、二十五长亭,横冰槊。

登剑栈,怀关洛。

机易去,愁难割。

岂而今全是,从前都错。

鹿走未知真局面,兽穷渐近空篱落。

早经营、勋业复归来,江头酌。

见宰官身,出只手、擎他宇宙。

筹边外、招徕名胜,登崇勋旧。

不下莱公扶景德,又如涑水开元祐。

尽从渠、干贽及吾门,归斯受。

上林苑,多花柳。

祁连塞,稀刁斗。

更红旗破贼,黄云栖亩。

阿母瑶池枝上实,仙人太华峰头藕。

泻铜盘、沆瀣入金卮,为公寿。

看君人物汉西都。

过吾庐。

笑谈初。

便说公卿,元自要通儒。

一自梅花开了后,长怕说,赋归欤。

而今别恨满江湖。

怎消除。

算何如。

杖屦当时,闻早放教疏。

今代故交新贵后,浑不寄,数行书。

月上南箕,还认得、去年星历。

知谁把、一天星象,荡摩朝昔。

若使平生浑自弃,如今老大何嗟及。

更年来、偏得钝工夫,蹉跎力。

溪瘴碍,蛮烟隔。

穹壤断,江山窄。

纵燕巾滥宝,楚山囚玉。

小小穷通都未问,忍闻同气相煎急。

诵虞郎、百字短长诗,忧何极。

修茂堂深,芳尘满、沈烟一朵。

帘半卷,好风催晓,晴光才破。

新润顿教萱草鬯,轻寒未放酴醿过。

称鱼轩、容与寿如山,群仙贺。

琴帏底,声调和。

庭阶下,儿孙大。

喜新来咿喔,又还添个。

总是人生如意处,休将时事关眉锁。

趁莺花、时节绮罗筵,年年作。

修茂堂深,芳尘满、沈烟一朵。

帘半卷,好风催晓,晴光才破。

新润顿教萱草鬯,轻寒未放酴醿过。

称鱼轩、容与寿如山,群仙贺。

琴帏底,声调和。

庭阶下,儿孙大。

喜新来咿喔,又还添个。

总是人生如意处,休将时事关眉锁。

趁莺花、时节绮罗筵,年年作。

雁阵惊寒,故唤起、离愁万斛。

因追念、镜鸾易破,凤弦难续。

诗句已凭红叶去,梦魂未断黄粱熟。

叹浪萍、风梗又天涯,成幽独。

归来引,相思曲。

尘满把,泪盈掬。

对长天远水,落霞孤鹜。

立尽西风无好意,遥山也学双眉蹙。

恨草根、不逐鬓根摧,秋更绿。

昨晚又以乐府见示,疾读数过,不觉有起予之叹。

复寻前盟,略酬二公风月溪堂,也曾是、东州行客。

长记得、相逢一笑,羁愁都雪。

又对青山谈世事,老怀未减元龙节。

恨霜蹄、蹴踏短辕间,论监铁。

官里事,何曾歇。

公等志,吾能说。

尽纵横鞭算,玉壶冰洁。

烂醉春风能几度,桃花未了杨花坼。

甚一城、相望半年过,长如别。

儿女多情,颇自恨、风云气少。

春梦里、莺啼燕语,瞥然惊觉。

寸寸凌波莲步稳,弯弯拭黛山眉峭。

似红云、一朵罩江梅,天然好。

舞腰细,歌喉巧。

锦茵退,梁尘绕。

更盈盈笑靥,樱唇红小。

金*爱从心里换,玉山偏向怀中倒。

奈刘郎、前度看桃花,如今老。

玉质金相,长自守、间庭暗室。

对黄昏月冷,朦胧雾_。

知我者希常我贵,于人不即而人即。

彼云云、谩自怨灵均,伤兰植。

屈平、子建愤世之不见知,《离骚》常以兰自况,而子建亦谓秋兰可喻桂树冬荣。

鶗鴂乱,春芳寂。

络纬叫,池英摘。

惟国香耐久,素秋同德。

既向静中观性分,偏于发处知生色。

待到头、声臭两无时,真闻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