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酹江月/念奴娇

神州沈陆,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

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

塞马晨嘶,胡笳夕引,赢得头如雪。

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

试看百二山河,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

阃外何人回首处,铁骑千群都灭。

拜将台敧,怀贤阁杳,空指冲冠发。

阑干拍遍,独对中天明月。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胡世将这首《酹江月》之前有两点背景值得一提。第一,南宋词大多出于东南半壁,在欣赏出于西北川陕前线的绝少。乾道八年(1172)陆游在南郑从军,秋日登高遥望长安南山创作了《秋波媚》诸词,为南宋词传来了西北边塞的鼓角之声。胡世将这首词,最早收录在《陕西通志 》,比陆游诸词要早三十余年。绍兴九年(1139)七月,在陕西与金对峙七年的南宋名将、川陕宣抚使吴玠卒后,胡世将代领其职,统率陕西诸军担负起保卫川蜀门户的职责。词题云“秋夕兴元使院作 ”,说的是此词作于胡世将自成都初至兴元时。兴元,秦时名南郑,为汉中郡治所在,今为陕西汉中市 。建炎二年(1129)张浚首任川陕宣抚使,即治兵于兴元,上疏言 :“汉中实形势之地,前控六路之帅,后据两川之粟,左通荆襄之财,右出秦陇之马,号令中原 ,必基于此 。”此后历任川陕宣扶使,就常以兴元为驻地(吴玠则移治于河池,今甘肃徽县)。第二,绍兴八年,赵构、秦桧与金和议,此时反对和议的丞相赵鼎、参知政事刘大中等俱遭罢黜,上书请斩秦桧之头以谢天下的胡铨也被贬到岭外。当时这场重大的和战之争可详见于大量的奏疏,反映在词中可惜不多。在这不多的主战反和词中,自然应首推岳飞的《小重山 》。胡世将此词痛惜“奈君门万里,六师不发 ”,亦以鲜明的态度反对屈辱的和议,堪称岳词的后继,与东南的爱国词互相应和,声气相通。而且,胡世将以方面之任主战反和,并非徒为空言。绍兴十年五月,金人破坏和议,分兵两路分别南下西进。西进的一路直趋陕西,所至州县迎降,远近大震。诸将中有建议放弃河池以避金人兵锋的 。胡世将愤然曰:“世将誓死于此 !”这表达了他决不后退半步。他依靠吴玠之弟吴璘 ,屡挫金兵,使金人从此不敢度陇。对于保卫西北,胡世将是有功劳的。他以实际行动实践了在此词中表达的反对和议力主恢复中原的志向。由于上述这两点背景,在南宋初年的爱国词中,这首《酹江月》就值得一提,不应淹没无闻。此词为感时而发所作,斥责和议之非,期待有抱负才能的报国之士实现恢复中原的大业。固它用东坡赤壁怀古韵,故此词亦可称“兴元怀古 ”。不过东坡赤壁词主要追思怀念周瑜,此词则追怀与当地有关的好几个历史人物。(一)“三秦往事,只数汉家三杰。”项羽入关后分秦地为三,后因称关中为三秦。汉家三杰,就是辅助刘邦夺取天下的张良、萧何与韩信。刘邦于秦亡后被项羽封为汉王,定都南郑。后来他听从萧何建议,在南郑为韩信筑坛拜将。刘邦后来出关向东讨伐项羽,并最终取胜,主要就是依靠了张良、萧何、韩信。”(二)“拜将台欹,怀贤阁杳。”怀贤阁是纪念三国时北伐至此的诸葛亮。这是因为诸葛亮几度北伐,即驻兵汉中以出斜谷,而且死后葬于汉中的定军山。陆游《感旧》诗记南郑两个胜迹,就是拜将坛与武侯庙。”惨淡遗坛侧,萧条古庙壖 。”自注:“拜韩信坛至今犹存。沔阳有蜀后主所立武侯庙”怀贤阁建于斜谷口,北宋时犹存 。《苏轼诗集》卷四有诗题曰 :“是日至下马碛 ,憩于北山僧舍,有阁曰怀贤,南直斜谷,西临五丈原,诸葛孔明所从出师也。”(三)“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 。”一范一韩,指的是北宋时驻守西北边境的范仲淹与韩琦。仁宗康定元年(1040),范仲淹与韩琦同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 ,为抵御西夏、巩固西北边防起了重要作用。朱熹《五朝名臣言行录》卷七:“(范)仲淹与韩琦协谋,必欲收复灵夏横山之地,边上谣曰 :‘军中有一韩,西贼闻之心胆寒;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这些历史人物,有的成就大业,有的北伐中原,有的威震边陲。在“神州沉陆 ”、北宋沦亡之后,面对“北望长安应不见,抛却关西半壁”的山河残破的形势,不能不令人临风怀想古来于此为国立功的上述先贤。这时作为边帅初到兴元的胡世将怀古感时,以表达他希钦和追慕的先贤感情。但在首句“神州沉陆”之后,紧接着“问谁是、一范一韩人物 ”,这么写实是在深慨当代没有这样的人物。紧接着下面说“汉家三杰”已成“往事 ”,拜将台与怀贤阁则一“欹”一“杳 ”,都是暗寓“时无英雄 ”之慨。当时张浚是个名望很高的主战派领袖,主张“中兴当自关、陕始 ”,自请宣抚川陕。可惜他志大才疏,对金兵作战常失利。建炎四年九月,他所指挥的五路之兵四十万人与金兵交战合溃败于富平(今属陕西 ),至追此关、陕丧失不可复。胡世将上痛和议之非,近伤富平之败,和则非计,战则非能,抚今怀古之余 ,内心更加感到自己责任重大,既愤且忧,自然“赢得头如雪”了。以功业论,无疑胡世将还算不上什么“中兴名臣”。但此词忧怀国事,着眼大局,不失阃外边帅的气度。“塞马晨嘶,胡笳夕引”两句,也很好体现了西北战场特有的边塞气氛。篇末写怒发上指,阑干拍遍,情怀激愤,这么写显示内心忧愤既巨且深,再也无法平复了。

诗人简介

胡世将(1085-1142)字承公,常州晋陵(今江苏武进)人。徽宗崇宁五年(1106)进士,曾任尚书右司员外朗、兵部侍郎。四川安抚制置使等官。绍兴九年和十年(1139-1140),他任川陕宣抚使,此时,金兵大举进攻关中,长安陷落;西北守军分屯各地,面临覆灭的危险。胡世将调动吴玠之弟吴璘等人出击,屡挫金兵,使“分屯之军,得全师而返”。绍兴十一年,收复陇州等地,对保卫西北边陲建立了战功。 胡世► 1篇诗文

诗文推荐

龙沫流芳旎旎,犀沈锯削霏霏。

薇心玉露练香泥。

压尽人间花气。

银叶初温火缓,金猊静褭烟微。

此时清赏只心知。

难向人前举似。

昨夜轺车宿处,乱山深锁邮亭。

烟溪霜叶颤秋声。

不管愁人不听。

枕冷安排难稳,衾寒重叠犹轻。

凭谁说与那人人。

报道衾寒枕冷。

物物般般认认。

常常战战兢兢。

心心念念恐沉沉。

得得来来损损。

日日清清净净。

时时湛湛澄澄。

惺惺洒洒这灵灵。

灿灿辉辉永永。

风响蕉林似雨,烛生粉艳如花。

客星乘兴泛仙槎。

误到支机石下。

欢喜地中取醉,温柔乡里为家。

暖红香雾闹春华。

不道风波可怕。

天地才经否泰,朝昏好识顿蒙。

辐来辏毂水朝宗。

妙在抽添运用。

得一万般皆毕,休分南北西东。

损之又损慎前功。

命宝不宜轻弄。

藉甚新除刺史,归然鲁殿灵光。

诏书催发棹讴忙。

沙路从今稳上。

有喜刊除戎索,无劳远抚闽疆。

日高龙影转槐廊。

想见清光注望。

山路冥冥雨暗,溪桥阵阵花飞。

一年寂寂又春归。

白发自惊尘世。

不惜障泥渡水,且寻团扇题诗。

杜鹃休绕暮烟啼。

我欲风前重醉。

翡翠枝头晚萼,婵娟月里飘香。

春兰秋蕙作寻常。

不与夭桃朋党。

笑见深红浅白,从教蝶舞蜂忙。

风流标致道家妆。

潇洒得来别样。

堪叹琴棋书画,虚中悦目怡情。

内将灵物愈相轻。

怎了从来性命。

独我摇头不管,有缘淘出无名。

长衙和上证圆成。

空外灵光隐映。

当此朱炎火日,恨无玉骨冰肌。

问来思欲动凉B659。

宝D64E荷君相遗。

如铁又添颜甲,报琼难续声诗。

愿言长在奉扬时。

似恁团F45F到底。

千缕柳丝犹嫩,一星榆火初明。

载将新意寿幽人。

红袖持杯劝尽。

老鹤自偏野性,沙鸥难比轻身。

殷勤多谢祝长春。

一笑东风夜静。

北陆藏冰欲竟,东风解冻非遥。

一时芳意巧相撩。

入眼绿娇红小。

柳色轻摇弱线,梅英纷缀枯梢。

觥筹醉里赖君饶。

归去斜阳尚早。

当此朱炎火日,恨无玉骨冰肌。

问来思欲动凉B659。

宝D64E荷君相遗。

如铁又添颜甲,报琼难续声诗。

愿言长在奉扬时。

似恁团F45F到底。

本自无生无灭,强将生灭区分。

只如罪福亦何根。

妙体何曾增损。

我有一轮明镜,从来只为蒙分。

今朝磨莹照乾坤。

万象超然难隐。

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

远山横黛蘸秋波。

不饮旁人笑我。

花病等闲瘦弱,春愁没处遮拦。

杯行到手莫留残。

不道月斜人散。

万卷旧推鸿博,一官且慰蹉跎。

升平楼下赐危科。

曾对颙昂黼坐。

燕颔从来骨贵,鸾栖尚屈才多。

今宵且共入无何。

定远功名么麽。

碧天无际,乍雨清烟霭,风开云月。

人在南楼,剧谈胜咏,拥碧油旌节。

银阙腾辉,冰轮驾彩,颢气资高洁。

大星不见,更容萤火明灭。

须烦翠杓琼杯,华笺象管,与我酬清绝。

谁使琵琶声到耳,轻赋荻花枫叶。

露脚斜飞,河阴低转,香篆环三杰。

莫辞终日,舞腰重看回雪。

住想修行布施,果报不离天人。

恰如仰箭射浮云。

坠落只缘力尽。

争似无为实相,还须返朴归淳。

境忘情性任天真。

以证无生法忍。

一派先天妙学,十年克己工夫。

割鸡聊此宰中都。

人在春台鼓舞。

昏垫非由已溺,拊摩不异予辜。

万家香火祝悬弧。

我亦无多颂语。

笼街弹压上元灯。

满瑶城。

簇珠星。

老矣如今,谁记旧来曾。

眼底相逢惟有月,空对面,若为情。

残生消不尽齑茎。

瘦棱棱。

困腾腾。

扶起眉间,杯酒酹寒檠。

也为风光陪一笑,心下事,梦中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