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寄题张宗玉窗下庐山

庐山移到龙溪东,两壁生云无数峰。

梦与文渊三峡水,共参金露九秋风。

万山恍对凝尘榻,五老仝携入室筇。

更问濂溪风共月,又移窗下到脑中。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格外谈,惊人句,懵懂禅和徒指注。

灼然好个佛无光,言下迷宗空自忙。

赖有知音招庆在,譊讹一夏为雌黄。

雌黄出,暗写愁肠寄知识。

鲜鲫经年秘醽aa41,团脐紫蟹脂填腹。

后春莼茁活如酥,先社姜芽肥胜肉。

鸟子累累何足道,点缀盘餐亦时欲。

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

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有水涓涓,石凿凿兮。

日湔月濯,成此洁兮。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

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

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西来青鸟东飞去,愿寄一书谢麻姑。

山侗马钰,闲吟闲咏。

不是夸强逞俊。

谓见人居火院,受苦不忍。

时时诗词劝化。

启丹诚、阐开玄径。

常哭告,望人人回首,个个听信。

割断情缰欲索,归物外,无萦无系。

无病自在,清闲快乐,修完性命。

一朝功成行满,有金童、持诏邀请。

如此事,奈人人不肯,折了伊甚。

韦偃工古松,与可善枯竹。

岂如君家素壁上,有此天然画两幅。

一株古木欹墙东,状如峨嵋山巅千岁万岁之枯松。

旁有笛材拔孤玉,扶疏枝叶带露而饰风。

天知君爱画,欲为发一哂。

呼取义娥作画师,借此二物为画本。

戏从君家壁间摹写之,一枝一叶俱无遗。

傍人来见道是画,间如何画无能之。

元来画时不用诸葛笔、梁杲墨,别有妙法惹形迹。

偷见虽甚爱,或全潋亮或模糊,随时明暗有卷舒。

报君基欲观此画,请跨金鸟玉米面兔来其下。

仙翁眼力信非凡,到处偏工鉴别山。

消得好乌巢屋上,旋移空翠入窗间。

平生万卷端能合,从此三杯不等閒。

莫讶倏来犹属意,野有相日用实相关。

曾携铁网入海,裹得珊瑚树一株。

莺脰湖边轻借看,十分光彩照吾庐。

倚栏干一笑,旧日琵琶,何处寻觅。

独立东风,吹未醒狂客。

沙外青归,柳边黄浅,依旧自春色。

极目长淮,晴烟一抹,不堪重忆。

老子平生,萍流蓬转,昔去今来,鸥鹭都识。

拍拍轻舟,烟浪暗天北。

自有乾坤,江山如此,多少等陈迹。

世事从来,付之杯酒,青衫休湿。

一雁孤风乍临渚,两雁将飞未成举,三雁群行依宿莽。

芦花已倒江上风,云间分飞那可同。

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

呼童忙为卷暇须。

试问中情几句。

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

嫦娥无语谩踌躇。

飞过画栏西去。

别後长亭,翠芜寂寞分襟地。

雁书空寄。

归梦频东里。

一曲秋风,写尽渊明意。

凝情际。

雨襟烟袂。

都是黄花泪。

旅迹原无定,尘躬且未宁。

心将齐塞马,梦屡到原。

世事吴宫草,年华楚水萍。

从来堪洒泪,郭外是新亭。

初见碧纱窗下绣。

寸波频溜。

错将黄晕压檀花,翠袖掩、纤纤手。

金缕一双红豆。

情通色授。

不应学舞爱垂杨,甚长为、春风瘦。

洋洋者膛,泛彼中流,于渚于洲。

思其可思,知其可知。

其逝勿追,其来勿期。

志大空忧国,途穷欲问天。

功名羞短褐,蹭蹬惜流年,死友留天末,生涯寄海边。

相逢是何日,回首重依然。

轻车初逐李。

定远未随班。

受诏祈连返。

申威疎勒还。

飞蓬损腰带。

秋鬓落容颜。

寄言旧相识。

知余生入关。

任公节级。

肯救危难常济急。

此去淳于。

报得专专献钵盂。

山东马钰。

词寄贤家收养玉。

玉里生金。

无口能言话古今。

诗以情寄,而拳拳首子侄之示。

又使之宝而勿弃,亦足以见其得意。

江天雪意云飞重。

却倚阑干初冻。

回傍小楼独拥。

尽日无人共。

墙梅未落春先纵。

欲寄一枝谁送。

月夜暗香浮动。

似作离人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