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左占形胜,最数占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江左占形胜,最数占徐州。
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
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
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
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黯难收。
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释】:孝宗隆兴元年(1163 年)陆游三十九岁 ,以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出任镇江府通判,次年二月到任所。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多影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北固下滨大江,三面环水,登楼遥望,淮南草木,历历可数。这年十月初,陆游陪同知镇江府事方滋登楼游宴时,内心感叹而写下此词赋。词的上片追忆历史人物,下片写今日登临所怀,全词发出了对古今的感慨之情,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热情。开始从多景楼的形势写起。自“江左”而“古徐州”,再“ 连山”,再“危楼”,镜头由大到小,由远到近,由鸟瞰到局部,最后大特写点题。这本来是描写景物常见的手法,陆游写来却更加具有特色。他选择滚滚长江、莽莽群山入画,衬出烟云缥缈、似有若无之产矗立着的一座高楼 ,摄山川之魄 ,为斯楼之骨,就使这“危楼”有了气象,有了精神。姜夔《所州慢》以“淮左名都,竹西佳处”开篇,同样步步推近,但情韵气象两者完全不同。陆词起则苍莽横空 ,气象森严;姜则指点名胜,用笔从容平缓。当然,这是由于两位词人各自不同的思想感情决定的。姜词一味低徊,纯乎黍离之悲,故发端纾缓;陆则寄意恢复,于悲壮中蓄雄健之气。他勾勒眼前江山,意在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故起则昂扬,承则慷慨,带起“鼓角”一层五句,追忆三国时代孙、刘合兵共破强曹的往事 。烽火明灭 ,戈甲耀眼,军幕星罗,而以“连空” 、“万灶”皴染,骤视之如在耳目之前,画面雄浑辽阔。加上鼓角随风,悲凉肃杀,更为这辽阔画面配音刷色,与上一层的滚滚长江、莽莽群山互相呼应衬托,江山人物,相得益彰。这样,给人的感受就绝不是低徊于历史的风雨中,而是激起图强自振的勇气,黄戈跃马豪情。上片情景浑然一体,过拍处更是一派豪壮。然而,孙刘已杳,天地悠悠,登台浩歌,难免怆然泣下,故换头处以九字为三顿,节奏峻急,露草风枝,绘出秋容惨淡,情绪稍转低沉。接下去“使君”两句又重新振起,展开今日俊彦登楼、宾主谈笑斥的场面,敷色再变明丽。“古今愁”启下结上。“古愁”启“ 襄阳登览”下意,“今愁”慨言当前。当前可愁之事实在是太多了。前一年张浚北伐,兵溃符离,宋廷从此不敢言兵,是事之可愁者一。孝宗侈谈恢复,实则输币乞和,靦颜事金。“日者虽尝诏以缟素出师,而玉帛之使未尝不蹑其后 ”,是事之可愁者二。眼下自己又被逐出临安,到镇江去做通判,去君愈远,一片谋国这忠,永无以自达于庙堂之上,是事之可愁者三。君国身世之愁,纷至沓来,故重言之曰“古今愁”。但志士的心,并没有因此而灰心。事实上,山东、淮北来归者道路相望;金兵犯淮。淮之民渡江归宋若有数十万,可见民心是可以挽回的国事,也是可以解决的。因此,虽烽烟未息,知府方滋就携群僚登楼谈笑风生。他的这种乐观情绪,洗尽了词兴心中的万千忧愁。这一层包孕的感情非常复杂,色彩声情,错综而富有层次,于苍凉中见明快,在飞扬外寄深沉。最后一层,用西晋大将羊祜(字点子)镇守襄阳,登临兴悲故事,以古况今,前三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抑压不平的心情。所云“襄阳遗恨”即是指羊祜志在灭吴而在生时未能亲手克敌完成此大业的遗恨词。意在这里略作一顿,然后以高唱转入歇拍,借羊祜劝勉方滋,希望他能象羊祜那样,为渡江北伐作好部署,建万世之奇勋,垂令名于千载,寄予一片希望。羊祜是晋人,与“古徐州”之为晋代地望回环相接,收足全篇。这首词记一时兴会,寓千古兴亡,容量特大,寄慨遥深 ,后来 ,张孝祥书而刻之于崖石,题记中有“慨然太息”之语;毛开次韵和歌,下片有“登临无尽 ,须信诗眼不供愁”之句 。“诗眼不供愁”之句。“诗眼不供愁”五字可以领会放翁有所期待、并未绝望的深心。二十五年之后,另一位豪放词人陈亮也曾以《念奴娇》赋多景楼,有“危楼还望,叹此意、今古几人曾会”的感慨万千之语。陈亮此阕,较之陆词更为横肆痛快。词人着眼,凝注大江,意者此江不应视为南北天限,当长驱北伐,收复中原。与放翁之感慨抑郁者,意境大不相同。陈亮平生之怀,一寄于词,惯以词写政治见解 。他这一阕《多景楼》,纯然议论战守,纵谈攻防,自六朝王谢互今之庙堂,特别是对那些倡言“ 南此有定势 ,吴楚之脆弱不足以争衡中原”的失败论者,明指直斥,豪无顾忌,其精神可流传千古。但作为文学作品讽诵玩味 ,终觉一泻无余,略输蕴藉风致,不如陆作之情景相生,万感横集,意境沉绵,三复不厌。借用近人陈匪石《声执》中两句话说,陈之词“气舒”,故“ 劲气直达,大开大阖”;陆之词“气敛”,故“潜气内转,百折千回”。陈如满弓劲放,陆则引而不发。陆较陈多积蓄,多意蕴,因此更显得沉著凝重,悲慨苍凉。
宇宙一杯酒,暝色倚重湖。
青山杳杳何处,烟水泻愁予。
别岸风涛喷薄,半夜鱼龙悲啸,能撼我诗无。
李白醉不醒,唤起问何如。
是耶非,天莽苍,雪模糊。
苍颜白发如此,空复笑今吾。
寄语鹭朋鸥侣,好在风飧水宿,底处不烟芜。
吾亦从此逝,从我者谁欤。
相遇会心友,目击契金兰。
登天游雾莫逆,鸡黍不相干。
常记岩岩亭下,俯瞰茫茫沧海,挥尘笑谈间。
霞卷镇阳北,云隐鹤山颜。
岁华迁,人事革,忽盟寒。
芒鞋藜杖犹在,唯忆扣玄关。
但愿心圆如月,表里虚凝澄澈,密密运枢环。
一点迥无别,千里共同看。
犹记端门外,鞭袖五更寒。
一声天上钟柝,金锁掣重关。
君向紫宸上阁,我侍玉皇香案,都号舍人班。
梦觉帝乡远,相对两苍颜。
玉围腰,金系肘,绣笼鞯。
乡人衮衮严近,五马度荆山。
收拾五湖气度,卷束蟠胸兵甲,春意满人间。
天锡公纯嘏,气象自平宽。
万里湖南,江山历历,皆吾旧游。
看飞凫仙子,张帆直上,周郎赤壁,鹦鹉汀洲。
吸尽西江,醉中横笛,人在岳阳楼上头。
波涛静,泛洞庭青草,重整兰舟。
长沙会府风流。
有万户娉婷帘玉钩。
恨楚城春晚,岸花樯燕,还将客送,不与人留。
且唤阳城,更招元结,摩抚之余歌咏休。
心期处,算世间真有,骑鹤扬州。
君莫厌行役,易尔此非难。
人情无已、久阴忧潦霁忧干。
借得庭轩一榻,忘却征涂炎暑,小驻氵龠龙团。
世路任渠险,襟抱五湖宽。
叹平生,环辙迹,已苍颜。
梅花雪片万里、奚又絷南冠。
应是江山好处,犹待推排老眼,天未许休官。
莫忆故园竹,日日报平安。
缔好恨不早,觌面雅相知。
璿星楼上,一见天产此英奇。
功在淮梁砥柱,政蔼汉扶襦衤夸,仅借寇恂期。
懊恼剑花冷,手欲鲙鲸鲵。
濡须坞,咽喉地,腹心谁。
公其揽辔凭轼,勋业笑谈为。
贯索旄头息焰,斗极泰阶动色,归佐太平基。
客有问仆者,只说在渔矶。
冬至子之半,玉管罅微阳。
壶中别有天地,转觉日增长。
一样金章紫服,一样朱颜绿发,翁季俨相望。
翁是修何行,未已且方将。
玉生烟,兰竞秀,彩成行,翁无他智,只把一念答苍苍。
今日列城桃李,他日八荒雨露,都是乃翁庄。
要数义方训,不说窦家郎。
昨夜严家集,是夕饮于严氏园,霜斗_晴天。
乾坤如许空阔,著我两人闲。
醉帽三更月影,别袂一帘花气,语隽不知还。
二十年间事,肝肺写明蠲。
记相逢,一似昨,两经年。
风波闹处,推出心胆至今寒。
也为故人饮酒,也念邦人怀旧,姑为驻征鞍。
未忍作离语,留待月华圆。
轩昂仙侣,风度似吾侪。
凡鸟辈,虽累百,总与台。
敢偕偕。
何处风丝客,昧平昔,恣*突,形迹异,天壤隔,剧相排。
老眼浑如无见,云霄远,未便时乖。
笑蛛蝥肆螫,自丧亦多哉。
我出尘埃。
浩无涯。
有旁观者,同气类,公好恶,挺身来。
行不义,宜自*,坐虺颓。
任奸回。
万事如翻手,吾方此,外形骸。
来汝鹤,吾有语,汝无哀。
谁遣乘轩*赫,令此辈、眼不能开。
付恩仇一笑,漫且啄莓苔。
休面三槐。
琼树挂初日,珠箔卷清霜。
夜来溪上微雨,佳节过重阳。
共庆当年此际,曾见天麟协梦,华阀挂蓬桑。
人作鲁侯祝,俾尔寿而臧。
保疲瘵,旌德善,致吉祥。
会看报政,朝夕芝检趣徵黄。
不藉灵丹九转,不用蟠桃三窃,源远自流长。
愿借沧溟富,斟酌荐瑶觞。
已是三堪乐,更是百无忧。
山朋溪友呼酒,互劝复争酬。
钓水肥鲜鳊鳜,采树甘鲜梨栗,罢稏一齐收。
树底飞罢盖,溪上放轻舟。
笑鸱夷,名已谢,利还谋。
蜗蝇些小头角,何事被渠钩。
春际鹭翻蝶舞,秋际猿啼鹤唳,物我共悠悠。
倚棹明当发,归梦落三洲。
万事几时足,日月自西东。
无穷宇宙,人是一粟太仓中。
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
更著一杯酒,梦觉大槐宫。
记当年,哧腐鼠,叹冥鸿。
衣冠神武门外,惊倒几儿童。
休说须弥芥子,看取鹍鹏斥鷃,小大若为同。
君欲论齐物,须访一枝翁。
归欤正宜早,动也贵研几。
夜深山月飞出,何地不扬辉。
休说采山钓水,正尔切风批月,底用朵吾颐。
万事一尊酒,身外复何为。
笑年来,人与我,不相知。
投林已分垂翅,犹劝九天飞。
敢效归乡锦绣,且就盘铃傀儡,终日看儿嬉。
但恐子掀举,谁与话襟期。
五五复五五,二八且重重。
后天先甲如此,满月喜相逢。
一日须倾三百,月小又输一日,不满九千钟。
但愿客常满,莫问海尊空。
赋长篇,赓短韵,剩谈丛。
乱来风日自美,一橘两衰翁。
几见东陵瓜好,又看西邻葵烂,半醉半醒中。
偶得洞宾象,混混起相从。
堪怪两外府,使传载朝缨。
虽云身在江表,都号汉公卿。
莫是才堪世用,莫是有人吹送,中外尔联荣。
天运自消息,龙蠖不关情。
更寻思,谁得失,孰亏成。
潜鱼要向深渺,犹恐太分明。
且愿时清无事,长把书生阁束,归践对床盟。
强似抗尘俗,岁岁上陪京。
尚记春归日,锦绣里江城。
谁推日驭西去,水认故乡痕。
鱼鸟自飞自跃。
红紫谁开谁落。
天运渺无声。
四序镇如此,当当复亭亭。
是何年,修禊事,畅幽情。
竞传元巳天气,别是一般清。
便引郑郊溱洧。
不道孔门沂泗。
大道掌如平。
待挽迷津者,都向此中行。
西山卷残雨,天宇翠眉修。
余霞渐成绮散,楼外月如舟。
漾漾银河垂地,浩浩天风拂枕,吹满一帘秋。
觉我清兴远,归梦到岩幽。
野猿惊,山鸟笑,欲何求。
十年一官黄散,了不到封侯。
自有竹林佳处,满酌*尊贮酒,一醉共浮休。
夔契在廊庙,畎亩不须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