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拟古诗

十五讽诗书。

篇翰靡不通。

弱冠参多士。

飞步游秦宫。

侧覩君子论。

预见古人风。

两说穷舌端。

五车摧笔锋。

羞当白璧贶。

耻受聊城功。

晚节从世务。

乘障远和戎。

解佩袭犀渠。

卷袠奉卢弓。

始愿力不及。

安知今所终。

赏析

作品赏析

  第 361 页[①]讽:背诵。诗书:《诗经》和《尚书》等。翰:笔。这里是泛指各种文章。靡:无。这二句是说十五岁时即会背诵《诗》、《书》,精通文辞。  第 361 页[②]弱冠:古时男子二十岁成人而行冠礼,年刚二十称为弱冠。参:参谒。多士:指众多的达官显宦。  第 361 页[③]飞步:迈着轻快矫健的步伐。秦宫:秦都咸阳的宫殿,这里泛指京城。  第 361 页[④]侧睹:从旁边看到,这是自谦之辞。君子论:指有道德有学问的人的论著。预见:随同他人一道看见。预同“与”,也是自谦之辞。古人风:象古代人那样的品格、风度。这二句是说自己有机会读到了君子的论著,学得了古人那样的道德修养。  第 361 页[⑤]两说(shuì税):两次劝说。这是用《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所载鲁仲连说新垣衍和下聊城的故事。一次是鲁仲连来到赵国,得知魏王使新垣衍说赵尊秦昭王为帝,他就去责问新垣衍,使得新垣衍闭口不敢再言帝秦之事。另一次是燕人攻占了聊城,齐田单反攻聊城数年不下。鲁仲连就写了封书信用箭射入城中,信里分析了燕将的处境,那燕将得书后就自杀了,于是齐复得聊城。穷舌端:使善辩论的人无言答对。舌端,舌尖,指辩才。本《韩诗外传》:“避文士之笔端,避武士之锋端,避辩士之舌端。”五车:形容书多,可装满五车。笔锋:笔尖,指文才。这二句是说其辩才有如鲁仲连,可以使对方理屈辞穷;其学识极渊博,可以摧折文士们的笔锋。  第 361 页[⑥]白壁贶(kuàng况):以白壁相赠。贶,赠送。这用的是庄子或虞卿的故事。据《韩诗外传》记载:楚襄王曾派人以黄金千斤、白壁百双去聘请庄子为相。《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记载:赵孝成王一见虞卿即以黄金百镒、白壁一双相赐。聊城功:指鲁仲连助齐下聊城后,齐欲赐给他官爵,他不受而去。这二句是写功成不受赏,不肯收白璧之赠,又耻于接受官爵。  第 361 页[⑦]晚节:晚年。从:从事。世务:指治国为政。  第 361 页[⑧]乘障:守御边疆。乘,守。障,边塞地带防御敌人入侵的障堡。和戎:原意是出任使臣,和当时边疆少数民族政权去修订盟好。这里是指以武力征服。  第 361 页[⑨]解佩:解下玉佩。佩,古代文官和文士们结在衣带上的饰物。袭:穿。犀渠:兽名,犀牛之属。这里是指犀甲,古时甲胄多用犀皮制成。这句是说弃文从武,脱下文士的服饰,穿上了武将的甲胄。  第 361 页[⑩]卷帙(zhì至):书函,或盛书卷的布囊。古代书为卷轴,盛在布囊之中。奉:承。卢弓:黑色的弓,古代诸侯立大功者天子赐以卢弓、卢矢。这句是说把盛书卷的帙也用来装卢弓了。  第 361 页[11]始愿:最初的志愿。这二句是说自己没有力量实现初愿,只得弃文从武,而从武的结果如何,现在却不得而知。  【说明】  摹拟古人的作品叫拟古。鲍照的《拟古》诗共八首,这里选的是第二首。这首诗主要是仿效阮籍的《咏怀》(“昔时十四五”)和左思的《咏史》(“弱冠弄柔翰”)。  诗的中心思想是叙述个人的志愿和夙愿不遂的慨叹。前半部写自己的才能和理想:少年时熟读诗、书,能写文章,结识显贵,漫游京城。不但看过很多名人论著,具有很高的道德修养,而且还善于论辩,知识渊博。他希望建功立业,然后象庄子、鲁仲连那样不受财货、官爵。后半部写到了晚年不得已而弃文从武,感伤自己早年志愿的不得实现,又忧虑今后的命运。看来诗人是对当时重武轻文的风气有所批判,流露了一种对个人遭遇不满的情绪。--------邓魁英、韩兆琦等《汉魏南北朝诗选注》

诗人简介

鲍照(约415年~466年)南朝宋文学家,与颜延之、谢灵运合称“元嘉三大家”。字明远,汉族,祖籍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西南,辖区包括今江苏涟水,久居建康(今南京)。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 205篇诗文

诗文推荐

真隐道骨坚,能御阴阳寇。

不藉卢扁术,自得乔松寿。

香馥东篱菊,樽余北海酒,裁诗千百篇,年年登衮绣。

乾德之五星,旋于降娄,开文祥兮。

太常之英姿,跨颉历籀,开大荒兮。

游艺之神,{左车右兰}古轹今,奚钟王兮。

维副车之题,在承平时,谨瑟藏兮。

维北宫之玺,施于中兴,传帝皇兮。

维臣其得之,锦弢琼函,绚宸章兮。

利剑不刺鼠,大钓不联鲕。

天昏白日沉,剑决浮云披。

地荡海水摇,钓引九鲸縻。

固其用不常,安得易用为。

当其未效间,是亦铅与铍。

吾非小丈夫,胸中少翘奇。

少年嗜勇黠,跨压百雄低。

两眼皆豚羊,一腹千麃罴。

使气睨群辈,问今当我谁。

四海有守兵,谓予皆耻之。

左手将醢戎,右手期锄夷。

书足记姓名,剑亦弃不治。

不愿当世是,不羞群曹嗤。

曰富贵在我,又何有年时。

块视勒山功,芥拾封侯龟。

一日忽自悟,吾岂虔强儿。

旧闻有六经,条理两可师。

无不至圣人,有学中自隳。

勿遂谓不及,吾由未尝追。

好勇不好道,吾将自诛非,浩乎如有年,茫乎其若思。

望禾如未获,专乎如有期。

夜或不记寝,昼或忘其饥。

不以儒自劫,不以庸自卑。

树而不可拔,山而不可移。

拒之不使杂,磨之不容疵。

孰为古之圣,孰为今之推。

孰远不可到,孰高不可訾。

置易功其难,力险肆自夷。

上自太古先,跂轩而望羲。

下至三代来,尧舜禹汤姬。

周公汲汲劳,仲尼皇皇疲。

轲况比踵游,雄俞磨肩驰。

或示我使向,或导我使随。

或凿我未开,或完我已亏。

或退而我引,或坠而我提。

或辅而我夹,或颠而我支。

或砭我赘疣,或膏我疮痍。

浴我挍我垢,酝我酿我醨。

计昔以较今,悮是而恨迷。

固知於圣贤,实辱再造私。

道远致力多,功大收效迟。

今而所存者,财一毛於皮。

苟曰成不成,我有罪未知。

如夫用不用,敢系天为辞。

若寒馁贫贱,此於我何居。

若夸毁誉訾,此其如予奚。

王君异学者,见我加嗟咨。

叙其念惜心,投以引勉诗。

语爱则然尔,独理似或遗。

辄自讼由来,强答非所宜。

西风处士,例一枝团月,咸平印印。

千古诗宗传不绝,至竟被渠道尽。

雪返香魂,霜吹晓怨,肯受东君聘。

罗浮梦转,兔环知是谁孕。

未说烟雨江南,垂垂青子,须要调金鼎。

愁绝西山明秀处,依旧鹤南飞影。

我白君元,君词我和,各自为长庆。

后来桃李,遥遥别是花信。

鲜民之生,靡瞻匪父。

母氏劬劳,宁不我顾。

兄弟无远,惟予与女。

执子之手,此夕何夕。

我心蕴结兮,嗟予弟行役。

二之日栗烈,飘风发发。

子之清扬,麻衣如雪。

载驰载驱,出宿于干。

揆之以日,体无咎言。

既差我马,远送于野。

敦彼独宿,于林之下。

无衣无褐,不念昔者。

陟彼高冈,或降于阿。

瞻望弗及,独寐晤歌。

展转反侧,不平谓何。

显允君子,洵美且异。

温其如玉,干禄岂弟。

春日载阳,薇亦作止。

睍睆黄鸟,嘤其鸣矣。

挂席泛安流。

细雨斜风到渡头。

万叠云鬟真似画,云州。

自古诗人几个游。

旌旆去悠悠。

别驾无功愧食浮。

却忆五湖烟浪里,扁舟。

第四桥南云水秋。

凡深于诗者皆配焉,亦可使后生兴起。

因作此诗以俟之屈原杜甫两无伦,诗到能愚始入神。

日月争光唯此志,江河不废赖斯人。

西天古佛应分坐,三代遗风可再淳。

欲向空山酬法乳,瓣香独拜泪沾襟。

物华春意尚迟回,赖有东风昼夜催。

寒缒柳腰收未得,暖熏花口噤初开。

[古诗云:口噤不能开。

]欲披云雾联襟去,先喜琼琚入袖来。

久病长斋诗老退,争禁年少洛阳才。

国亡乔木在,鸟鸣自关关。

人随归雁远,春从沙塞还。

怨别惟宫柳,长条复谁攀。

少知雅琴曲。

好听雅琴声。

雅琴不可听。

一听一沾缨。

汉光昔未遇,颇为兄嫂欺。

谁知韩王信,本是屠沽儿。

他时筑将坛,意气帝者师。

中兴屏新莽,长剑诛赤眉。

皇天生一物,大小随其资。

倒令饥与寒,何以生育为。

永言观厥成,圆璧殊方圭。

天意定不尔,变化应须时。

少小弄文翰,把笔能哦诗。

十五学缀文,如茧中抽丝。

青云付达官,十九名新知。

南辕异燕路,鄙笑无挈提。

甘心穷阎中,疏食黄瓜虀区区蠹鱼习。

槁死不可医。

闲斋秉微尚,高视圣者师。

谩言苦如荼,谁信甘如饴。

千古诗坛,苦吟谁得风骚妙。

羡君才调。

一蹴无边徼。

岁岁中秋,喜见朱颜好。

霜蟾皎。

一尊倾倒。

万事秋毫小。

秋声金气流,天空露瀼瀼。

素波合流月,淫淫满庭霜。

遥夜一美人,寒闺自徘徊。

暗法规订凌波,轻飚感鸣珰。

天性赋贞清,动止中矩方。

世无夔夔子,窈窕空英皇。

抱璞如临渊,日入不下堂。

时操弄玉箫,空中来凤凰。

岁月如流星,发变面欲黄。

服玉固雪肤,绝意百两将。

梨山之阳兮有庙煌煌,州人祭享兮酾酒椎羊。

王之未死兮守土此方,王之既死兮州人不志。

建山之峭兮建水之长,建杭之粲兮建茗之香。

州人祷福兮王锡吉禅,魂之来歆兮灵旗央央。

蛇虎遁伏兮松桂芬芳,梨花烨烨兮王之甘棠。

自古诗人兮樵悴异常,王之爵位兮何啬于唐。

此君丘壑姿,不受世炎凉。

那知犹有用,未免斤斧伤。

矫揉加尺度,指绕百鍊刚。

直节甘枕藉,凛气荐冰霜。

纨扇有用舍,杞桮真贼戕。

所用已卑贱,幸升君子堂。

用之苟非人,珪璧污闺房。

君家鸿鹄群,风雨今对床。

故令厕其间,贵贱可两忘。

他时飞雪或不常,烦君拂拭悬虹梁。

除非高士延孺子,无令今年少辰真王。

君从循州来,却向饶州去。

拍天海浪拂日峰,琼尺裁成锦机句。

学诗初学陈後山,霜皮脱尽山骨寒。

近来别具一双明,要蹈唐人最上关。

三春弱柳三秋月,半溪清冰半峰雪。

只今六月无此物,君能唤渠来入笔。

恰则新莺百啭声,忽有寒蛩终夜鸣。

潇湘故人江汉客,为君一夜头尽白。

我欠天公诗债多,霜髭捻尽未偿他。

君怀玉盘金叵罗,合骑天驷超天河。

如何也铸一大错,自古诗人多命薄。

黄茅起烟如黄沙,瘴母照永曼陀花。

广东之游乐复乐,劝君不如早还家。

君不见当年卫武髦且期,尚欲进德形箴规。

又不见潞公堂过九十,精神折冲夸德威。

公今年才六士耳,朱颜绿鬓俨未衰。

便从午桥乐暇佚,宁独不畏二老讥。

恭惟中兴圣明主,焦心劳思抚四夷。

山东河北因戎索,远民日夜思王师。

楼号筹边宜属意,堂名佚老谁敢知。

请赓方叔壮猷雅,第入宣王复古诗。

客从远方来。

赠我鹄文绫。

贮以相思箧。

缄以同心绳。

裁为亲身服。

着以俱寝兴。

别来经年岁。

欢心不同凌。

泻酒置井中。

谁能辨斗升。

合如杯中水。

谁能判淄渑。

我去就他甚易,他来认我良难。

悟时到处是壶天。

古诗寻一句,危坐看香烟。

金玉满堂不守,菁华岁月空迁。

从今饱饭更安眠。

丹经都不看,闲坐一千年。

百尺游丝当绣户。

不系春晖,只系闲愁住。

拾翠归来芳草路。

避人蝴蝶双飞去。

因脸羞眉无意绪。

陌上行人,记得清明否。

消息未来池阁暮。

濛濛一饷梨花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