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沈亚之歌

吴兴才人怨春风,桃花满陌千里红。wú xīng cái rén yuàn chūn fēng,táo huā măn mò qiān lĭ hóng。

紫丝竹断骢马小,家住钱塘东复东。zĭ sī zhú duàn cōng mă xiăo,jiā zhù qián táng dōng fù dōng。

白藤交穿织书笈,短策齐裁如梵夹。bái téng jiāo chuān zhī shū jí,duăn cè qí cái rú fàn jiā。

雄光宝矿献春卿,烟底蓦波乘一叶。xióng guāng băo kuàng xiàn chūn qīng,yān dĭ mò bō chéng yī yè。

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chūn qīng shí cái bái rì xià,zhì zhì huáng jīn jiĕ lóng mă。

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xié jí guī jiāng [zhòng,chóng] rù mén,láo láo shuí shì lián jūn zhĕ。

吾闻壮夫重心骨,古人三走无摧捽。wú wén zhuàng fū [zhòng,chóng] xīn gŭ,gŭ rén sān zŏu wú cuī zú。

请君待旦事长鞭,他日还辕及秋律。qĭng jūn dài dàn shì cháng biān,tā rì huán yuán jí qiū lǜ。

赏析

作品赏析

原序:文人沈亚之,元和七年,以书不中第,返归于吴江。吾悲其行,无钱酒以劳,又感沈之勤请,乃歌一解以送之。 归江:一作归家。壮夫:一作丈夫。-----------------------沈亚之落第将归,长吉以诗慰之。注:1:沈亚之:字下贤。亦学于退之之门。与皇甫湜以文往来。元和十年第进士,终郢州掾。2:以书不中第:言落第之因由也。按,唐贡士之法,有明书者。3:一觧:一章,或一节。4:呉兴才人怨春风:沈亚之,吴兴人。此句言下第时也。5:桃花满陌千里红:言出都也。6:紫丝竹断骢马小:紫丝竹,马鞭也。骢马,马色青白相间者。古乐府:青骢白马紫丝缰。此言落魄也。7:白藤交穿织书笈:书笈,书箱也。谓负箧求师也。8:短策齐裁如梵夹:谓策字工整如梵夹。梵夹,贝叶经也。方扶南云:不古。9:雄光寶矿献春卿:寶矿,金银璞石也。言沈之才学,如寶矿之发雄光也。春卿,春官也;礼部亦曰春卿。10:烟底蓦波乘一叶:蓦波,腾波也。一叶,舟也。11:春卿拾材白日下,掷置黄金解龙马:《周礼》:"马八尺以上为龙。"此言春官取士于白日之下,士之才俊如金马之贵,乃掷置而 觧弃之。拾字妙,见所收皆弃才。12:携笈归江重入门,劳劳谁是怜君者:劳劳,愁伤也。13:吾闻壮夫重心骨:重心骨,以骨气为重也。14:古人三走无摧捽:〈〈史记〉〉:"管仲曰:吾尝三战三走,鲍叔不以我为怯。"15:请君待旦事长鞭:待旦,言明日。事长鞭,挥鞭而归也。16:他日还辕及秋律:还辕,回车。秋律,秋月也。孟秋之月,律中夷则; 仲秋之月,律中南吕; 季秋之月,律中无射。言秋贡也。后 四句,勉之。--------凤尾竹客 撰<李长吉歌诗笺注辑评> ---------

诗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 243篇诗文

诗文推荐

海送晨光出,天收斗柄低。

新安路,人来去。

早潮复晚潮,明日知何处。

潮水无情亦解归,自怜长在新安住。

送千里蟾宫客。

晓云阁雨。

疏梅缀玉,尘尾闻谈吐。

精忠许国,才华扌离锦,尘劳释去。

六印雄图,百川明辩,苏张谁数。

有奇谋欲下,阴山族帐,惟英卫、可接武。

想见临戎丰度。

慨然定、中原疆土。

果惊一坐,折冲遐裔,嘉言循古。

安拊疲民,静摧骄虏,无烦旗鼓。

看功成、入辅中兴,永佐乾坤主。

湖中之山兮波上青,桂飒飒兮雨冥冥。

君归兮春早,满山兮碧草。

晨舂暮汲兮心何求,涧户岩扉兮身自老。

东岭西峰兮同白云,鸡鸣犬吠兮时相闻。

幽芳媚景兮当嘉月,践石扪萝兮恣超忽。

空山寂寂兮颍阳人,旦夕孤云随一身。

无复同趋尺五天,湖山佳处想联翩。

看君挥手谢送者,使我销魂惟黯然。

闪雨不成张祖席,停云空自寄诗篇。

趋势家莫作多时住,闻道东人正可怜。

欲上秋千四体慵,拟教人送又心松,画堂帘幕月明风。

此夜有情谁不极,隔墙梨雪又玲珑,玉容憔悴惹微红。

露冷风清,山空月明。

天际归鸿书梵字,夜深砧杵送秋声。

眼觑不见,耳听不闻。

与君倾尽此时心,莫认山河作眼睛。

五湖大浪如银山,问君西游何当还。

以手抚膺坐长叹,空手无金行路难。

丈夫意有在,吾徒且加餐。

屏风九叠云锦张,千峰如连环。

上有横河断海之浮云,可望不可攀。

飞空结楼台,动影袅窕冲融间。

沛然乘天游,下看尘世悲人寰。

泊舟浔阳郭,去去翔寥廓。

君今幸未成老翁,衰老不复如今乐。

正法眼,绝尘沙。

二三四七,水月空花。

千灯续焰曾间,五叶分披未葩。

君不见卷席百丈,掩耳丹霞。

龙行虎步争孤立,尽同云雨去无涯。

文禅文禅,腾焕吾家。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我嗏今夜为情忙,又那得、工夫送巧。

锦江巨浪连三峡,九陇峰高接五天。

中有导师口生角,眉毛落尽脚跟穿。

击科嘉州石佛眼中火出,惊回陕府铁牛鼻孔生烟。

阿呵呵,莫怨天。

有利无利,不离行市。

伸手缩手,无沈无偏。

酽茶三五碗,意在镬送边。

归念长依落日边,壶浆今见逆新官。

声传已觉讴歌遍,身到前知政令宽。

民病贤人来已暮,时平蜀道本无难。

明年我欲修桑梓,为赏庭前荔子丹。

〈眉州倅厅旧有荔支二株,甚大。

〉主

君侯古循吏,及物如春家,民间自宁一,堂上何从容。

平生眼中人,此尹未易逢。

吏道益可悲,非君吾孰从。

邶诗咏凯风,以成孝子志。

郑人复君母,传称能锡类。

中郎常有怀,生不识所恃。

登朝虽厚禄,当食每忘馈。

念昔鞠育劳。

嗟今出处异。

倚门岂不待,两求终莫致。

乳乌思反哺,哀鸣自垂翅。

百草摇春晖,宁无谢生意。

洒血向穹壤,解组出台寺。

驰驱咸雍郊,历访经行地。

至行感神明,精神通梦寐。

悠悠大道傍,亲息忽相值。

紫绶拜北堂,白头归长嗣。

悲忻叙契阔,恍如隔生事。

四纪世路殊,一朝板舆侍。

兹事昔未有,闻者共惊喟。

帅守为之言,诏趣还官次。

当年二千石,宠名非所利。

仕或便乡关,安用竹符使。

蒲中母家近,自屈为粹贰。

受命慰慈颜,腾装惬归思。

既徇报德心,亦安效官智。

觞以万寿荐,衣成五彩戏。

无复兴寒泉,何须赋大隧。

令人及圣善,孝慈两不匮。

赠言述高风,庶用激忠义。

清光溢。

影转画檐凉入。

风露一天星斗湿。

无云天更碧。

满引送君何惜。

记取吾曹今夕。

目断秋江君到日。

潮来风正急。

解绂朝天,满城桃李繁阴布。

彩舟难驻。

忍听骊歌举。

协赞中兴,圣意方倾注。

从今去。

五云深处。

稳步沙堤路。

晓日日童日龙花露稀。

明光已报敞金扉。

三千彩仗翔鸾舞,数百银袍振鹭飞。

开雉扇,正垂衣。

奏篇初得上彤墀。

胪传绕殿天颜喜,先折东风第一枝。

雷车轞兮电焱熹,孽氛静兮旱魃摧,龙之来兮慰我思。

翠其幢兮羽旗,乘焕{火霍}兮纷躨跜。

龙之去兮盍徐之,蜚雨兮一且再。

室予居兮谷予饥,眷他州之枵橎兮,匪龙其吾曷依。

东阡北陌兮讴而嬉,右湖左海兮夜不扉,林屋之洞兮蟠翠微。

琼餐兮贝宫,云璈兮玉妃。

奠龙居兮无愧,功成兮龙则归,送龙兮陈辞。

溪藻芡兮山有蕨薇,钱吾归兮几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