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满江红·汉水东流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

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

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

尊中酒,堪为别。

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

马革里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作于淳熙四年(1177)。是年春,稼轩由京西路转运判官改官江陵知府(今湖北省江陵县)兼湖北安抚使。据词意,当为送李姓友人去汉中而作。李姓友人生平事迹不详。  赠别勉友。尽洗髭胡膏血,笔起慷慨。颂历史飞将,旨在呼喊现实中的飞将,故上片以“传遗业”作结。换头赋饯别,弹铗作歌,隐然报国无门。以下奋起,“马革”两句,铁血之辞,勉友亦自勉。结以今日友谊,永志勿忘。全篇格调高昂雄放,读之令人鼓舞。  ②“汉水”两句:请以汉水尽洗胡人膏血。意谓勉友立功。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流经湖北,穿武汉市而入长江。髭(zī姿)胡:代指入侵的金兵。髭,唇上的胡子。膏血:指尸污血腥。  ③“人尽说”两句:言友人为李广之后,理当无愧于先人英烈。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善于用兵,作战英勇,屡败匈奴,被匈奴誉为“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王昌龄《出塞》:“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④“破敌”两句:赞美李广用兵神速,通晓兵机。金城:言城之坚,如金铸成。俗谓“固若金汤”。此指敌城。一说,指汉代郡名,李广曾在这一带与匈奴作战。此说也可通,但似与下句“玉帐”对仗不工。雷过耳:即如雷贯耳,极言声名大震。玉帐:主帅军帐的美称。冰生颊:言其谈兵论战明快爽利,辞锋逼人,如齿颊间喷射冰霜。苏轼《浣溪沙》词:“论兵齿颊带风霜。”  ⑤“想王郎”两句:言友人少年从军,继承先祖英雄业绩。王郎:“指三国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他少年时曾避乱荆州(在南宋为江陵府故地),后随曹操西征汉中,作《从军诗》五首。此以王粲喻李姓友人。结发:即束发。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表示成年。《汉书·李广传》谓李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从戎:从军。  ⑥“腰间剑”四句:弹剑作歌,叹报国无门,惟以杯酒,为友饯行。弹铗:敲击剑柄。《战国策·齐策》载,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门下客,初不见重用,曾三次弹铗作歌,以示不满欲去。此加上一个“聊”字,意谓己剑不能杀敌,聊且弹歌而已。尊:酒杯。  ⑦“况故人”两句:谓友人新任重要军职。拥:持,举。汉坛旌(jīng京)节:暗用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事。旌节:旌旗,节仗,代表将帅的身份和权力。  ⑧“马革”两句:激励友人驰骋沙场,休恋儿女情事。马革裹尸:用马皮裹卷尸体。东汉名将马援自请出击匈奴时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见《后汉书·马援传》)后世遂以此语相勉战死沙场。蛾眉伐性:贪恋女色,必将自残生命。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蛾眉,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代指美女。  ⑨“但从今”两句:望友人记住友谊,莫忘知己。楚台:即兰台。故址在今湖北江陵。宋玉《风赋》说,他曾和楚襄王同游兰台,披襟迎风。庾(yǔ雨)楼:一称南楼,在今湖北武昌市。东晋庾亮为荆州刺史时,曾偕部属登斯楼赏月。(《世说新语·容止篇》)王安石《千秋岁引》:“梦台风,庾楼月,宛如昨。”[url=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url]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魂梦断,难寻觅。

前度刘郎,重来访、玄都燕麦。

回首地、暗香销尽,暮云低碧。

啼鸟犹知人怅望,东风不管花狼籍。

又凄凄、红雨夕阳中,空相忆。

繁华梦,浑无迹。

丹青笔,还留得。

恍一枝常见,故园春色。

尘世事多吾欲避,武陵路远谁能觅。

但有山、可隐便须归,栽桃客。

动弦别曲,叶落知秋。

风生大野,水向东流。

一夜繁霜,便染得、乾坤澄寂。

秋满眼、萧萧云树,凄凄风日。

山色偏供羁旅恨,年光肯为英雄息。

只寒花、不减旧时香,天应惜。

官况薄,劳耕织。

诗律在,森戈戟。

更山城容我,清尊瑶瑟。

不是皇家劳结网,姓名底用人间识。

喜使君、时有一笺来,云烟湿。

片花飞后水东流。

无计挽春留。

香小谁栽杜若,梦回依旧扬州。

破瓜年在,娇花艳冶,舞柳纤柔。

莫道刘郎霜鬓,才情未放春休。

十里行歌路欲迷,石桥曲径过龙溪。

村翁底事争相笑,驴背风吹白接?。

绿云凤髻不忄欠盘。

情味胜思酸。

晓色露桃烟杏,空照脸霞丹。

花渐老,径苔闲。

锦斓斑。

怨红一叶,流水东风,好去人间。

红蓼花香夹岸稠。

绿波春水向东流。

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

一杯销尽两眉愁。

访雨寻云,无非是、奇容艳色。

就中有、天真妖丽,自然标格。

恶发姿颜欢喜面,细追想处皆堪惜。

自别后、幽怨与闲愁,成堆积。

鳞鸿阻,无信息。

梦魂断,难寻觅。

尽思量,休又怎生休得。

谁恁多情凭向道,纵来相见且相忆。

便不成、常遣似如今,轻抛掷。

万紫千红,都不似、玉奴一白。

三数萼、有冰霜操,无脂粉色。

长共竹君松友伴,岂容蝶使蜂媒入。

似惠和、伊任与夷清,兼三德。

能洁己,能娱客。

成子后,调羹役。

更岁寒风味,时然后出。

春浅吹回羌管寸,夜阑吟费花笺尺。

炯使星、两两月黄昏,真诗伯。

双崖若争妍,秀色日相射。

游人夸水东,挥榜渡清泻。

潺潺溪边风,五月自潇洒。

中流望南北,河汉自天下。

嗟予水乡客,尘土困蹈藉。

江湖久怀归,无地税征驾。

临流动长想,照影久悲咤。

沧洲倘有归。

功业付高谢。

饤饾残花,也随分、红红白白。

缘底事,春才好处,又成轻别。

芳草凄迷归路远,子规更叫黄昏月。

倚阑干、触处是浓愁,凭谁说。

我不厌,尊箓挈。

君莫放,笙歌彻。

自河南丞相,有兹宾客。

一笑何曾千古换,半醺便觉乾坤窄。

怕转头、天际望归舟,江山隔。

沈侯销瘦。

八咏新题就。

惆怅酒醒兼梦后。

带眼如何复旧。

几时一叶兰舟。

画桡鸦轧东流。

新市小桥西畔,有人长倚妆楼。

小小华堂,朱阑外、乱山如簇。

更云中仙掌,一峰高矗。

南极老人呈瑞处,丙丁躔次光相烛。

又谁知、堂上有闲人,无拘束。

宾朋至,须歌曲。

风月好,纷丝竹,都不管、世间是非荣辱。

屈指如今侪辈少,几人老后能知足。

问此身、何地寄生涯,唯松菊。

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

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

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

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

燕舞倦,莺吟毕。

春肯住,才明日。

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

童子舞雩浑怅望,吾人提笔谁飘逸。

记去年,修竹暮天寒,无踪迹。

秋意冷然,对宇宙、一尊相属。

君看取、都无凝滞,天机纯熟。

水拍池塘鸿雁聚,露浓庭畹芝兰馥。

笑何曾、一事上眉头,萦心曲。

兴不浅,船明玉。

人更健,巾横幅。

问人间底处,升沉迟速。

气压暗岩虹半吐,眼明平楚云相逐。

但年年、屈指问西风,_新_。

风引舟来,恰趁得、东楼嘉集。

正满眼、轻红重碧,照筵浮席。

更是姓黄人作守,重新墨妙亭遗迹。

对暮天、疏雨话乡情,更筹急。

嗟世眼,迷朱碧。

矜气势,才呼吸。

彼蔡章安在,千年黄笔。

腐鼠那能鹓凤吓,怒蜩未信冥鹏翼。

与史君、酌酒酹兴亡,浇今昔。

波声拍枕长淮晓。

隙月窥人小。

无情汴水自东流。

只载一船离恨、向西州。

竹溪花浦曾同醉。

酒味多於泪。

谁教风鉴在尘埃。

酝造一场烦恼、送人来。

登黄楼,望黄州,黄州望不见,楼下水东流。

水流何可留,浮云更悠悠。

伤心泽畔客,憔悴楚兰秋。

斗帐高眠,寒窗静、潇潇雨意。

南楼近、更移三鼓,漏传一水。

点点不离杨柳外,声声只在芭蕉里。

也不管、滴破故乡心,愁人耳。

无似有,游丝细。

聚复散,真珠碎。

天应分付与,别离滋味。

破我一床蝴蝶梦,输他双枕鸳鸯睡。

向此际、别有好思量,人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