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满江红·汉水东流

汉水东流,都洗尽、髭胡膏血。

人尽说、君家飞将,旧时英烈。

破敌金城雷过耳,谈兵玉帐冰生颊。

想王郎、结发赋从戎,传遗业。

腰间剑,聊弹铗。

尊中酒,堪为别。

况故人新拥,汉坛旌节。

马革里尸当自誓,蛾眉伐性休重说。

但从今、记取楚楼风,裴台月。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①作于淳熙四年(1177)。是年春,稼轩由京西路转运判官改官江陵知府(今湖北省江陵县)兼湖北安抚使。据词意,当为送李姓友人去汉中而作。李姓友人生平事迹不详。  赠别勉友。尽洗髭胡膏血,笔起慷慨。颂历史飞将,旨在呼喊现实中的飞将,故上片以“传遗业”作结。换头赋饯别,弹铗作歌,隐然报国无门。以下奋起,“马革”两句,铁血之辞,勉友亦自勉。结以今日友谊,永志勿忘。全篇格调高昂雄放,读之令人鼓舞。  ②“汉水”两句:请以汉水尽洗胡人膏血。意谓勉友立功。汉水:长江支流,源出陕西,流经湖北,穿武汉市而入长江。髭(zī姿)胡:代指入侵的金兵。髭,唇上的胡子。膏血:指尸污血腥。  ③“人尽说”两句:言友人为李广之后,理当无愧于先人英烈。飞将:指西汉名将李广。他善于用兵,作战英勇,屡败匈奴,被匈奴誉为“飞将军”(《史记·李将军列传》)。王昌龄《出塞》:“但使卢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④“破敌”两句:赞美李广用兵神速,通晓兵机。金城:言城之坚,如金铸成。俗谓“固若金汤”。此指敌城。一说,指汉代郡名,李广曾在这一带与匈奴作战。此说也可通,但似与下句“玉帐”对仗不工。雷过耳:即如雷贯耳,极言声名大震。玉帐:主帅军帐的美称。冰生颊:言其谈兵论战明快爽利,辞锋逼人,如齿颊间喷射冰霜。苏轼《浣溪沙》词:“论兵齿颊带风霜。”  ⑤“想王郎”两句:言友人少年从军,继承先祖英雄业绩。王郎:“指三国时建安七子之一的王粲。他少年时曾避乱荆州(在南宋为江陵府故地),后随曹操西征汉中,作《从军诗》五首。此以王粲喻李姓友人。结发:即束发。古代男子二十岁束发,表示成年。《汉书·李广传》谓李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馀战”。从戎:从军。  ⑥“腰间剑”四句:弹剑作歌,叹报国无门,惟以杯酒,为友饯行。弹铗:敲击剑柄。《战国策·齐策》载,齐人冯谖为孟尝君门下客,初不见重用,曾三次弹铗作歌,以示不满欲去。此加上一个“聊”字,意谓己剑不能杀敌,聊且弹歌而已。尊:酒杯。  ⑦“况故人”两句:谓友人新任重要军职。拥:持,举。汉坛旌(jīng京)节:暗用刘邦筑坛拜韩信为大将事。旌节:旌旗,节仗,代表将帅的身份和权力。  ⑧“马革”两句:激励友人驰骋沙场,休恋儿女情事。马革裹尸:用马皮裹卷尸体。东汉名将马援自请出击匈奴时说:“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何能卧床上在儿女子手中耶!”(见《后汉书·马援传》)后世遂以此语相勉战死沙场。蛾眉伐性:贪恋女色,必将自残生命。枚乘《七发》:“皓齿蛾眉,命曰伐性之斧。”蛾眉,女子修长而美丽的眉毛,代指美女。  ⑨“但从今”两句:望友人记住友谊,莫忘知己。楚台:即兰台。故址在今湖北江陵。宋玉《风赋》说,他曾和楚襄王同游兰台,披襟迎风。庾(yǔ雨)楼:一称南楼,在今湖北武昌市。东晋庾亮为荆州刺史时,曾偕部属登斯楼赏月。(《世说新语·容止篇》)王安石《千秋岁引》:“梦台风,庾楼月,宛如昨。”[url=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url]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

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

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

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

山鸟,林花发。

玉杯冷,秋云滑。

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

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

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

苒苒飞云横画阑。

黄昏烟雨满江干。

小梅香浅不禁寒。

楼上风轻帘不卷,酒红销尽昼妆残。

玉人斜拈一枝看。

火云影裡一叶落,玉鉴光中便见秋。

一任秋来又秋去,大江依旧向东流。

无变易,有来由。

塞鸿何处,白鹭沧洲。

数声渔笛烟村晚,狼籍断霞闲钓舟。

晓傍苍崖,滴寒露、研朱点易。

五十四卦为归姝,惟幽人吉。

彼美人兮春上下,如吾徒者山南北。

辨一生、坚壁卧烟霞,诗无敌。

人间世,胶中漆。

功名事,刀头蜜。

放乾坤醉眼,看朱成碧。

曾共梅花相尔汝,尽教雪后无消息。

莫怕寒、容易嫁东风,春狼藉。

红蓼花香夹岸稠。

绿波春水向东流。

小船轻舫好追游。

渔父酒醒重拨棹,鸳鸯飞去却回头。

一杯销尽两眉愁。

双崖若争妍,秀色日相射。

游人夸水东,挥榜渡清泻。

潺潺溪边风,五月自潇洒。

中流望南北,河汉自天下。

嗟予水乡客,尘土困蹈藉。

江湖久怀归,无地税征驾。

临流动长想,照影久悲咤。

沧洲倘有归。

功业付高谢。

魂梦断,难寻觅。

御兵戈刀,斧不能斫。

经大劫水,火不能著。

姊夫小舅有来由,佛面猪头何处求。

二百年来龟岭下,三山依旧水东流。

仙郎心似长江阔。

妾意如、波间明月。

相随定、一带向东流,共宴乐、无时暂歇。

长生只在长欢悦。

除此外、总应虚设。

笙歌里、身住几何年,十字儿、头边下撇。

两峡崭岩,问谁占、清风旧筑。

更满眼、云来鸟去,涧红山绿。

世上无人供笑傲,门前有客休迎肃。

怕凄凉、无物伴君时,多栽竹。

风采妙,凝冰玉。

诗句好,余膏馥。

叹只今人物,一夔应足。

人似秋鸿无定住,事如飞弹须圆熟。

笑君侯、陪酒又陪歌,阳春曲。

雨涩风悭,双溪閟、几曾洋溢。

长长是、非霞散绮,岫云凝碧。

修禊欢游今不讲,流觞故事何从觅。

待它时、水到却寻盟,筹输一。

燕舞倦,莺吟毕。

春肯住,才明日。

池塘波绿皱,小荷争出。

童子舞雩浑怅望,吾人提笔谁飘逸。

记去年,修竹暮天寒,无踪迹。

秋意冷然,对宇宙、一尊相属。

君看取、都无凝滞,天机纯熟。

水拍池塘鸿雁聚,露浓庭畹芝兰馥。

笑何曾、一事上眉头,萦心曲。

兴不浅,船明玉。

人更健,巾横幅。

问人间底处,升沉迟速。

气压暗岩虹半吐,眼明平楚云相逐。

但年年、屈指问西风,_新_。

一派秋声,年年向、初寒时节。

早又是、半天惊籁,满庭鸣叶。

几处捣残深院日,谁家敲落高楼月。

道声声、总是玉关情,情何切。

斗云起,偏激烈。

随风去,还幽咽。

正归鸿帘幕,栖鸦城阙。

闺阁幽人千里思,江湖旋客经年别。

当此时、寂寞倚阑干,成愁结。

沈侯销瘦。

八咏新题就。

惆怅酒醒兼梦后。

带眼如何复旧。

几时一叶兰舟。

画桡鸦轧东流。

新市小桥西畔,有人长倚妆楼。

动弦别曲,叶落知秋。

风生大野,水向东流。

一笑相携,且休管、兔升乌坠。

那更是,可人宾客,未饶崔李。

金叵罗中__莹,玉玲珑畔歌珠缀。

望湖光、一片浸韶光,真双美。

云彩襞,能纤细。

云絮聚,能黏腻。

料出山归岫,等闲间尔。

碧沚风流人去后,石窗景物春深里。

算邯郸、客梦几惊残,炊犹未。

孤松郁涧底,老柏生石罅。

斗州汉水曲,着此健别驾,审固外体直,为仁正如射。

万事春冰融,所贵过者化。

雷园阳关酒,葵药纷娅姹。

加餐时寄书,相望无几舍。

谁把秋香,偏著意、植根姑射。

尘土外、鲜鲜元有,可人容质。

日久渐随芜共没,岁寒还与松同洁。

傲新霜、还有两三枝,天应惜。

巾自漉,醅微白。

人已老,欢犹昔。

爱此花不负,渊明清节。

醉里不知人世换,悠然独倚西风立。

问一中、时复慰穷途,何如泣。

大堤二三月,垂杨千万把。

上枝堪藏鸦,下根堪系马。

藏鸦系马晚楼边,沉水香焚清酒传。

红霞宛宛歌声外,汉水团团明镜前。

夜饮朝眠欢不足,秋去春来芳草绿。

只知郎橐尽黄金,不道妾颜销白玉。

江有方洲岸有沙,牙樯丝缆各天涯。

钗横花困惊残梦,不信行人不忆家。

乍雨还晴,正轻暖轻寒帘幕。

时怅望、故人烟水,鹭翻鸥落。

老去可堪离恨结,新来转觉吟情薄。

况等闲、客里送年华,成挥霍。

天一顾,西南角。

人万里,风埃阔。

笑长卿归蜀,锦衣徒著。

不是等闲螳臂怒,也休刚道鸡声恶。

但千年、往事误平凉,今番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