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独居

苔根跨阶发,白雨满四帘。

春眠懒下枕,日午谁开帘。

浮尘裹酒榼,馁虫镂书籤。

荣荣岂不欲,非义固所嫌。

诗人简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34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往年糊口谋升斗。

朱墨尘埃沾两袖。

黄粱梦断始归来,依旧琴书当左右。

而今藏取持螯手。

林下独居闲散又。

问之何以得长年,寡欲少思安老朽。

光阴输与闲人手。

屈指穷冬又初九。

风雪拥柴关,竹外一枝梅秀。

醅翁熟,似笑渊明止酒。

溪山旧约吾无负。

便结无情岁寒友。

民味尽醇?,掩鼻向伊慵嗅。

蓬茅底,有手何妨且袖。

皇都春早,正媚景霁色,融和时候。

宿霭初收,祥烟新布,桃李满林惟绣。

挺生圣朝哲辅,风采独居人右。

世希有,看陈思名族,平阳革裔。

眷厚知已久,近辅名藩,符竹频分剖。

一节趋朝,神京作镇,高掩昔年贤守。

芝检异恩才下,玉笋清班须簉。

寿龄远,与湖册同永,松椿同寿。

暧暧白日。

引曜西倾。

啾啾鸡雀。

羣飞赴楹。

皎皎明月。

煌煌列星。

严霜凄怆。

飞雪覆庭。

寂寂独居。

寥寥空室。

飘飘帷帐。

荧荧华烛。

尔不是居。

帷帐何施。

尔不是照。

华烛何为。

建节清三边,扬旗定五岭。

百代夸功勋,朝夕恋光景。

万再争春晴,谁免秋露冷。

荣枯各有时,昼短苦夜永。

达人当芬华,无异镜中影。

饥虎不令怒,狂象不令骋。

扰扰黄埃中,殷勤然虚室静。

荡妻怨独守。

卢姬伤独居。

瑟上调弦落。

机中织素余。

自羞泪无燥。

翻觉梦成虚。

复嗟长信阁。

寂寂往来疎。

张子官于福昌,块灰独居,无与为友。

宾客不至,遗朋失旧。

经时闭门,终日钳口。

出无与游,居无与就。

谁同我食,谁酌我酒。

归守妻孥,出对厮走。

驾言出游,田童野叟。

气否莫交,情包不剖。

塞聪蔽明,盘足袖手。

披书阅简,眩目疲肘。

厌然成痼,不可针灸。

于是张子,涤虑除烦,披庭扫堂,枕手而眠。

恍若有遇,有神降焉。

曰我实哀汝,独无友朋。

我有教告,子乎我听。

凡世之人,百愚一贤。

古昔所叹,非独今然。

得贤与朋,善固无俪。

贤不可得,将愚与比。

友贤实难,幸然后值。

不幸友愚,与无孰利。

谄笑倾辟,韬情晦实。

测心献计,因隙投策。

口是腹非,面歌背泣。

友若此者,实繁孔多。

曷若不见,目清耳和。

我复告子,真友之实。

尔遵我言,友胡有竭。

人物虽殊,可友同焉。

赐尔以友,其名曰山。

居汝左右,在汝北焉。

端不汝去,澹兮绝言。

春丽夏繁,秋疏冬瘦。

霞雾融明,风驰雨骤。

孤楫横奔,牢屯巧镂。

傲岸轩昂,清华润秀。

对食临眠,排堂入牖。

效技汝前,虽劳不疚。

山有佳泉,多灌尔囿。

历石悬空,泠泠清漱。

如闻妙音,濯烦浴垢。

不犹愈乎卑议庸读,过耳增懑,入心善烦者乎。

山有修竹,汝园是植。

静丽明鲜,端虚正直。

如彼正人,扬言发色。

微风散碧,宵月镂白。

不犹愈乎市儿尘颜,敧眉鼓吻,佞笑浮言,工为媚悦,善佞曲拳者乎。

山有乔木,耸立而峙。

端无媚姿,若对正士。

障雨蔽暍,千人所芘。

微飚披拂,吹奏竽籁。

不犹愈乎蠕蠕鼠辈,女黠儿娇,奴趋妾拜者乎。

山有好鸟,清喉丽羽。

引啸长鸣,群呼迭语。

夜管风弦,哀簧怨柱。

不犹愈乎巷歌里舞,促缩跳梁,颠妖淫污,父子不施,弃礼忘数者乎。

如前实繁,言胡可殚。

汝与之乐,右攀左援。

曷为孑孑,寤寐嗟叹。

张子再拜,受言永怀。

解累亡忧,心通志开。

高山岩岩,流水潺潺。

竹茂木翘,鸟鸣琅然。

如前夷齐,而后闵颜。

吾何为乎,浩然其间。

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

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

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斤,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

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亲幸。

其辞曰:夫何一佳人兮,步逍遥以自虞。

魂逾佚而不反兮,形枯槁而独居。

言我朝往而暮来兮,饮食乐而忘人。

心慊移而不省故兮,交得意而相亲。

伊予志之慢愚兮,怀贞悫之懽心。

愿赐问而自进兮,得尚君之玉音。

奉虚言而望诚兮,期城南之离宫。

修薄具而自设兮,君曾不肯乎幸临。

廓独潜而专精兮,天漂漂而疾风。

登兰台而遥望兮,神怳怳而外淫。

浮云郁而四塞兮,天窈窈而昼阴。

雷殷殷而响起兮,声象君之车音。

飘风回而起闺兮,举帷幄之襜襜。

桂树交而相纷兮,芳酷烈之訚訚。

孔雀集而相存兮,玄猨啸而长吟。

翡翠胁翼而来萃兮,鸾凤翔而北南。

心凭噫而不舒兮,邪气壮而攻中。

下兰台而周览兮,步从容于深宫。

正殿块以造天兮,郁并起而穹崇。

间徙倚于东厢兮,观夫靡靡而无穷。

挤玉户以撼金铺兮,声噌吰而似钟音。

刻木兰以为榱兮,饰文杏以为梁。

罗丰茸之游树兮,离楼梧而相撑。

施瑰木之欂栌兮,委参差以槺梁。

时仿佛以物类兮,象积石之将将。

五色炫以相曜兮,烂耀耀而成光。

致错石之瓴甓兮,象瑇瑁之文章。

张罗绮之幔帷兮,垂楚组之连纲。

抚柱楣以从容兮,览曲台之央央。

白鹤噭以哀号兮,孤雌跱于枯杨。

日黄昏而望绝兮,怅独托于空堂。

悬明月以自照兮,徂清夜于洞房。

援雅琴以变调兮,奏愁思之不可长。

案流徵以却转兮,声幼妙而复扬。

贯历览其中操兮,意慷慨而自卬。

左右悲而垂泪兮,涕流离而从横。

舒息悒而增欷兮,蹝履起而彷徨。

揄长袂以自翳兮,数昔日之諐殃。

无面目之可显兮,遂颓思而就床。

抟芬若以为枕兮,席荃兰而茝香。

忽寝寐而梦想兮,魄若君之在旁。

惕寤觉而无见兮,魂迋迋若有亡。

众鸡鸣而愁予兮,起视月之精光。

观众星之行列兮,毕昴出于东方。

望中庭之蔼蔼兮,若季秋之降霜。

夜曼曼其若岁兮,怀郁郁其不可再更。

澹偃蹇而待曙兮,荒亭亭而复明。

妾人窃自悲兮,究年岁而不敢忘。

我心随月光,写君庭中央。

——孟郊月光有时晦,我心安所忘。

——韩愈常恐金石契,断为相思肠。

——孟郊平生无百岁,岐路有四方。

——韩愈四方各异俗,适异非所将。

——孟郊驽蹄顾挫秣,逸翮遗稻粱。

——韩愈时危抱独沈,道泰怀同翔。

——孟郊独居久寂默,相顾聊慨慷。

——韩愈慨慷丈夫志,可以曜锋铓。

——孟郊蘧宁知卷舒,孔颜识行藏。

——韩愈殷鉴谅不远,佩兰永芬芳。

——孟郊苟无夫子听,谁使知音扬。

——韩愈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

日有食之,亦孔之丑。

彼月而微,此日而微;

今此下民,亦孔之哀。

日月告凶,不用其行。

四国无政,不用其良。

彼月而食,则维其常;

此日而食,于何不臧。

烨烨震电,不宁不令。

百川沸腾,山冢崒崩。

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哀今之人,胡憯莫惩?

皇父卿士,番维司徒。

家伯维宰,仲允膳夫。

棸子内史,蹶维趣马。

楀维师氏,醘妻煽方处。

抑此皇父,岂曰不时?

胡为我作,不即我谋?

彻我墙屋,田卒污莱。

曰予不戕,礼则然矣。

皇父孔圣,作都于向。

择三有事,亶侯多藏。

不慭遗一老,俾守我王。

择有车马,以居徂向。

黾勉从事,不敢告劳。

无罪无辜,谗口嚣嚣。

下民之孽,匪降自天。

噂沓背憎,职竞由人。

悠悠我里,亦孔之痗。

四方有羡,我独居忧。

民莫不逸,我独不敢休。

天命不彻,我不敢效我友自逸。

客难东方朔曰:“苏秦、张仪一当万乘之主,而身都卿相之位,泽及后世。

今子大夫修先王之术,慕圣人之义,讽诵诗书百家之言,不可胜记,著于竹帛;

唇腐齿落,服膺而不可释,好学乐道之效,明白甚矣;

自以为智能海内无双,则可谓博闻辩智矣。

然悉力尽忠,以事圣帝,旷日持久,积数十年,官不过侍郎,位不过执戟。

意者尚有遗行邪?

同胞之徒,无所容居,其故何也?

”东方先生喟然长息,仰而应之曰:“是故非子之所能备。

彼一时也,此一时也,岂可同哉?

夫苏秦、张仪之时,周室大坏,诸侯不朝,力政争权,相擒以兵,并为十二国,未有雌雄。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故说得行焉。

身处尊位,珍宝充内,外有仓麋,泽及后世,子孙长享。

今则不然:圣帝德流,天下震慑,诸侯宾服,连四海之外以为带,安于覆盂;

天下平均,合为一家,动发举事,犹运之掌,贤与不肖何以异哉?

遵天之道,顺地之理,物无不得其所;

故绥之则安,动之则苦;

尊之则为将,卑之则为虏;

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

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虽欲尽节效情,安知前后?

夫天地之大,士民之众,竭精驰说,并进辐凑者,不可胜数;

悉力慕之,困于衣食,或失门户。

使苏秦、张仪与仆并生于今之世,曾不得掌故,安敢望侍郎乎!

传曰:‘天下无害,虽有圣人,无所施才;

上下和同,虽有贤者,无所立功。

’故曰:时异事异。

“虽然,安可以不务修身乎哉!

《诗》曰:‘鼓钟于宫,声闻于外。

’‘鹤鸣九皋,声闻于天’。

苟能修身,何患不荣!

太公体行仁义,七十有二,乃设用于文武,得信厥说。

封于齐,七百岁而不绝。

此士所以日夜孳孳,修学敏行,而不敢怠也。

譬若鹡鸰,飞且鸣矣。

传曰:‘天不为人之恶寒而辍其冬,地不为人之恶险而辍其广,君子不为小人之匈匈而易其行。

’‘天有常度,地有常形,君子有常行;

君子道其常,小人计其功。

”诗云:‘礼义之不愆,何恤人之言?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冕而前旒,所以蔽明;

黈纩充耳,所以塞聪。

明有所不见,聪有所不闻,举大德,赦小过,无求备于一人之义也。

枉而直之,使自得之;

优而柔之,使自求之;

揆而度之,使自索之。

盖圣人之教化如此,欲其自得之;

自得之,则敏且广矣。

“今世之处士,时虽不用,块然无徒,廓然独居;

上观许山,下察接舆;

计同范蠡,忠合子胥;

天下和平,与义相扶,寡偶少徒,固其宜也。

子何疑于予哉?

若大燕之用乐毅,秦之任李斯,郦食其之下齐,说行如流,曲从如环;

所欲必得,功若丘山;

海内定,国家安;

是遇其时者也,子又何怪之邪?

语曰:‘以管窥天,以蠡测海,以筵撞钟,’岂能通其条贯,考其文理,发其音声哉?

犹是观之,譬由鼱鼩之袭狗,孤豚之咋虎,至则靡耳,何功之有?

今以下愚而非处士,虽欲勿困,固不得已,此适足以明其不知权变,而终惑于大道也。

我所思兮在医闾,欲往从之路崎岖。

凄凄霜露临丘墟,鹿场町疃依吾庐。

妻兮抱子愁独居,昨闻边关飞羽书。

胡儿杀人如匹雏,将军敛兵不敢驱。

思之不见心踌蹰。

寒山道,无人到。

若能行,称十号。

有蝉鸣,无鸦噪。

黄叶落,白云扫。

石磊磊,山隩隩.我独居,名善导。

子细看,何相好。

寒山寒,冰锁石。

藏山青,现雪白。

日出照,一时释。

从兹暖,养老客。

我居山,勿人识。

白云中,常寂寂。

寒山深,称我心。

纯白石,勿黄金。

泉声响,抚伯琴。

有子期,辨此音。

重岩中,足清风。

扇不摇,凉冷通。

明月照,白云笼。

独自坐,一老翁。

寒山子,长如是。

独自居,不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