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野趣亭

晚唐多处士,林亭足娱嬉。

吾乡盛儒冠,何园可栖迟。

负者有不能,富者有不为。

我穷不出门,出门复坐驰。

此事我所叹,无地容蛟螭。

闻君筑小亭,幽怀正在兹。

况复扁野趣,未见已伸眉。

示我野趣诗一轴,邀我共赋野趣诗。

我思其义浸宏阔,操笔引纸频嗟咨。

古今何人得野趣,野趣不许凡人窥。

见君所赋我已会,赋我所见君勿嗤。

请从大庭栗陆葛天起,一片野趣无高卑。

居不县金石,出不建旄旗。

衣不纷龙凤,食不罗鼎彝。

人家忘贫亦忘富,邻里何盛仍何衰。

苍颜白发各自足,山围水绕忘所之。

尧舜礼乐民始慕,汤武干戈民始疑。

穷奢极侈到秦汉,沉酣骨髓终陈隋。

遂令举世不复野,村夫俚妇争夸毗。

我观宇宙间,野趣元不移。

散殊零落遍处处,收拾聚集当时时。

多年如客弃不采,一朝有主来如斯。

君看上下数千载,不多古迹存余基。

乃知作者岂俗士,后有继者须英奇。

地野背城市,屋野堆茅茨。

草野没荒径,竹野成疏篱。

春野暗桑柘,绿叶一尺肥。

秋野明稼穑,紫穗三尺垂。

禽野不在笼,鱼野不在池。

公卿幸不到,鸡犬亦自如。

使我头得野,散发迎凉颸。

使我脚得野,赤脚濯寒漪。

炉野燃生薪,器野执素瓷。

行野晚老鹤,坐野蹲孤罴。

语野从已出,笑野非他随。

一盂野饭既不缺,一杯野菜尤相宜。

一樽野酒罕俦侣,只可自饭还逢酾。

善恶吾不言,祸福吾不为。

黜陟吾不闻,理乱吾不知。

一野万事野,其野不可追。

天地不能野,不合文理争峨巍。

日月不能野,不合照耀光陆离。

昆仑瀛洲不能野,不合琳琅金碧相撑枝。

不知此心孰赋与,一块太朴元不亏。

野於万象不可饰,野於万事不可医。

君不见荷锄历山岂非野,后来袗衣鼓琴大风雅。

荷锄有莘岂非野,后来相汤鸣条金鼓从天下。

荷锄南阳岂非野,要与管仲作同社。

荷锄栗里岂非野,要作荆轲何如者。

嗟此四野人,野趣不获真。

嗟予有趣趣,山水长相亲。

动与麋鹿游,静与木石邻。

北方久已失天讨,周王愤起如有神。

羽林铁骑疾风雨,赤帜皂纛摩星辰。

千金日费岂所惮,旱蛇六翼又足颦。

安得邦伯皆结辈,磊落参错急保民。

我有五色线,补衮衮可新。

我有五色石,补天天可春。

野诗不中贵人读,野画不入贵人目。

朝廷不用野人来,自有野云相伴宿。

诗人简介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 292篇诗文

诗文推荐

玲珑类丹槛。

苕亭似玄阙。

对凤悬清冰。

垂御览作乘。

龙挂明月。

照粉拂红妆。

插花理云发。

玉颜徒自见。

常畏君情歇。

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

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古木郁沉沉,祠亭相衮临。

雷驱山外响,云结日边阴。

◇霂来初合,依微势稍深。

土膏潜动◇,野气欲成霖。

陇上连云色,田间击壤音。

明光应奏瑞,黄屋正焦心。

帝邑三川美,离宫万瓦森。

废沟鸣故苑,红蘤发青林。

南亩犹须劝,余春尚可寻。

应容後车客,时作洛生吟。

旗亭谁唱渭城诗。

酒盈卮。

两相思。

万古垂杨,都是折残枝。

旧见青山青似染,缘底事,澹无姿。

情缘不到木肠儿。

鬓成丝。

更须辞。

只恨芙蓉,秋露洗胭脂。

为问世间离别泪,何日是,滴休时。

林下路,水边亭。

凉吹水面散馀酲。

小藤床、随意横。

暗记得、旧时经。

翠荷闹雨做秋声。

恁时节、不怕听。

订馆成来三十年,主人头白与扶颠。

已诛荐莽开瓜圃,更剪茭芦浚藕田。

竹下鸣琴长忆鹤,花边酿酒拟留仙。

今知恼都无用,修短随缘一任天。

水阁池亭自有凉。

喜喜蓬头。

达达根由。

永永誓不贪求。

渐渐归于正觉,申申燕处优游。

万万尘缘识破,专专志做持修。

遇遇风仙传口诀,疑疑涤尽更何搜。

灿灿不昏幽。

玉玉金光结,心心愿做渡人舟。

累累功成行满,真真去访瀛洲

野亭正在溪山际。

溪泻寒声山滴翠。

望君不见奈君何,好景满前谁与对。

尽心王事君应瘁。

暂息可能无少遂。

天开酒禁已多时,却甚不来同一

五杂组,旗亭客。

往复还,城南陌。

不得已,天涯谪。

草草池亭宴。

又何须、珠_络臂,琵琶遮面。

宾主一时词翰手,倏忽龙蛇满案。

传写处、尘飞莺啭。

但得时平鱼稻熟,这腐儒、不用青精饭。

阴雾扫,霁华见。

使君偿了丰年愿。

便从今、也无敲扑,也无厨传。

试拂笼纱看壁记,几个标名渠观。

想九牧、闻风争羡。

此老饱知民疾苦,早归来、载笔薰风殿。

诗有讽,赋无劝。

枫林凋晚叶,关河迥,楚客惨将归。

望一川暝霭,雁声哀怨,半规凉月,人影参差。

酒醒后,泪花销凤蜡,风幕卷金泥。

砧杵韵高,唤回残梦,绮罗香减,牵起余悲。

亭皋分襟地,难拚处、偏是掩面牵衣。

何况怨怀长结,重见无期。

想寄恨书中,银钩空满,断肠声里,玉筋还垂。

多少暗愁密意,唯有天知。

秋尽江南叶未凋。

晚云高。

青山隐隐水迢迢。

接亭皋。

二十四桥明月夜,弭兰桡。

玉人何处教吹箫。

可怜宵。

夸说洪都,西滕王阁,北豫章台。

对雨帘半卷,江横如旧,沟亭敧压,梯上无媒。

但有江山,更无豪杰,拔脚风尘外一杯。

题千墨,须杜陵老手,太白天才。

力能笔走风雷。

人道是闽乡老万回。

把崇天普地,层胸荡出,横今竖古,信手拈来。

使翰墨场,著伏波老,上马犹堪矍铄哉。

今耄矣,独莼鲈在梦,泉石萦怀。

当时曾见,上苑东风暖。

今岁却相逢,向烟村、亭边驿畔。

垂鞭立马,一晌黯无言,江南信,寿阳人,怅望成断肠。

琼妆雪缀,满野空零乱。

谁是倚阑干,更那堪、胡笳羌管。

疏枝残蕊,犹懒不娇春,水清浅,月黄昏,冷淡从来惯。

渺渺长汀远壑,萧萧雨叶风枝。

几回临水送将归。

客里暗添憔悴。

门枕数峰滴翠,舟横几度涟漪。

绿秧深处惊于飞。

愈觉田园有味。

高文虎,称伶俐。

万苦千辛,作个放生亭记。

後头没一句说著朝廷,尽把师归美。

这老子忒无廉耻。

不知润笔能几。

夏王说不是商王,只怕伏生是你。

朝野清风五十年,更留政绩与民传。

全家只饮东阳水,自古无如太守贤。

手把耕犁农业劝,足投庠校士风迁。

弗容惠爱终三载,倍使罢穷恋二天。

来暮井闾存昔讼,去思亭观有新篇,倾城幼艾方遮道,尽日旌麾不得前。

尘土想趋层阙下,梦魂犹忆两溪边。

吾君正欲登耆哲,未放收身到地仙。

相遇会心友,目击契金兰。

登天游雾莫逆,鸡黍不相干。

常记岩岩亭下,俯瞰茫茫沧海,挥尘笑谈间。

霞卷镇阳北,云隐鹤山颜。

岁华迁,人事革,忽盟寒。

芒鞋藜杖犹在,唯忆扣玄关。

但愿心圆如月,表里虚凝澄澈,密密运枢环。

一点迥无别,千里共同看。

清晨读君碑,如到徐亭下。

灵境犹缥缈,仙风已潇洒。

亭虽人为之,洞是天开者。

化工不自了,待子辟蓁野。

徐君神骨不埃尘,疏眉秀目方青春。

穷追屡束寇贼手,幽讨却作烟霞人。

当年远祖尝浮海,采药仙山竟何在。

君今复探山中奇,潭潭六室世未知。

呜呼安得此亭此洞在吾乡,庐岳自此增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