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杏花

蓓蕾枝梢血点乾,粉红腮颊露春寒。

不禁烟雨轻欺着,只好亭台爱惜看。

隈柳帝桃斜欲坠,等莺期蝶猛成团。

京师巷陌新晴后,卖得风流更一端。

诗人简介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一说杭州钱塘)。幼时刻苦好学,通晓经史百家。书载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趋荣利。长大后,曾漫游江淮间,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常驾小舟遍游西湖诸寺庙,与高僧诗友相往还。每逢客至,叫门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作诗随就随弃,从不留存。1028年(天圣六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丧尽礼。宋仁宗赐谥“和靖先生”。► 325篇诗文

诗文推荐

梨花风骨杏花妆。

枝上蝶纷蜂闹。

几树杏花残了。

幽鸟亦多情,片片衔归芳草。

休扫。

休扫。

管甚落英还好。

画堂帘幕香风细。

郁郁南阳佳气。

欢传吉梦占蛇虺。

此日还当一岁。

华筵外、初随彩戏。

早已似、文姬聪慧。

伫看色动门阑喜。

便有乘龙佳婿。

鸲鹆鸲鹆,众皆如漆,尔独如玉。

鸲之鹆之,众皆蓬蒿下,尔自三山来。

三山处子下人间,绰约不妆冰雪颜。

仙鸟随飞来掌上。

来掌上,时拂拭。

人心鸟意自无猜,玉指霜毛本同色。

有时一去凌苍苍,朝游汗漫暮玉堂。

巫峡雨中飞暂湿,杏花林里过来香。

日夕依仁全羽翼,空欲衔环非报德。

岂不及阿母之家青鸟儿,汉宫来往传消息。

闰二月十有五,灵山有语今分付。

心洞十方,通今贯古。

途路未归人,朝朝复暮暮。

不醉桃花村,定入杏花坞。

何如相唤复相呼,飞来峰下喫茶去。

白纻春衫杨柳鞭。

碧蹄骄马杏花鞯。

落英飞絮冶游天。

南陌风吹舞榭,东城凉月照歌筵。

赏心多是酒中仙。

残雪林塘春意浅。

倚碧玉、阑干日晚。

天涯五色明如翦。

上有新蟾占断。

从别后、水遥山远。

倩说与、天台刘阮。

方壶只有梅花伴。

不似桃花庭院。

乍凉淅淅风生幕。

人独在、朱栏翠阁。

吹箫信杳炉香薄。

眉上新愁又觉。

从前事、拟将拚却。

梦不断、花梢柳萼。

一杯睡起谁同酌。

斜日阴阴转角。

风韶雨润催花候。

叹春恨、年年常有。

桃蹊杏陌相期久。

一为东君试手。

匆匆去、那人信否。

襟泪渍、粉香依旧。

单衣煮酒重来后。

好与看承人瘦。

鼓报黄昏禽影歇。

单衣犹未试,觉寒怯。

尘生锦瑟可曾阅。

人去也,闲过好时节。

对景复愁绝。

东风吹不散,鬓边雪。

些儿心事对谁说。

眠不得,一枕杏花月。

花凝露湿燕脂透。

是彩笔、丹青染就。

粉绡帕入班姬手。

舒卷清寒时候。

春禽静、来窥晴昼。

问冷落、芳心知否。

不愁院宇东风骤。

日日娇红如旧。

老来驹隙駸駸度。

筭只合、狂歌醉舞。

金杯到手君休诉。

看著春光又暮。

谁为倩、柳条系住。

且莫遣、城笳催去。

残红转眼无寻处。

尽属蜂房燕户。

香团娇小。

拍拍春铄和。

一树铅华春事了。

消甚珠围翠绕。

生经闹簇枯枝。

只愁吹破胭脂。

说与东风知道,杏花不看开时。

老来驹隙骎骎度。

算只合、狂歌醉舞。

金杯到手君休诉。

看著春光又暮。

谁为倩、柳条系住。

且莫遣、城笳催去。

残红转眼无寻处。

尽属蜂房燕户。

悬玉微风度曲,熏炉熟水留香。

相思夜夜郁金堂。

两点春山枕上。

杨柳宜春别院,杏花宋玉邻墙。

天涯春色断人肠。

更是高城晚望。

杏花微露春犹浅。

春浅愁浓愁送远。

山拖馀翠断行踪,细雨疏烟迷望眼。

暮云浓处轻吹散。

往事时时心上见。

不禁慵瘦倚东风,燕子双双花片片。

禁烟禁火禁心猿。

真息调来永永绵。

云水不游芳草径,身心岂著杏花天。

为人勿作坟中鬼,学我能修物外仙。

异日大丹成九转,腾空何必打秋

镂冰翦玉工夫费。

做六出、飞花乱坠,舞风情态谁相似。

算只有、江梅可比。

极目处、_瑶万里。

海天阔、清寒似水。

从教高卷珠帘起。

看三白、年丰瑞气。

海棠开后,红雨洒江濆。

春风路,窥杏非,剪葵榛。

十三、杨柳女儿腰,东风舞。

云外月,风前絮。

情与恨,长如许。

想绮窗今夜,为谁凝伫。

洛浦梦回留佩客,秦楼声断吹箫侣。

正黄昏时候杏花寒,帘纤雨。

杏花时候。

庭下双梅瘦。

天上流霞凝碧袖。

起舞与君为寿。

两桥风月同来。

东堂且没尘埃。

烟艇何时重理,更凭风月相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