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西江月 梅花

玉骨那愁瘴雾,冰姿自有仙风。

海仙时遣探芳丛。

倒挂绿毛么凤。

(么 同:幺)素面翻嫌粉涴,洗妆不褪唇红。

高情已逐晓云空。

不与梨花同梦。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注释】 ①瘴雾:南方山林中的湿热之气。 ②倒挂绿毛:似鹦鹉而小的珍禽。 ③幺风:鸟名,即桐花凤。 ④涴:沾污。 ⑤“不与”句:苏轼自注:“诗人王昌龄,梦中作梅花诗。” 【评解】 此词据《耆旧续闻》、《野客丛书》记载,乃苏轼为悼念死于岭外的歌妓朝云而作。词中所写岭外梅花玉骨冰姿,素面唇红,高情逐云,不与梨花同梦,自有一种风情幽致。 【集评】杨慎《词品》:古今梅词,以东坡此首为第一。 俞陛云《唐五代两宋词选释》:《冷斋夜话》谓东坡在惠州作《梅花》时,时侍儿名朝云者,新亡,“其寓意为朝云作也”。--引自惠淇源《婉约词》这首词明为咏梅,暗为悼亡,是苏轼为悼念毅然随自己贬谪岭南惠州的侍妄朝云而作。词中所描写的惠州梅花,实为朝云美丽的姿容和高洁的人品的化身。词的上阕写惠州梅花的风姿 、神韵。起首两句,突兀而起,说惠州的梅花生长在瘴疠之乡,却不怕瘴气的侵袭 ,是因这它有冰雪般的肌体 、神仙般的风致 。接下来两句说它的仙姿艳态 ,引起了海仙的羡爱 ,海仙经常派遣使者来到花丛中探望;这个使者,原来是倒挂在树上的绿毛小鸟(状如幺凤 )。以上数句,传神地勾勒出岭南梅花超尘脱俗的风韵。下阕追写梅花的形貌。“素面常嫌粉涴”,岭南梅天然洁白的容貌,是不屑于用铅粉来妆饰的;施了铅粉,反而掩盖了它的自然美容。岭南的梅花,花叶四周皆红,即使梅花谢了(洗妆),而梅叶仍有红色(不褪唇红 ),称得上是绚丽多姿,大可游目骋情。面对着这种美景的东坡,却另有怀抱:“高情已逐晓云空,不与梨花同梦 ”。东坡慨叹爱梅的高尚情操已随着晓云而成空无,已不再梦见梅花,不象王昌龄梦见梨花云那样做同一类的梦了。句中“梨花”即“梨花云”,“云”字承前“晓云”而来。晓与朝叠韵同义,这句里的“晓云 ”,可以认为是朝云的代称,透露出这首词的主旨所在。这首咏梅词空灵蕴藉,言近旨远,给人以深深的遐思。词虽咏梅,实有寄托,其中蕴有对朝云的一往情深和无限思恋。作者既以人拟花,又借比喻以花拟人,无论是写人还是写花都妙在得其神韵。张贵《词源》论及咏物词时指出 :“体物稍真 ,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 ,则晦而不明。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一段意思 ,全在结句,斯为绝妙。”以这一标准来衡量此词,可以窥见其高超的艺术技巧。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又送鹏程轩翥,几看驹隙推移。

多端时事只天知。

不饮沉忧如醉。

白首已甘蓬艾,苍生正倚丞疑。

楚台风转一帆吹。

朝列问君来未。

当此朱炎火日,恨无玉骨冰肌。

问来思欲动凉B659。

宝D64E荷君相遗。

如铁又添颜甲,报琼难续声诗。

愿言长在奉扬时。

似恁团F45F到底。

月魄光通四海,龙阳气满三田。

一声雷动震山川。

迸出飞光闪电。

法雨常加有道,慈云广布无边。

此时方显太平年。

遂我一生本愿。

堪叹离门坎户。

须邻甲地庚途。

暗中拍手笑相呼。

款款合和一处。

既把金阙锁住。

白羊队队成珠。

西江月里玉蟾孤。

朗照长生路。

欲继许君庞老,扪心自忖须知。

同心同德做修持。

稍有相霞远离。

三个不如两个,两人谈是谈非。

孤云野鹤任东西。

岂有纤毫萦系。

丹是色身至宝,炼成变化无穷。

更于性上究真宗。

决了死生妙用。

不待他身后世,现前获福神通。

自从龙虎著斯功。

尔后谁能继踵。

楼上佳人楚楚,天边皓月徐徐。

呼童忙为卷暇须。

试问中情几句。

圆少却因底事,缺多毕竟何如。

嫦娥无语谩踌躇。

飞过画栏西去。

杖上一瓢春酝,匣中三尺**。

眉间宝鉴镇妖邪。

坐守更深半夜。

金鼎烧成白雪,玉炉炼就黄芽。

丹光潋滟泛琼华。

天地氤氲相射。

豆蔻梢头年纪,芙蓉水上精神。

幼云娇玉两眉春。

京洛当时风韵。

金缕深深劝客,雕梁蔌蔌飞尘。

主人从得董双成。

应忘瑶池宴饮。

天上仙无懵懂,人间性有顽愚。

门中有幸看经书。

性性堂堂开悟。

达理真明妙有,观空体合虚无。

慧通灵宝证元初。

谁解无文不度。

箫玉和鸣云里,彩衣娱舞风前。

好从龟鹤同长年。

看取蟠桃结遍。

事业都随分定,儿孙也靠心传。

隐耕窗下腹便便。

相去神仙不远。

若将花卉论行藏。

盍在凌烟阁上。

思邈方书去失,休文老病来攻。

新年筋力太龙钟。

腰似铁猫儿重。

雅拜怎生搢笏,徐行也要扶筇。

田翁邀饮不能从。

难伴诸公上雍。

远风江急潮来晚。

晚来潮急江风远。

横岸断山青。

青山断岸横。

寄书无雁系。

系雁无书寄。

归梦只江西。

西江只梦归。

钱影何曾过眼,笔头那肯亏心。

系门瘦马影沈沈。

夜柝不惊春枕。

一去轻如蕉梦,三乡都是棠阴。

等闲换取印黄金。

催上云程新任。

悟了莫求寂灭,随缘只接群迷。

寻常邪见及提携。

方便指归实际。

五眼三身四智,六度万行修齐。

圆光一颗好摩尼。

利物兼能自利。

学道腥膻不戒,明知断了慈悲。

五辛爽口欲滋基。

怎比米精麦髓。

二物包藏秀气。

吾门啖素相宜。

修持功行稍相亏。

怎得长生久视。

尽被家缘担阁,都因业障兰遮。

离微孰举正兼邪。

背了灵尝道话。

云绽家家儿月。

时来处处开花。

睛童深入翠烟霞。

引至长春不夜。

一笠一蓑堪倚靠。

波光曲岸垂钩钓。

**浮卮自频告。

高吟笑。

尽教人道渔家傲。

独弄无弦琴一操。

个中始觉知音少。

江月盈山空相照。

谁登晃。

蟾宫唯我亲曾到。

物里存亡有限,人生光景无多。

不禁两曜急销磨。

枉恁争人竞我。

见解明如龟镜,从渠辩若悬河。

到头无计避阎罗。

着甚枝梧得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