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女色无定美赠卿材

女色无定美,宠至美则多。

士才无定称,用显称已过。

长字小家子,粲粲秋池荷。

性慧不觉耻,母怜不加诃。

出户一囊麝,见人双眼波。

情动笑难止,语娇音屡讹。

都人口如沸,观者踵相摩。

因缘幸充选,恩泽成偏颇。

少费万金珠,一呼千绮罗。

佯愁惨白日,猛唾倾天河。

东邻有贤女,春绿涵脩蛾。

花艳不裁翦,玉光无切磋。

自小固闻礼,藏头岂知他。

亲戚尚未见,媒官当奈何。

过时谁访问,生世就蹉跎。

岂不有配偶,市里或山阿。

岂不有奉养,春{左食右喜}与机梭。

列女不得传,乐府无人歌。

容华日衰落,涕泣坐滂沱。

富贵易脩饰,贫贱多笑呵。

柳下无仲尼,小官终灭磨。

进退在勇决,迟疑两皆蹉。

退当事奇伟,夙驾追雄轲。

进当取势位,健笔为干戈。

胡然守一节,独自埋随和。

诗人简介

李觏(1009—1059),字泰伯,号盱江先生,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重要的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改革家,他生当北宋中期“积贫积弱”之世,虽出身寒微,但能刻苦自励、奋发向学、勤于著述,以求康国济民。他俊辩能文,举茂才异等不中,讲学自给,来学者常数十百人。李觏博学通识,尤长于礼。他不拘泥于汉、唐诸儒的旧说,敢于抒发己见,推理经义,成为 “一时儒宗”。今存《直讲李先生文集》三十七卷,有《外集》三卷附后。为纪念李觏,资溪县建有泰伯公园,塑有李觏雕像,李觏纪念馆正在建设之中。► 341篇诗文

诗文推荐

前村酒美无钱换,怪底金龟不击腰。

有口宁食薇,有身宁衣褐。

居然观八荒,独立招皓月。

清风亦知人,萧萧动幽樾

娉婷娜袅。

红落东风青子小。

妙舞逶迤。

拍误周郎却未知。

花前月底。

谁唤分司狂御史。

欲语还休。

唤不回头莫著羞。

山城驿近。

又报寒梅传驿信。

远水孤村。

月下何人与断魂。

幽芳在手。

花木无情那得瘦。

似此天真。

好赠东阳姓沈人。

日向南窗犹睡。

疏篁外、柴门从闭。

蓦有人来,轻轻敲户,才是转身慵起。

正浓美。

一味黑甜,问人间、甚物堪比。

除是沉沉烂醉。

忘惊悸、又忘乘坠。

乘也不知,坠也不知,齐生死、一同天地。

这些意味。

悟难知

灵应堂中一羽衣,衡山来此住多时,因来佛榻终朝卧,醉后敲门半夜归。

留客屡尝教买酒,向人长自说吟诗。

开轩略种闲花木,此外悬知少是非。

一明玄理,二曜交宫。

三才四象究穷。

通五彩霞光,来往清雨ㄨㄨ。

六欲七情涤尽,八衢流、运转回风。

九窍内,十分颠倒,显现真功。

十极晴空虚白,九重门开阐,金玉重重。

八色琉璃洞里,卧虎眠龙。

七宝花开六出,五方中、四位归宗。

三光照,二仪相从,一个神翁。

周官人,家豪富。

长安通检,最为上户。

十年间、兴放心何如,无札锥去处。

叹利名,不坚固。

使我灰心,转生开悟。

行大道、一志无移,

休要寻龙寻虎,不须搜姹搜婴。

勿劳讲论汞铅精。

尽是虚名惑恁。

只要心中清静。

无为便是功成。

慈悲相助气神凝。

如此神仙有准。

五祀之本,百货何极。

道著开闢,惠周动植。

国崇美彀,民资力樯。

奠献惟寅,神灵来格。

百寻竿上掷身难。

柯山讷相丑形模,以相获妍如子都。

每将气色较官簿,初若搏影终探符。

刘公实,升提刑,丘宗卿,加龙图。

就中两说最称验,余耳所逮非人诬。

汎言心事依劝戒,多假名器烦邀呼。

君门九重远万里,求者争道分荣枯。

一身暂寄百骸聚,楦彼朱紫谁头颅。

子其惜术无浪许,恐负西山之饥夫。

长光居尊,盛容有灯。

文王事亲,万国归美。

朝会之则,邦家之纪。

受福于天,克昭隆礼。

锁香亭榭。

花艳烘春曾卜夜。

空想芳游。

不到秋凉不信愁。

酒迟歌缓。

月色平分窗一半。

谁伴孤吟。

手擘黄花碎却心。

鸣茄叠鼓催双桨。

扁舟稳泛桃花浪。

别泪洒东风。

前欢如梦中。

梦魂无定据。

不到相逢处。

纵使梦相逢。

香闺岂解同。

许负眼,祢衡口。

巧言甘,莠言丑。

何先生,听仔细。

未到蓬头,且梳丫髻。

亦未至、求乞残馀,待悟来许你。

得定慧,入初地。

凭仗无染无著,无为活计。

心清净、通妙通玄,

玉纤半露。

香檀低应鼍鼓。

逸调响穿空,云不度。

情几许。

看两眉碧聚。

为谁诉。

听敲冰戛玉。

恨云怨雨。

声声总在愁处。

放杯未举。

倾坐惊相顾。

应也肠千缕。

人欲去。

更画檐细雨。

朝游游层城。

夕息旋直庐。

迅雷中霄激。

惊电光夜舒。

玄云拖朱阁。

振风薄绮疏。

丰注溢修霤。

潢潦浸阶除。

停阴结不解。

通衢化为渠。

沈稼湮梁颍。

流民泝荆徐。

眷言怀桑梓。

无乃将为鱼。

一志孤清守道。

十地遍生芝草。

百行谨行持,千日炼成真宝。

真宝。

真宝。

万劫容光转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