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太平风景是京华,白马黄衫七宝车。

寒食斗鸡归去晚,院门新月印梨花。

诗人简介

陈继儒(1558~1639)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字仲醇,号眉公、麋公。华亭(今上海松江)人。诸生,年二十九,隐居小昆山,后居东佘山,杜门著述,工诗善文,书法苏、米,兼能绘事,屡奉诏征用,皆以疾辞。擅墨梅、山水,画梅多册页小幅,自然随意,意态萧疏。论画倡导文人画,持南北宗论,重视画家的修养,赞同书画同源。有《梅花册》、《云山卷》等传世。著有《妮古录》、《陈眉公全集》、《小窗幽记》。► 18篇诗文

诗文推荐

千戈万槊拥篦篱,九日清樽岂复持。

(是日南都敕使按兵。

)官事无穷何日了,菊花有信不吾欺。

逍遥琼馆真堪羡,取次尘缨未可縻。

迨此暇时须痛饮,他年长剑拄君颐。

君家相国旧元勋,凛凛中丞继后尘。

谈笑二年同幕府,风流一倍愈它人。

南都去后少佳客,西洛归来多老臣。

我亦宦游无久意,它年松竹许相邻。

洛水留人一向干,雪泥溢路十分寒。

送行我岂无樽酒,多难君知久鲜欢。

回首只应怜老病,凌风争看试轻翰。

到家定见嵩阳老,问我衰迟未解官。

〈司马君实提举嵩山崇福宫。

南都石黛扫晴山。

衣薄耐朝寒。

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

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

女子勿言弱,男儿何必强。

君看张夫人,身举十五丧。

头上脱笄珥,箧中斥襦裳。

筑坟连丘山,松柏郁苍苍。

亲戚不为助,涕泣感道傍。

昔有王氏老,身为尚书郎。

亲死弃不葬,簪裾日翱翔。

白骨委庐陵,宦游在岐阳。

一旦有丈夫,轩轩类佯狂。

相面识心腹,开口言灾祥。

嗟汝平生事,不了令谁当。

汝身暖丝绵,汝口甘稻粱。

衣食未尝废,此事乃可忘。

一言中肝心,投身拜其床。

傍人漫不知,相视空茫茫。

终言汝不悛,物理久必偿。

儿女病手足,相随就沦亡。

鄙夫本愚悍,过耳风吹墙。

明年及前期,长子忧骭疡。

一麾守巴峡,双柩还故乡。

弱息虽仅存,蹒跚亦非良。

谁言天地宽,纲目固自张。

古事远不信,近事世所详。

企张非求福,祸败当惩王。

〈嘉祐末年,李士宁言,王君事于右扶风,其报甚速。

张夫人,南都人,孔推官常甫作诗言其贤,邀余同作,并言李生事,或足以警世云。

〉主

-葱佳气蔼南都,共识强华赤伏符。

地纪已占江渡马,天心定见屋流鸟。

符佑战,九河溢,砥柱植兮。

珪確竞,天地昏,清风涤兮。

大中之道,关百圣而不熄兮。

用之不失其时,公独得兮。

公笔之不倚,而字这不泐兮。

公意之不偏,而态之不迫兮。

我观此书,公心尚可觌兮。

丝管闹南湖,湖上醉游时晚。

独看小桥官柳,泪无言偷满。

坐中谁唱解愁辞,红妆劝金盏。

物是奈人非是,负东风心眼。

兰桡环城数叠。

雾雨侵帘箔。

翠竹交苍树,幽鸟声声如答。

苇岸游绿鸭。

暮山合,天际浓云罨,水周币。

提携一醉,浊贤清圣欢洽。

瀛洲美景,尽道东南都压。

今日愁颜回笑颊。

飞_。

且将萱草归插。

尚书郎晋陵李公,秉性直而和,少従道士得养生法,未五十,去嗜欲,老而不衰,为南都通守。

其西堂北牖下,池生菖蒲,开花三四,芬馥可爱。

以书占之曰:“此寿考之祥也。

”因名其堂曰“寿花”,而余为作诗记之。

石上菖蒲十二节,仙人服之好颜色。

根如蟠龙不可得,叶中开花谁复识。

夫子自少读道书,年未五十嗜欲除。

河流通天非辘轳,下入金鼎融为珠。

一醉斗酒心自如,鬼物窥觇惊睢盱。

菖蒲花开寿之符,白发变黑颜如朱。

它年三茆访君庐,拍手笑我言不虚。

昔元城、一生清峭,南都高卧坚壁。

留耕便是元城样,何肯枉吾寻尺。

曾直笔。

说社稷安危,屡叩龙墀额。

明时逐客。

却惠顾丹山,来持翠节,对此一湾碧。

澄清暇,无奈登临有癖。

梅山时访仙迹。

神仙偏喜公心事,一见莞然前席。

间不得。

有先见著龟,消得君王忆。

天阍不隔。

要济险孤舟,支倾一柱,公外向谁觅。

词付之盈盈娇女似罗敷。

湘江明月珠。

起来绾髻又重梳。

弄妆仍学书。

歌调态,舞工夫。

湖南都不如。

它年未压白髭须。

同舟归五湖。

春寒未定。

是欲近清明,雨斜风横。

深闭朱门,尽日柳摇金井。

年光自趁飞花紧。

奈幽人、雪添双鬓。

谢山携妓,黄垆贳酒,旧愁慵整。

念壮节、漂零未稳。

负九江风笛,五湖烟艇。

起舞悲歌,泪眼自看清影。

新莺又向愁时听。

把人间、如梦深省。

旧溪鹤在,寻云弄水,是事休问。

雨足谁言春麦短,城坚不怕秋涛卷。

日长惟有睡相宜,半脱纱巾落纨扇。

芳草不锄当户长,珍禽独下无人见。

觉来身世都是梦,坐久枕痕犹著面。

城西忽报故人来,急扫风轩炊麦饭。

(徐州所出。

)伏波论兵初矍铄,中散谈仙更清远。

南都従事亦学道,不恤肠空夸脑满。

问羊他日到金华,应许相将游阆苑。

(黄初平之兄,寻其弟于金华山。

曾唱牡丹留客饮,明年何处相逢。

忽惊鹊起落悟桐。

绿荷多少恨,回首背西风。

莫叹今宵身是客,一尊未晓犹同。

此身应以去来鸿。

江湖春水阔,归梦故园中。

海上石桥馀折栋,大舶记君过铁瓮。

东行万里若乘空,老蜃辰鲸应入鞚。

波摇风卷卧不起,免教髀肉鞍磨痛。

归来过我话艰苦,惊汗津津尚流汞。

海涯风物旧图,错落天吴兼紫凤。

至今想象隔人世,往往风涛吹昼梦。

长沙欲往压飞楫,幸有千兵作迎送。

文章清逸世少比,科第峥嵘声自重。

远行屡屈众所叹,出祖谁攀车欲动。

明朝鼓角背王城,莫听单于吹晓弄。

子雍奉使三韩,辙时在南都,见其往返,故此诗言之。

卯君来处,与眉州仙子,依稀同日。

一自前朝龚蔡后,颇觉壶山岑寂。

谁料端平,继居遗补,复有斯人出。

幅巾林下,姓名玉座长忆。

须信谄语尤甘,忠言最苦,橄榄何如蜜。

诸老萧疏星欲晓,留取南都铁壁。

洛社自佳,镜湖虽好,莫问君王乞。

年年岁岁,大家同做真率。

黄山叶县连墙居,谢公席上对摴蒱。

双鬟女弟如桃李,早许归我舍中雏。

平生同忧共安乐,岁晚相看青云衢。

去年樽酒辇毂下,各喜身为反哺乌。

城头归乌尾毕逋,春寒啄雪送行车。

解佩我无明月珠,折柳不对千里驹。

念君胸中极了了,作吏办事犹诗书。

浊酒挽人作年少,关防心地亦时须。

郧乡县古民少讼,但问自己不关渠。

登临一笑双白发,宜城冻笋供行厨。

人生此乐他事无,行李道出汉南都。

寄声诸谢今何如,谢公书堂迷竹坞。

手种竹今青青否,我思谢公泪成雨,属公去洒穰下土。

我从夷门来,送君金陵去。

野馆离筵春昼晴,杨花茫茫几千树。

风吹乱扑金樽飞,行人且解碧罗衣。

鸣筝送酒劝君醉,明日出门知者稀。

醉骑黄鹄,飞下红云岛。

铁笛吹寒洞天晓。

被人间识破,惹起虚名,惊宇宙,一笑天高月小。

仙槎人去后,殿上班头,除却洪崖总年少。

看天香袖里,散作东风,吹不断、海北天南都到。

试容我、从游五陵间,便吹入苍寒,一蓑烟钓。

南都石黛扫晴山。

衣薄耐朝寒。

一夕东风,海棠花谢,楼上卷帘看。

而今丽日明如洗,南陌暖雕鞍。

旧赏园林,喜无风雨,春鸟报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