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见石柱立,知是招提址。
莲宇已燹荡,土墙何迤逦。
淡淡远天色,梅花带寒雨。
溪回竹树交,风吹鸟雀起。
日暮湖波深,苍茫白云里。
门前碧浪家家海,树上青山寺寺云。
锦镜浓妆十样花,练拖寒瀑挂苍崖。
无宾主句全机露,见得分明眼著砂。
依亡妙尽,犹隔天涯。
夺取黄梅无底钵,且教卢老去担柴。
去一得三,添六成四。
有口无舌,有眼无鼻。
写得十成,以何为是。
挂在大目溪头,恰似守桥土寺。
御史题诗处,山深草木雄。
一番青烧雨,十里锦帆风。
婆饼林间语,山茶叶上红。
明朝入于越。
吟咏与谁同。
白圭无玷,顽石点砂。
转关一拶,佛祖仇雠。
咦,咬猪狗汉转风流。
蕊珠宫里三千女。
滴粉为春尘不住。
月华冷处欲迎人,七里香风生满路。
一枝谁寄长安去。
想得韶光能几许。
醉翁满眼玉玲珑,直到烟空云尽处。
五峰路上,双涧寺前。
藏头露面,抚背拍肩。
举笔欲题题不得,断崖千仞锁寒烟。
世有学人无数,愚痴妄意如麻。
铅汞错认结为砂。
运火欲觅黄芽。
千日虎劳心力,人人尽破其家。
真铅似火本无瑕。
将凤砍比狂鸦。
冤有头,债有主,撞破砂盆眼卓竖。
不是佛,不是祖,太白峰前只如许。
房州通判许安世,以书遗余言:“吾州有异人,常戴三朵花,莫知其姓名,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
能作诗,皆神仙意。
又能自写真,人有得之者。
”许欲以一本见惠,乃为作此诗。
学道无成鬓已华,不劳千劫漫烝砂。
归来且看一宿觉,未暇远寻三朵花。
两手欲遮瓶里雀,四条深怕井中蛇。
画图要识先生面,识问房陵好事家。
崇梵僧,崇梵僧,秋归覆釜春不还。
落花啼鸟纷纷乱,涧户山窗寂寂闲。
峡里谁知有人事,郡中遥望空云山。
问既一般,答说相似。
饭里有砂,泥中有刺。
王哲心怀好道,害风意要离家。
攀缘悉去似团砂。
不怕妻儿咒骂。
好对清风明月,宁论海角天涯。
来来往往跨云霞。
此个逍遥无价。
金石丝竹难以类乎声,碧云清风难以同其调。
玉光幽洁,花信融通。
妙在月无外,岂堕空假中。
张生伏笔,何处形容。
此是适庵老子之常淮,肯与能诗画者同。
藉藉流芳灵苑寺,眇然千古仰高踪。
豚鱼自物耳,犹可孚以信。
疑心一芥我,相靡而相刃。
君看易中孚,义取说而异虚心窃贯理,可不精体认。
来从第九天,橘社系归船。
借问翠峰路,谁参雪窦禅应真庭下木,说法井中泉。
公案新翻出,诸方一任传。
二妙诗情仆命骚,驱万象入甄陶。
三休亭上频回首,八节滩中稳着篙。
巢幕只应怜乳燕,戴山谁复笑灵鳌。
也知廊庙须公等,宁羡华堂数仞高。
至哉厚德,陟配天长。
沈潜刚克,广大无疆。
资生万物,神化含章。
同和八变,神灵郊祥。
雪中佳士集,同倚寺楼看。
晁荡迷沧海。
空明迫广寒。
重城和气浃,万井语声欢。
瑞接三冬白,忧宽一寸丹。
渔船寻剡曲,战马渡桑乾。
天意俱悭与,无氈分冷官。
破砂盆,漏灯盏。
死偷心,灭正眼。
近之则愈远,亲之则愈疏。
瞻之在前,忽然在后。
全明全暗,双放双收。
番复看来,当甚热大。
是则也是,只如进前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