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

维衡屹南荒,作镇自开辟。

蟠根结地厚,面势倚空碧。

陂陀数州境,高下相接迹。

麓山乃其趾,神秀固未极。

定王十里城,处长上见山色。

知谁长在眼,嗟此尘中客。

观风君独暇,延纳到几席。

得句恍忘言,寄兴渺今昔。

自君之东来,民瘼极探索。

仁言彻九关,宁惧虎豹厄。

诹询遍南亩,民肥吾则瘠。

筑亭一舒啸,逮此百忧隙。

看山傥不愧,隐几亦聊适。

寄语后来者,此意当无斁。

赏析

作品赏析

【原题】:广汉黄仲秉即转运使治之东作亭扁以楚翠盖取杜陵所谓楚岫千峰翠者属客赋诗

诗人简介

张栻是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著名理学家和教育家,湖湘学派集大成者。与朱熹、吕祖谦齐名,时称“东南三贤”。官至右文殿修撰。著有《南轩集》。► 5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满公种松何太痴,急景尚作千年期。

安得雷风一夜拔千尺,与汝同看龙蛇舞月时。

画以有声著,诗以无声名。

有声者道祖之所已知,无声者道祖之所欲为而未能者也。

鸳鸯未老头先白。

有甚因缘难测。

说破自然会得。

盖为贪迷色。

人还省悟溪山蓦。

物外专修道德。

清净神仙法则。

得住蓬莱宅。

紫岩高兮,上摩穹窿。

雨露润泽,风云会同。

表宋宗臣,礼泰智崇。

皇以昭之,简在帝衷。

一径叉分,三亭鼎峙,小园别是清幽。

曲阑低槛,春色四时留。

怪石参差卧虎,长松偃蹇拿虬。

携筇晚,风来万里,冷撼一天秋。

优游。

销永昼,琴尊左右,宾主风流。

且偷闲,不妨身在南州。

故国归帆隐隐,西崑往事悠悠。

都休问,金钗十二,满酌听轻讴。

咸阳宫阙天下壮,五更卫士传鸡唱,重门洞开銮驾出,回中更在云霄上。

云霄一路蟠青冥,车声隐辚驰雷霆。

宓妃穿仗王母下,何必轩皇居大庭。

君王游幸无终极,万年尽是欢娱日。

文成已死方不雠,茂陵松柏秋萧瑟。

前时布谷鸣,早种不入土。

翻然变阴沴,两旬作淫雨。

半夜水囓堤,一决不及御。

贫民无灯火,下应酬已没股。

晓登树杪呼,出没见屋膂。

舟车或幸灾,桂玉岂易煮。

天数苟有定,民患谁适与。

我穷一席地,此忧岂暇汝。

为汝愁天公,闭户不欲语。

高山如高人,可仰不可亵。

山中老锄犁,山前走车辙。

终日对孱颜,如目不见睫。

高人与高山,千里风期接。

妙思入青冥,毫端寄明灭。

况复簿领中,见此寒岌页。

悠然境意会,刍豢端自悦。

手板亦何为,趋势走背汗浃。

从渠且倒持,吾自支吾颊。

事上官当以主。

溢美而言,是谓私徇。

唐君果何人,面临是此于宝晋。

予盖于是三叹,则前朝之得士,而未暇及笔法之神隽也。

万叠青山拔空起,一道长江清澈底。

隔岸苍茫不见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庐五老蓬莱山,沧洲白鹭烟波间。

随风客棹任来去,落日樵歌自往还。

绝涧孤亭倚烟树,仿佛天台石桥路。

欲访群仙跨鹤游。

宁乘五马专城去。

雨过棠阴满路蹊,春深草色连庭砌。

穷帘蔀屋有惸独,待尔重临慰客饥。

触烟入溪口,岸岸唯柽栎。

其中尽碧流,十里不通屐。

出林山始转,绝径缘峭壁。

把藤借行势,侧足凭石脉。

gS牙断行处,光滑猿猱迹。

忽然风景异,乃到神仙宅。

天晴茅屋头,残云蒸气白。

隔窗梳发声,久立闻吹笛。

抱琴出门来,不顾人间客。

山院不洒扫,四时自虚寂。

落叶埋长松,出地才数尺。

曾读上清经,知注长生籍。

愿示不死方,何山有琼液。

甬东旅情何托,江北苍芒恨不收。

静夜橹声来枕上,犹疑身在木兰舟。

水上鱼,吹白露。

山头云,与龙附。

潭中水作潭中雨,朱鳖飞过吴洲去。

鲤鱼相随不知数,老蛤衔泥在深处。

天遥来雁小,江阔去帆孤。

南陌游人回首去,东林道者杖藜归。

萄藤洞庭头,引叶漾盈摇。

皎洁钩高挂,玲珑影落寮。

阴烟压幽屋,濛密梦冥苗。

清秋青且翠,冬到冻都凋。

燕芹香老春深,微风*动新篁翠。

惊敲梦断,忙呼小玉,故人来未。

香缕筛帘,游丝堕几,暖薰花气。

问春随莺到,又随燕去,谁解得,东君意。

涧水流红影里。

小楼东、有人孤倚。

残桃着雨,鬓容撩乱,未堪妆洗。

冉冉年光,悠悠时事,不如沉醉。

更韦娘一曲,司空惯见,也应回睇。

扇荷偷换羽葆。

院宇人声窈。

独步亭皋下,阑干并、栖幽鸟。

新雨抽嫩草。

檐花闹,一片萍铺沼。

燕雏小。

书空底事,那堪手版持倒。

今来古往,几见北邙人晓。

乡号无何但日到。

休觉。

陶然身世尘表。

粤以今日,劝相干郊。

乃作此诗,以懋尔劳。

彭生作赋茶三片,毛氏传诗酒半升。

献奠云毕,纯嘏祁祁。

威灵藏用,邈矣何之。

体之湛存,潮缩海门。

用之亡痕,春入华根。

光明射珊瑚之魂,波澜派崑崙之源。

影动非幡,声扬度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