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谢观文理尚书惠西京牡丹

京师轻薄儿,意气多豪侠。

争夸朱颜年少,肯慰白发将花插。

尚书好事与俗殊,怜我霜毛苦萧飒。

赠以洛阳花满盘,◇丽争奇红紫杂。

两京相去五百里,几日驰来足何捷。

紫檀金粉香未吐,绿萼红苞露犹浥。

谓我尝为洛阳客,颇向此花曾涉猎。

忆昔进士初登科,始事相公沿吏牒。

河南官属尽贤俊,洛城池◇相连接。

我时年才二十余,每到花开如蛱蝶。

姚黄魏红腰带◇,泼墨齐头藏绿叶。

鹤翎添色又其次,此外虽妍犹婢妾。

尔来不觉三十年,岁月才如熟羊胛。

无情草木不改色,多难人生自摧拉。

见花了了虽旧识,感物依依几擦睫。

念昔逢花必沽酒,起坐驩呼屡倾榼。

而今得酒复何为,爱花绕之空百匝。

心衰力懒难勉强,与昔一何殊勇怯。

感公意厚不知报,墨笔淋漓口徒嗫。

诗人简介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与韩愈、柳宗元、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后人又将其与韩愈、柳宗元和苏轼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120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杜鹃声渐老,过花信、几番风。

爱翠幄笼晴,文梭飏暖,阑槛青红。

新妆步摇未稳,捧心娇、乍入馆娃宫。

消得金壶万朵,护风帘幄重重。

匆匆。

少小忆相逢。

诗鬓已成翁。

且持杯秉烛,天香院落,同赏芳秾。

花应怕春去早,尽迟迟、待取绿阴浓。

拚却花前醉也,梦随蝴蝶西东。

扶风石桥北。

函谷故关前。

此中一分手。

相逢知几年。

黄鹄一反顾。

徘徊应怆然。

自知悲不已。

徒劳减瑟弦。

倡予和汝,爰得我所。

何斯违斯,自贻伊阻。

有鹤在林,怀之好音。

载飞载止,食野之芩。

莫怪红巾遮面笑,春风吹绽牡丹花。

龙尾石须分几寸,牡丹花不望头纲。

芳苞初破紫霞杯。

香动绿云堆。

只道人间花尽,争知天上春回。

朝吟暮绕,使君情重,不厌频来。

好把韶华留住,莫教百朵齐开。

春日载阳,薄言采芑。

泳之游之,民之洽矣。

牡丹花,深红浅,忍把金刀枝上剪。

侵晨含走路万苞香,见者无非情展转。

繁华影里皆柔弱,密叶交加开闪烁。

朱栏别是一般春,蛱蝶悠飏闲自乐。

丽天和日景迟迟,思量往事不堪追。

风送园中来又去,豁然兴感竞移时。

十五日已前,只许老胡知,不许老胡会。

十五日已后,只许老胡会,不许老胡知。

正当十五日,会不会,知不知。

风细细,日迟迟。

不惜黄金为弹子,牡丹花下打黄鹂。

陟彼崔嵬,岂不怀归。

英英白云,跂予望之。

落尽红雨乍收。

新篁静院叫钩輈。

柳丝轻拂阑干角,怕引闲愁懒上楼。

春淡淡,水悠悠。

椅窗曾为牡丹留。

转头千载真成梦,赢得春风一枕愁。

海棠已绽牡丹芽,犹有东君向上花。

不须惆怅怨春华。

装缀园林新景物,推敲风月旧情怀。

也饶浪蕊与浮葩。

普淖既荐,苾芬孔时。

神嗜而顾,有来宴娱。

飨矣将彻,载钦载祗。

展诗以侑,益臻厥熙。

河桥两岸绝。

横歧数路分。

山川遥不见。

怀袖远相闻。

击鼓其镗,船开橹鸣。

顾我而言,雨泣载零。

子卿白首,当还西京。

辽东万里,亦归管宁。

翠盖牙签几百株。

杨家姊妹夜游初。

五花结队香如雾,一朵倾城醉未苏。

闲小立,困相扶。

夜来风雨有情无。

愁红惨绿今宵看,却似吴宫教阵图。

居士情怀爱小春。

恰如重会面,旧时人。

东君轻笑又轻颦。

如道我,春去却伤心。

青鸟下红巾。

瑶池春信早,莫因循。

柳丝黄日牡丹晨。

相随逐,春浅到春深。

渐稠红飞尽,早秾绿、遍林梢。

正池馆轻寒,杨花飘絮,草色萦袍。

天香夜浮院宇,看亭亭、雨槛渍春膏。

趁取芳时胜赏,莫将年少轻抛。

鞭鞘。

驱放马蹄高。

世事一秋毫。

便飞书倥偬,运筹闲暇,何害推敲。

花前效颦著句,悄干镆、侧畔奏铅刀。

何日重携樽酒,浮瓯细剪香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