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连日酷暑异常摅闷而作

寒暑平分,东南之徼,何多暍哉。

远望炎洲,近观火井,相与朝烬而夕灰。

名曰冰纨霜练,服之一缕如十袭,而信衣冠之不能。

敢疑夏祖之居会稽,短发文身自蔽以草莱。

浪婆儿,身世世,共道常年不如是。

谁复怜北客,此日真憔悴。

深山乳虎想腾倚,清风不来空啸死。

安得人如葛稚川,脱身直下坐井底。

奈何沧海浊沸,日不敢浴,金波自烂玉兔熟。

四方上下浊氛满,何许层冰映雕玉。

苦热何不可,浊氛端恼我。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驱车兮与马,蹇吾行兮胡为乎在中野?

登彼兮崇丘,下茫茫兮九州,思君子兮不得与驾以游。

山有出云兮木亦有柯,我将归兮忧之如何?

登青丘,有怀而作。

红映阑干绿映阶。

闲闷闲愁,独自徘徊。

天涯消息几时归,别后无书有梦来。

后院棠梨昨夜开。

雨急风忙次第催。

罗衣消瘦却春寒,莫管红英,一任苍苔。

经旬长雨暗春山,小白枝头正可攀。

賸却叩舷浮绿净,未容着屐上苍顽。

题诗过我工排闷,载酒留人肯破悭,要及花时酬老大,笋舆从引不须闲。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

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

知人闷。

故来相趁。

共结临岐恨。

鹏海风波,鹤巢云水,梦残身寄尘寰。

老来穷健,无闷也无欢。

随分饥餐困睡,浑忘了、秋热春寒。

清平世,闲人自在,乘兴访溪山。

渔竿。

要老伴,浮江载酒,舣棹观澜。

倩轻鸥假道,白鹭随轩。

直到垂虹亭上,惊怪我、却做仙官。

中秋月,披襟四顾,不似在人间。

拨闷喜陪尊有酒,供厨不虑食无钱。

为伊家,终日闷。

受尽恓惶谁问。

不知不觉上心头,悄一霎身心,顿也没处顿。

恼愁肠,成寸寸。

已恁莫把人萦损。

奈每每人前道著伊,空把相思泪眼和衣搵。

少年心性消磨尽。

三斗烂肠浑是闷。

看书聊复强寻行,属句不妨闲趁韵。

此生自断天休问。

富贵时来还有分。

一卮芳酒送清歌,楼下玉人相去近。

飞花无数上衣裾,孤闷须凭酒破除。

翻手作云伤往事,转头如梦欲捐书。

但知甘苦同薇蕨,不问辛勤有屋庐。

后日锦衣行昼里,肯来盘谷溪鱼。

闷已萦损。

那堪多病。

几曲屏山,伴人昼静。

梁燕催起犹慵。

换熏笼。

新愁旧恨何时尽。

渐凋绿鬓。

小雨知花信。

芳笺寄与何处,绣阁珠栊。

柳阴中。

多事招忧。

多疑招闷。

多与招吝,多取招损。

一春苦沈阴,未省见桃李;

已逢暗寒食,更值雨甲子。

重云失南山,寸步困泥滓。

箨龙已(左角右戢)(左角右戢),一饱差可喜。

万历十八年十二月之朔,百舌声声叫如昨。

如朋唤友互答应,乃是气机使然诺。

百舌小鸟尔,颛顼使之敢不听。

雷电本大物,蛰藏已久矣。

何为十一月,彻晓殷殷令人惊。

电入我窗两三划,我疑是灯还未灭。

起看灯花已落油已干,始知是电耳非关灯之残。

气候变迁亦常事,山林老翁闲料理。

十月十一月,连月苦大水。

十二月来还未止,猛虎食人如食豕。

百物价高宁倍屣,我亦左听右出耳。

信知十说九是诡,不饮不啖拚已矣。

宾来宾去无将迎,携榼提壶见好情。

谑谈不把苍毛尘,偶语惟禁白玉京。

几筵屏帐无家火,鞋袜衣衫多补丁。

噫嘻吁!

百鸟之语谁能解,百舌鸣冬或报瑞。

年来世事怪,反常常反怪。

安得公冶来,为鸟译出令人快。

我所解者提胡卢,枝头劝我邻家沽。

提胡卢,不知吾,少青蚨。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

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

知人闷。

故来相趁。

共结临岐恨。

噫吁嘻,秋风从天来,一扫酷吏热。

嗷嗷天下心,无复苦炊爇。

丛丛篱边花,幽香知素节。

与化同一啸,世事花能说。

前兮酷暑在,击揖志如铁。

岂无如谢安,围棋声未歇。

胸中森甲兵。

千里胜自决。

诗人扪虱穷,忧时心惙惙。

歌秋风兮歌国风,问知音兮问豪杰。

识贯事中枢纽,笔开象外精神。

传观弓力异常钧。

衣我六铢羞问。

周后数茎命粒,鲁儒一点芳心。

啄残楼老付谁论。

谩要睡馀支枕。

久问闲边著。

对沧江、烟轻日淡,雨疏云薄。

一片闲心无人会,独倚团团羊角。

便舍瑟、铿然而作。

容室中间分明见,暮鸢飞、不尽天空阔。

青山外,断霞末。

看来此意无今昨。

都不论、穷通得失,镇长和乐。

此道舒之弥八极,卷却不盈一握。

但长把、根基恢拓。

将相时来皆可做,似君家、祖烈弥关洛。

康国步,整戎略。

阁成后,拜镇南王赐衣之宠,喜而作歌漆点方瞳雪覆眉。

鹤巢殿角与云齐。

笑挈蓬莱三百丈。

更向。

白云层外着丹梯。

步障诸峰霜似锦。

借问。

高寒那与世人知。

杨子贤王新有教。

淡染。

高丽绫子制荷衣。

兼曹谋未展,八幕志方摅。

天下以中为大本,天地得中能自生。

古之圣贤一用中,政刑礼乐万事平。

於戏后世中道丧,政分宽猛刑重轻。

礼非俭陋则奢僭,乐不专一须锵铿。

其间万事亦颇僻,或过不及谁与绳。

今公奋然力追救,大署中字为斋名。

谓中之迹不可见,粲焉其道存六经。

尚书洪范有皇极,春秋王道为权衡。

在易之爻贵二五,于诗无邪义甚明。

子思著篇究根柢,王通命说垂仪刑。

夜探群书味中理,鸡鸣而作还奉行。

出处语默皆时中,措诸万事无侧倾。

有时宾至相与乐,咏歌亦作中和声。

檐前竹树有中色,四序不改长青青。

公今一州贰守政,千里犹变中庸甿。

异时朝廷赞天子,扩之四海中道成,至得摄齐升公斋,一听中论退服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