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楚江观梅

莫笑山翁老据鞍,探梅今夕到江干。

半滩流水浸残月,一夜清霜催晓寒。

倚醉更教重秉烛,怕愁元自怯凭栏。

谁知携客芳华日。

曾费缠头锦百端。

诗人简介

朱松(1097一1143)字乔年,号韦斋,朱熹之父,祖籍徐州府萧县人,宋绍圣四年生于徽州婺源(江西婺源),宋绍兴十三年卒于建州城南环溪,葬于崇安五夫里,享年四十六。宋重和元年戊戌登进士,宋宣和年间为福建政和县尉,侨寓建阳(今属福建)崇安,后徙考亭。历任著作郎、吏部郎等职,世称吏部郎府君,赠通议大夫,封粤国公,谥献靖祀入圣庙。后因极力反对权相秦桧议和,贬任江西饶州知州(治今鄱阳),未至任病逝。► 18篇诗文

诗文推荐

我善观梅,识梅妙处,舍我其谁。

待裁冰翦雪,已无足道,凝酥弄粉,愈不为奇。

枉费心神,巡檐索笑,点检南枝并北枝。

梅应道,似这般题品,未是相知。

分明有个端倪。

遮莫把人间凡眼窥。

那精神全在,半含蕊处,风流全在,未有香时。

万木丛边,两三点白,此是生生化化机。

花开也,又怎生消得,个样词儿。

曾向瑶台月下逢。

为谁回首矮墙东。

春风吹酒退腮红。

庾岭殷勤通远信,梅家潇洒有仙风。

晚香都在玉杯中。

故人心尚如天远。

故心人更何由见。

肠断楚江头。

泪和江水流。

江流空滚滚。

泪尽情无尽。

不怨薄情人。

人情逐处新。

别开庭院近莲塘,油榭栏干小扇窗。

更取梅花瓶内插,放教清梦月机警江。

梦断绿窗莺语。

消遣客愁无处。

小槛俯青郊,恨满楚江南路。

归去。

归去。

花落一川烟雨。

楚江南畔,甬水东边。

有一句子,不方不圆。

四七二三,望风结舌。

德山临济,退后垂涎。

十二珠帘绣带垂。

柳烟迷暗楚江涯。

自携玉笛凭丹梯。

写恨鸾笺凝粉泪,踏青鸳袜溅金泥。

落红深处乱莺啼。

柳丝无力。

冉冉萦愁碧。

系我船儿不住,楚江上、晚风急。

棹歌休怨抑。

有人离恨极。

说与归期不远,刚不信、泪偷滴。

和气霭微宵,黄云飘转。

东阁观梅负诗眼。

满斟绿酒,唱个曲儿亲劝。

愿从今日去,长相见。

宝幄欢浓,玉炉香软。

彼此宜冬镇长键。

绣床儿畔,渐渐日迟风暖。

告他事事底,饶一线。

冥冥云屿两经秋。

落霞收。

断烟留。

小阁凉生,清馥凝金虬。

乘兴开颜那草草,烦玉腕,举琼舟。

明年此日楚江头。

极层楼。

望丹丘。

只恐溪山,千里碍凝眸。

重倚阑干相忆处,寻过雁,作书邮。

彩云别后房栊悄。

愁立西风晓。

倚阑无语对黄花。

惆怅玉郎应在、楚江涯。

钿筝空贮芳尘满。

寂寞朱弦断。

夜来一点帐前灯。

频吐银花双烬、照罗屏。

何药能医肠九回。

榴莲不似蜀当归。

却簪征帽解戎衣。

泪下猿声巴峡里,眼荒鸥碛楚江涯。

梦魂只傍故人飞。

山隐隐。

天际暮云收尽。

萍末秋生风渐紧。

楚江千万顷。

江上美人无信。

换却潘郎双鬓。

几夜相思天远近。

雁来犹未准。

秾李积皓雪,繁桃炫朝霞。

江边日日见春色,尽是寻常儿女花。

东阑一树能倾国,千瓣玲珑谁剪刻?

半吐疑红却胜红,全开似白元非白。

旁虽浅淡正复浓,雅丽称月间宜风。

阴时晴午各异态,嗔喜笑鼙无不工。

嗟我匆匆簿书急,时复微吟对花立。

白苎犹沾夕露香,青鞋不怕苍苔湿。

而今漂泊楚江滨,想像丰仪一怆神。

惆怅当时看花客,对花还说去年人。

潋潋桂华满,摇落楚江秋。

去年今夜,相望千里一扁舟。

满目都门风露。

离别凄凉几度。

霜雪渐盈头。

山水最佳处,常恨不同游。

少年约,谈笑事,取封侯。

田园归晚,休问适不用吾谋。

身外功名何处。

屈指如今老去。

无梦到金瓯。

剩买五湖月,吹笛下沧洲。

忆昔南楼旧使君。

与君携手蹑浮云。

如今更到经行处,妙墨新诗得屡闻。

淮南路,楚江分。

离尊相属更论文。

明朝一棹人千里,多少红愁与翠颦。

石蜜偷将结,他鸡伏不成。

千林黄鹄卵,一市楚江萍。

旨夺秋厨腊,鲜专夏碗冰。

上元灯火节,一颗百钱青

景泮冰檐,情回瑶草。

副能守得春来到。

管曾独自索春怜,而今觑著东风笑。

粉凝酥寒,云房睡觉。

胭脂也不添些小。

天真要与此花争,是伊占得春多少。

碾破长空绿。

看银蟾、一轮似水,照人清独。

缥缈风摇环佩碎,疑是英茎妙曲。

忽散作、天花芬馥。

帝子双双来洞户,炯肌肤、冰雪颜如玉。

愁易老,意难足。

楚江万顷疏汤沐。

想佳人,依然携手,碧云修竹。

葱蒨玲珑方寸许,清过千重夏木。

速就我、同倾湘醁。

追忆兰亭当日事,尽凄凉、也胜卢仝屋。

应不到,羡金谷。

旧隐青山紫桂阴,一书迢递寄归心。

谢公楼上晚花盛。

扬子宅前春草深。

吴岫雨来溪鸟浴,楚江云暗岭猿吟,野人宁忆沧洲畔,会待吹嘘定至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