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雨中望上饶诸山云气

将雨山云忽际天,有时山忽上云颠。

晚来更被横风扰,万点青苍尽化烟。

赏析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笔调清新明快、意境空灵开阔的风景诗。上饶在江西省东北部,境内多山。张謇本是江苏南通人,在一个山雨欲来的日子里,诗人正在上饶。远望上饶诸山,不禁被大自然奇幻美妙的变化深深吸引住了:将要下雨之前,山中云气倏忽之间缭绕升腾,上接苍天,将逶迤的群山都遮没了,可是有时猛地吹过一阵风,青苍的山峦又露出云端之上。诗人敏锐地捕捉住将雨之前山中云气变幻迅疾无常的特点,并连用两个“忽”字,以凝练的语言将自己的新鲜感受浓缩在头两句诗里。末两句诗写雨中的景致。傍晚时分,山中云气被一阵从空中横扫而过的狂风所侵扰,凝聚成浓重的积雨云,终于,绵密的雨丝从空中落下,露出云端的万千青苍的山峦都隐没不见了,仿佛都融化在迷迷蒙蒙的烟雨中。这首诗连用了“际”、“上”、“扰”、“化”四个动词,使全诗充满了运动感和形象性。四句诗就像用蒙太奇手法组接的四个镜头,各有侧重又连为一体,生动映现出大自然的万千气象。末尾一句用“青苍”借代山峦,更丰富了画面的色彩感。这句诗与“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样,纯然是诗人的想象之辞,事实上无论天气晴雨都不可能看尽“万点青苍” 的。诗人乃是凭借想象的翅膀和激情的动力从高空俯瞰下界,才摄下这一全息全景镜头,开拓出空阔奇妙的意境。尽管全诗藏情于景,但透过诗中景语,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为气象万千的大自然所陶醉怡悦的情感不都充溢于字里行间吗?别林斯基说得好:“诗人从心灵深处复制大自然的景象,或是把他所看到的东西加以再创造,无论哪一种情况,美都是由灵魂深处发出的…….”。(《别林斯基选集》)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

霞裙月帔一群群。

来洞口,望烟分,刘阮不归春日曛。

一望五里排琨瑶,行人不忧沧海潮。

冲冲来往乘仙飚,蔡公作成去还朝,玉虹依旧横青霄。

考之溱洧功何辽,

阳复之望,惟公诞辰。

何以贶之,秉国之钧。

可怜拾得,侧望徒劳。

墨有消时恨不消。

明月芦华四望连。

转身人上合同船。

借功自有旁参事,历历机头看正偏。

江南稚女珠腕绳。

金翠摇首红颜兴。

桂棹容与歌采菱。

歌采菱。

心未怡。

翳罗袖。

望所思。

神曰司天,居南之衡。

位焉则帝,于以奠方。

南讹秩事,望礼有常。

庶几嘉虞,介福无疆。

山云吞吐翠微中,淡绿深青一万重,此景只应天上有,岂知身在妙高峰。

笔兹东土,含润无疆。

维时发春,嘉荐令芳。

祭用藐沈,顺性含藏。

不涸不童,诞降祺祥。

蓝案环吏牍,朱墨勘舛差。

自公借隙光,书函眩眼花。

千里有命驾,同心乐无涯,秋空霜月明,秋山云气佳。

留连忽重阳,列坐粲九华。

良会不可失,醉酣整乌纱。

落日古郯城,一望秃碑苍黑。

怪底蜗黄虿紫,更苔痕斜织。

我来悼古对西风,歇马小亭侧。

惆怅共谁倾盖,只野花相识。

藉甚新除刺史,归然鲁殿灵光。

诏书催发棹讴忙。

沙路从今稳上。

有喜刊除戎索,无劳远抚闽疆。

日高龙影转槐廊。

想见清光注望。

书法淳古,遡晋而上。

于上品中,则有皇象。

汉歌大风,思士之壮。

帝临此书,猎渭怀望。

於昭诒谋,倚重惟将。

岂象之临,亦意之尚。

隋堤杨柳烟,孤棹正悠然。

萧寺通淮戍,芜城枕楚壖。

鱼盐桥上市,灯火雨中船。

故老青葭岸,先知i7子贤。

宿戌供王事,膏车趱客程。

折荣湓浦柳,行色武昌城。

借卬科边饷,巡江点骑兵。

忧时心更切,满望邑尘清

最苦是离愁。

行坐里、只在心头。

待要作个巫山梦,孤衾展转,无眠到晓,和梦都休。

梦里也无由。

谁敢望、真个绸缪。

暂时不见浑闲事,只愁柳絮杨花,自来摆荡难留。

海东今日太平天。

喜望龙云庆会筵。

尾扇初开明黼座,画帘高卷罩祥烟。

梯航交凑端门外,玉帛森罗殿陛前。

妾献皇龄千万岁,封人何更祝遐年。

虞山峨峨兮出云油油,胡敛其施兮弗雨九州。

下有蛟龙兮海波横流,谁使子来兮从伯氏以游。

朝于兮望岐周,国有祀兮有何求?

唐虞逝兮道阻修,惭德舆兮干戈日休。

思夫人兮心焉孔忧。

日夕望苍崖,崭崭在天外,及来步其巅,下见河如带。

半壁云树昏,山根已滂霈。

燧瑊勋业,何敢望西平。

观当日,清大憝,震天声。

绩其凝。

追配汾阳郭,临淮李,扫妖孽,植颠仆,复疆宇,洗膻腥。

堪叹中原久矣,长淮隔、胡骑纵横。

问何时,风驱电扫,重见文明。

宾雁宵鸣。

梦初惊。

念吾君复古,修攘两尽,早晚功成。

岁云暮,冰腹壮,雪华零。

怅神京。

谁信汉家陵阙,呵护有神兵。

罄寰海,重回首,镇关情。

想见皇华咨度,望淮北、心曲摇旌。

愿变夷用夏,荆狄是惩膺。

补弊支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