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雨山云忽际天,有时山忽上云颠。
晚来更被横风扰,万点青苍尽化烟。
这是一首笔调清新明快、意境空灵开阔的风景诗。上饶在江西省东北部,境内多山。张謇本是江苏南通人,在一个山雨欲来的日子里,诗人正在上饶。远望上饶诸山,不禁被大自然奇幻美妙的变化深深吸引住了:将要下雨之前,山中云气倏忽之间缭绕升腾,上接苍天,将逶迤的群山都遮没了,可是有时猛地吹过一阵风,青苍的山峦又露出云端之上。诗人敏锐地捕捉住将雨之前山中云气变幻迅疾无常的特点,并连用两个“忽”字,以凝练的语言将自己的新鲜感受浓缩在头两句诗里。末两句诗写雨中的景致。傍晚时分,山中云气被一阵从空中横扫而过的狂风所侵扰,凝聚成浓重的积雨云,终于,绵密的雨丝从空中落下,露出云端的万千青苍的山峦都隐没不见了,仿佛都融化在迷迷蒙蒙的烟雨中。这首诗连用了“际”、“上”、“扰”、“化”四个动词,使全诗充满了运动感和形象性。四句诗就像用蒙太奇手法组接的四个镜头,各有侧重又连为一体,生动映现出大自然的万千气象。末尾一句用“青苍”借代山峦,更丰富了画面的色彩感。这句诗与“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样,纯然是诗人的想象之辞,事实上无论天气晴雨都不可能看尽“万点青苍” 的。诗人乃是凭借想象的翅膀和激情的动力从高空俯瞰下界,才摄下这一全息全景镜头,开拓出空阔奇妙的意境。尽管全诗藏情于景,但透过诗中景语,诗人热爱祖国壮丽山河、为气象万千的大自然所陶醉怡悦的情感不都充溢于字里行间吗?别林斯基说得好:“诗人从心灵深处复制大自然的景象,或是把他所看到的东西加以再创造,无论哪一种情况,美都是由灵魂深处发出的…….”。(《别林斯基选集》)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
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
」亦可见矣。
丁末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换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
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春入番江雨。
满湖山、莺啼燕语,前歌后舞。
闻道行骢行且止,却听谯楼更鼓。
正未卜、阴晴同否。
老子胸中高小范,这精神、堪更开封府。
新治足,旧民苦。
扁舟浩荡乘风去。
看莱衣、思贤堂上,寿觞朝举。
六十二三前度者,敢望香山老傅。
又过了、午年端午。
采采菖蒲三三节,寄我公、矫矫扶天路。
重归衮,到相圃。
饤饾残花,也随分、红红白白。
缘底事,春才好处,又成轻别。
芳草凄迷归路远,子规更叫黄昏月。
倚阑干、触处是浓愁,凭谁说。
我不厌,尊箓挈。
君莫放,笙歌彻。
自河南丞相,有兹宾客。
一笑何曾千古换,半醺便觉乾坤窄。
怕转头、天际望归舟,江山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