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立春

北风已作东风客,昨日何如今日暄。

造化有期寻万木,阳和无迹走千门。

土牛陌上摧花杖,玉燕钗头坠彩旛。

独我题诗添意绪,又看残腊委冰痕。

诗人简介

强至(1022年~1076年),字几圣,杭州(今属浙江)人。仁宗庆历六年(1046年)进士,充泗州司理参军,历官浦江、东阳、元城令。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韩琦聘为主管机宜文字,后在韩幕府六年。熙宁五年(1072年),召判户部勾院、群牧判官。熙宁九年(1076年),迁祠部郎中、三司户部判官。不久卒。其子强浚明收集其遗文,编《祠部集》四十卷,曾巩为之序,已佚。清代强汝询《求益斋文集》卷八《祠部公家传》有传。► 834篇诗文

诗文推荐

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门。

玉佩琼琚下冷云。

银界见东君。

桃花髻暖双飞燕,金字巧宜春。

寂寞溪桥柳弄晴。

老也探花人。

残梦腾腾。

好鸟一声呼醒。

小窗明、萧萧鬓影。

当年头上,惯曾簪幡胜。

到如今、有谁怀省。

东风著面,却自依然相认。

哄痴儿、堪声弄景。

盘蔬杯酒,强教人欢领。

也微酣、带些春兴。

珠履争围。

小立春风趁拍低。

态闲不管乐催伊。

整铢衣。

粉融香润随人劝,玉困花娇越样宜。

凤城灯夜旧家时。

数他谁。

残梦腾腾。

好鸟一声呼醒。

小窗明、萧萧鬓影。

当年头上,惯曾簪幡胜。

到如今、有谁怀省。

东风著面,却自依然相认。

哄痴儿、堪声弄景。

盘蔬杯酒,强教人欢领。

也微酣、带些春兴。

声促铜壶,灰飞玉琯,梦惊偷换年华。

江南芳信,疏影月横斜。

又喜椒觞到手,宝胜里、仍翦金花。

钗头燕,妆台弄粉,梅额故相夸。

隼兴,人未老,东风袅袅,已傍高牙。

渐园林月永,叠鼓凝笳。

小字新传秀句,歌扇底、深把流霞。

聊行乐,他时画省,归近紫皇家。

千骑行春雪未消,早乘羊角问逍遥。

明年好与供春帖。

涉景祥飚近九霄。

春日江郊,素娥吹下银幡舞。

东风点点乱茶烟,留到明朝否。

掩袖凝寒不语。

漫黏酥、枝枝缕缕。

断肠休似,飞絮多时,落梅深处。

仙掌擎来,翠眉敛半看成露。

惊沙马上面帘轻,谁贵毡庐主。

多少高阳伴侣。

到如今、沈冥几许。

乘槎相问,万里银河,欲归无路。

玉昆相倚带仙风,壁立春前万卉空。

泥牛击罢,银幡卸了,又是一番春至。

有人耳畔语低低,道宜入、新年吉利。

堆盘红缕,浮杯绿蚁,自有及时风味。

从今日日是东风,待拚了、偎红倚翠。

辇路融晴,宫云逗晓青旂报。

梅边香沁彩鞭寒,初信花风到。

笑语谁家帘幕,镂冰丝、红纷绿闹。

髻横玉燕,鬓颤琼幡,不能知掉。

看见春来,麹尘微涨催兰棹。

娇黄拂略上柔条,等得莺眠觉。

引出千花万草。

喜搀先、椒盘竹爆。

问谁天上,瑶帖初供,玉堂归E33B。

窗影弄晴红。

欢笑成丛。

一声春困到衰翁。

回首太平儿戏事,雨过云空。

人世暗尘中。

如梦方浓。

也须留取自惺忪。

试问若教都困了,谁管春风。

夏则饮红泉,冬则餐红术。

一片新春入手来,不费些儿力。

春在水无痕,春在山无迹。

李白桃红未吐时,好个春消息。

谁劝东风腊里来。

不知天待雪,恼江梅。

东郊寒色尚徘徊。

双彩燕,飞傍鬓云堆。

玉冷晓妆台。

宜春金缕字,拂香腮。

红罗先绣踏青鞋。

春犹浅,花信更须催。

檐花旧滴,帐烛新啼,香润残冬被。

澹烟疏绮。

凌波步、暗阻傍墙挑荠。

梅痕似洗。

空点点、年华别泪。

花鬓愁,钗股笼寒,彩燕沾云腻。

还斗辛盘葱翠。

念青丝牵恨,曾试纤指。

雁回潮尾。

征帆去、似与东风相避。

泥云万里。

应翦断、红情绿意。

年少时,偏爱轻怜,和酒香宜睡。

窗影弄晴红。

欢笑成丛。

一声春困到衰翁。

回首太平儿戏事,雨过云空。

人世暗尘中。

如梦方浓。

也须留取自惺忪。

试问若教都困了,谁管春风。

彩幡金胜。

一笑酬春聊适性。

E66D女痴儿。

半挽梅花半柳枝。

追欢何计。

幸对绿尊环早髻。

欲舞还羞。

美盼娇回碧水秋。

银幡彩胜参差剪。

东风吹上钗头燕。

一笑绕花身。

小桃先报春。

新春今日是。

明日新年至。

擘茧莫探官。

人间行路难。

东风半夜度关山。

和雪到阑干。

怪见梅梢未暖,情知柳眼犹寒。

青丝菜甲,银泥饼饵,随分杯盘。

已把宜春缕胜,更将长命题幡。

隔岸桃花红未半。

枝头已有蜂儿乱。

惆怅武陵人不管。

清梦断。

亭亭伫立春宵短。

春如有意。

未接年华春已至。

春事还新。

多得年时五日春。

春郊便绿。

只向腊前春已足。

屈指元宵。

正是新春二十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