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幽愤诗

嗟余薄祜。

少遭不造。

哀茕靡识。

越在襁緥。

母兄鞠育。

有慈无威。

恃忧肆妲。

不训不师。

爰及冠带。

凭宠自放。

抗心希古。

任其所尚。

托好老庄。

贱物贵身。

志在守朴。

养素全真。

曰余不敏。

好善闇人。

子玉之败。

屡增惟尘。

大人含弘。

藏垢怀耻。

民之多僻。

政不由己。

惟此褊心。

显明臧否。

感悟思愆。

怛若创痏。

欲寡其过。

谤议沸腾。

性不伤物。

频致怨憎。

昔惭柳惠。

今愧孙登。

内负宿心。

外恧良朋。

仰慕严郑。

乐道闲居。

与世无营。

神气晏如。

咨予不淑。

婴累多虞。

匪降自天。

寔由顽疎。

理弊患结。

卒致囹圄。

对答鄙讯。

絷此幽阻。

实耻讼寃时不我与。

虽曰义直。

神辱志沮。

澡身沧浪。

岂云能补。

嗈嗈鸣鴈。

奋翼北游。

顺时而动。

得意忘忧。

嗟我愤叹。

曾莫能俦。

事愿违。

遘兹淹留。

穷达有命。

亦又何求。

古人有言。

善莫近名。

奉时恭默。

咎悔不生。

万石周慎。

安亲保荣。

世务纷纭。

祗搅予情。

安乐必诫。

乃终利贞。

煌煌灵芝。

一生三秀。

予独何为。

有志不就。

惩难思复。

心焉内疚。

庶勖将来。

无馨无臭。

采薇山阿。

散发岩岫。

永啸长吟。

颐性养寿。

诗人简介

嵇康(224-263,一说223-262),字叔夜,汉族,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州市西)人。著名思想家、音乐家、文学家。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曾娶曹操曾孙女,官曹魏中散大夫,世称嵇中散。后因得罪钟会,为其构陷,而被司马昭处死。► 62篇诗文

诗文推荐

瓮余残酒。

膝有横琴。

叩槛出鱼鳖,诗成一笑粲。

朝止阊阖宫。

暮蔂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

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

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

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余照。

淹留且晞发。

诗家清绝。

檐外森然苍玉节。

学易无思。

一笑窗前白玉妃。

何人共说。

山上青松松上雪。

更有谁知。

溪在门前月在溪。

此心如江水,日夜东复东。

不惟爱吾庐,顾瞻几临风。

向来御史驄。

在我何得失,人自分悴丰。

平章风物诗无敌。

蟹与人同健,诗如酒怕陈。

始信画前原有易,自从删后更无诗。

玉友避嫌,竹奴专宠。

听官丐闲,诗勇不将。

青山南,白石北,此地嵯峨人不识。

一时诗有思,何待苦吟成。

老易惟难健,贫多但少清。

藏书终不卖,耽酒别无营。

十六年林下,休官万事轻

去腊陈三劄,兹秋奉九筵。

群英俱有赋,孤迹敢无篇。

宗祀新隆礼,宸衷上格天。

虚明融寂寞,大化合敷宣。

近骇边烽急,前惊内寇连。

鬼神虽然佑,刑政谨将然。

咸谓公私杂,希聆宰相贤。

积深千万弊,任止二三年苟且姑循旧,嗟咨亦屡传。

旱蝗难熟视,殍殣惨相联。

寒后裘方索,薪间火已然。

冕旒几咫尺,轩陛隔天渊。

善颂无谀语,愚衷有至虔。

玉匣聊开镜。

轻灰暂拭尘。

光如一片水。

影照两边人。

月生无有桂。

花开不逐春。

试挂淮南竹。

堪能见四邻。

五不堪,未始临丧吊。

倍重秦失号,礼讥老聋笑。

山弄夕辉眉淡扫。

溪分新水支流小。

醉梦风光凝望杳。

云树绕。

杜鹃怨处谁能晓。

浮世悠悠波渺渺。

蜗争何事何时了。

天为无情方不老。

休苦恼。

随缘诗酒清闲好。

半壳含黄,双螯擘紫,风流浑是芦花。

江头秋老,谁了酒生涯。

玉质金相如许,怎消受、明月寒沙。

橙香也,不闲左手,除是付诗家。

草泥,行郭索,横戈曾怒,张翰浮夸。

笑鲈鱼虽好,风味争些。

醉嚼霜前松雪,江湖梦、不枉归槎。

停杯问,余其负腹,是腹负余耶。

裘薄便冬暖,箪空畏午饥。

临成乞米帖,看入借车诗。

学古心犹壮,忧时语自悲。

公卿阙自重,社稷欲谁期?

太虚兮吾序,八荒兮吾隅。

居丹台之广居兮,吾不知宅之所如!

灵之至兮,逸驾胜骧。

嘘云吸气,承祀日光。

展诗鸣律,肃庄琳琅。

何以膺神,贶惠无疆。

轨迹未及安。

长辔忽已整。

道遐觉日短。

忧深使心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