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九歌 河伯

与女游兮九河,冲风起兮水扬波;yŭ nǚ yóu xī jiŭ hé,chōng fēng qĭ xī shuĭ yáng bō;

乘水车兮荷盖,驾两龙兮骖螭;chéng shuĭ chē xī hé gài,jià liăng lóng xī cān chī;

登昆仑兮四望,心飞扬兮浩荡;dēng kūn lún xī sì wàng,xīn fēi yáng xī hào dàng;

日将暮兮怅忘归,惟极浦兮寤怀;rì jiāng mù xī chàng wàng guī,wéi jí pŭ xī wù huái;

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珠宫;yú lín wū xī lóng táng,zĭ bèi què xī zhū gōng;

灵何惟兮水中;líng hé wéi xī shuĭ zhōng;

乘白鼋兮逐文鱼,与女游兮河之渚;chéng bái yuán xī zhú wén yú,yŭ nǚ yóu xī hé zhī zhŭ;

流澌纷兮将来下;liú sī fēn xī jiāng lái xià;

子交手兮东行,送美人兮南浦;zĭ jiāo shŏu xī dōng xíng,sòng mĕi rén xī nán pŭ;

波滔滔兮来迎,鱼鳞鳞兮媵予。bō tāo tāo xī lái yíng,yú lín lín xī yìng [yŭ,yú]。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1]:通“汝”。[2]:音“罗”。[3]:音“回”。[4]:音“护”。[5]:音“余”。①女(ru3汝):汝,你。九河:黄河的总名,前人说是黄河到兖州境即分九道,故称九河。 ②冲风:隧风,大风。横波:聚起波浪,扬波。 ③骖螭(can1 chi1餐吃):四匹马拉车时两旁的马叫“骖”。螭,《说文解字》:“若龙而黄,北方谓之地蝼。”“或日无角曰螭。”据文意当指后者,那么“骖螭”即以螭为骖了。 ④崑崙:山名,黄河的发源地。今作昆仑。 ⑤极浦:水边尽头。寤怀:寤寐怀想,形容思念之极。 ⑥灵:神灵,这里指河伯。 ⑦鼋(yuan2元):大鳖。逐:追随,跟从。文鱼:有斑纹的鲤鱼。 ⑧渚(zhu3主):水边。《国语·越下》:“鼋龟鱼鳖之与处,而鼃(蛙)黾之与同渚。”下注:“水边亦曰渚。”这里泛指水,“渚”当为押韵。 ⑨流澌(si1斯):古代成语,意思就是流水。《楚辞·七谏·沉江》“赴湘沅之流澌兮”等可证。 ⑩交手:古人将分别,则相执手表示不忍分离。 ⑾美人:指河伯。南浦:向阳的岸边。 ⑿邻邻:一本作“鳞鳞”,如鱼鳞般密集排列的样子,媵(ying4硬):原指随嫁或陪嫁的人,这里指护送陪伴。【简析】:本篇是祭祀河伯的祭歌。歌中没有礼祀之词,而是河伯与女神相恋的故事,大约是楚人淫祀的特色,以恋歌情歌作为娱神的祭词。河伯本指黄河之神,至战国时代人们把各水系的河神统称河伯。当时楚国国境未达黄河,所祭的只是河神。据考本篇可能是记叙河伯与洛水女神前期相恋之事。一是因为洛水在黄河之南,不是远离楚国的其它水系;二是因为洛水女神正是宓妃。宓妃性情放荡,曾与后羿相恋,故有后羿“射夫河伯”,“眇其左目”,河伯上告于天帝请诛后羿之事。我和你河伯游在九河之上,大风吹起河面上掀动波浪。随你乘着荷叶作盖的水车,以双龙为驾螭龙套在两旁。登上河源昆仑向四处张望,心绪随着浩荡的黄河飞扬。但恨天色已晚而忘了归去,惟河水尽处令我寤寐怀想。鱼鳞盖屋顶堂上画着蛟龙,紫贝砌城阙朱红涂满室宫。河伯你为什么住在这水中?乘着大白鼋鲤鱼跟随身旁,随你河伯一起游弋在河上,浩浩河水缓缓地往东流淌。你握手道别将要远行东方,我送你送到这向阳的河旁。波浪滔滔而来迎接我河伯,为我护驾的鱼儿排列成行。【赏析】  河伯即黄河之神,河神是尊贵的地祗,商周以来一直列入祀典的主要对象,而楚国虽一向十分重视祭祀活动,但早先似乎只祭祀楚国境内的江汉等河。《左传·哀公六年》曾记载这么一件事:“(楚)昭王有疾,卜日:‘河为祟。’王弗祭。大夫请祭诸郊。王曰:‘三代命祀,祭不越望,江、汉、睢、章,楚之望也。祸福之至,不是过也。不榖虽不德,河非所获罪也。’遂弗祭。”可知春秋时代楚昭王因为黄河不在楚国地望之内,所以不肯祭河伯。而据顾观光《七国地理考》、程恩泽《国策地名考》的考证,战国时楚国的势力范围已达到黄河流域的南侧,故陈子展以为这时“楚国王室祭祀河伯,已经不算违犯‘三代命祀,祭不越望’的什么大道理,也就是不违犯他们的先代昭王的遗教了。”(《楚辞直解》)不过,也有学者如姜亮夫认为《庄子·秋水》以及《外篇》诸篇皆言河伯事,“则南楚传河伯之事最丰盛,不得以不祀河为说”(《屈原赋校注》)。总之,不论楚祀河伯起于何时,在屈原的时代,确有此事,当可无疑。  今人多以为《九歌》各篇中表现人神恋爱的内容颇多,郭沫若认为本篇的内容是“男性的河神和女性的洛神讲恋爱”(《屈原赋今译》),河洛之神相爱虽有来历,但《九歌》的主旨是祭神,是在歌颂天神地祗人鬼,河神是黄河的代表,那么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为什么不可表现其伟大呢?况且,诗的文本中又没有“隐思君兮啡侧”(《湘君》)、“思公子兮未敢言”(《湘夫人》)、“思公子兮徒离忧”(《山鬼》)之类明白显示相思的言辞可作直接的证据,因此,本诗不妨理解为主祭者随着河神对黄河所做的一番巡礼。  此诗一开头,就以开阔的视野,通过主祭者的眼睛对黄河(河神)的伟大雄壮进行了描述。大风起兮,波浪翻腾,气势非凡。河神遨游黄河,驾着水车,车顶覆盖着荷叶。驾车的是神异的飞龙,两龙为驾,螭龙为骖,是何等的威赫。  河伯驾驭龙车,溯流而上,一直飞到黄河的发源地昆仑山。来到昆仑,登高一望,面对浩浩荡荡的黄河,不禁心胸开张,意气昂扬。所遗憾的是天色将晚还忘了归去。昆仑虽是作者的故乡(帝高阳的发祥地),但他所怀念的家却是在遥远的河上。看到这里,我们自然会联想到屈原认宗亲的思想,这种思想贯穿着他的全部作品,贯穿着他对楚国楚君和楚国人民的精诚之爱。他愁思未解时,往往想到故乡(昆仑)。河伯看到故乡后就很悲伤,悲伤之后还是得回到家里(对屈原来说就是郢都)。这种情愫既在《离骚》、《远游》等篇中都有明显的流露,那么在本诗中应是又一次表现。  那么河伯的家又是怎样呢?是锦鳞披盖的华屋,是雕绘蛟龙的大堂,紫贝堆砌的城阙,朱红涂饰的宫殿。河伯既是河中之神,居于水下本是极自然的。居所如此的华美,却为何还要发问呢?对此,过去一些解说有点勉强,联系上文,也许就不难理解了。  但内心的矛盾对于有着博大胸怀的河伯来说毕竟是次要的一面,所以接下来仍乘着白色的灵物大鳖,边上跟随着有斑纹的鲤鱼(按:长沙子弹库楚墓出土的帛画中有神人驾龙车,鲤鱼在旁边游动的画面),在河上畅游,看到的是浩荡的黄河之水缓缓而来,这一幕场景显得宏大而深沉。  最后,当河伯欲再往东行时,他和主祭者握手道别,主祭者送他(按:“美人”在屈赋中多指贤人或所怀念者)到面南的水边分手处。河伯巡视于黄河下游,那波涛滚滚而来,热烈地欢迎河伯的莅临,那成群结队排列成行的鱼儿伴随着河伯,为他护驾。这里的人物关系转换很明确,主祭者告别后,波涛欢迎、鱼儿随从的对象只是河伯。末一个“予”字,不仅点出了主人公,而这样的安排或许也暗示了楚国人民对作者的感情。 (王宏理)[url=http://jhl.iok.cn/article/lmjxku/200412/369.asp]http://jhl.iok.cn/article/lmjxku/200412/369.asp[/url]

诗人简介

屈原(约公元前340-前278),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汉族,出生于楚国丹阳,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贵族出身,任三闾大夫、左徒,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主张对内举贤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后因遭贵族排挤,被流放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一举攻破楚国首都郢都。忧国忧民的屈原在长沙附近汩罗江怀石自杀,端午节据说就是他的忌日。他写下许多不朽诗篇,成为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者,在楚国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新的诗歌体裁楚辞。主要作品有《离骚》、《九章》、《九歌》等。在诗中抒发了炽热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表达了对楚国的热爱,体现了他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和为此九死不悔的精神。他创造的“楚辞”文体在中国文学史...► 30篇诗文

诗文推荐

朝止阊阖宫。

暮蔂清都阙。

腾盖隐奔星。

低銮避行月。

九疑纷相从。

虹旌乍升没。

青鸟去复还。

高唐云不歇。

若华有余照。

淹留且晞发。

归轩小驻莫匆匆,佳节胡宜客路中。

已缔金兰千载契,政思萸菊一樽。

磕山烟薄秋容瘦,槐衮帘疎晚照红。

此兴向君歹不浅,要看醉帽受西风。

吴姬歌,歌声宛宛歌情多。

当尊一阕且呼酒,酒遍余声无奈何。

春风颠狂亦如我,坐见花外遥湖波。

衲僧拄杖子,漫漫黑似烟。

西湖九个月,可恶亦堪怜。

忽然飞过鄞江去,搅动沧溟浪拍天。

惜春正是上春时,何处春情可赋诗?

吴王台下斗芳草,苏小门前歌《柳

六尺湘漪簟冷。

去腊陈三劄,兹秋奉九筵。

群英俱有赋,孤迹敢无篇。

宗祀新隆礼,宸衷上格天。

虚明融寂寞,大化合敷宣。

近骇边烽急,前惊内寇连。

鬼神虽然佑,刑政谨将然。

咸谓公私杂,希聆宰相贤。

积深千万弊,任止二三年苟且姑循旧,嗟咨亦屡传。

旱蝗难熟视,殍殣惨相联。

寒后裘方索,薪间火已然。

冕旒几咫尺,轩陛隔天渊。

善颂无谀语,愚衷有至虔。

天清地宁,庆袭一人。

九州四海,咸被尧仁。

熙熙然涵泳化育,犹千花万卉之逢春。

来时露裛衣香润。

彩绦垂鬓。

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更、花相近。

西去阳关休问。

未歌先恨。

玉峰山下水长流,流水尽,情无尽。

计孛怯梼杌,紫木背文章。

我迕一宿直箕斗,不愁斟酌愁簸扬。

斗之柄,实司天;

箕之风,由犯月。

箕胡为,张口吻;

斗胡为,閟喉舌。

骑箕尾,诉阊阖。

屏谗邪,正出纳。

文昌开,箕斗合。

秋未霜,菊正芳。

千朵万朵香吐蕊,三枝两枝金样黄。

不作世谛流布,亦非佛法商量。

九月九日是重阳。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灵具醉,杳熙熙。

灵将往,眇禗禗.顾明德,吐正辞。

烂遗光,流祯祺。

人人学道,因何退怠。

都缘心不宁耐。

富贵修行,或遇艰难阻*。

贫者受人供养,自骄矜、必然败坏。

或好贿便,自招自揽,非常灾害。

或有炼心不尽,起攀缘爱念,决定破戒。

若悟韶光迅速,生死事大。

常怀慎终如始,处无为、清静无赛。

功行满,与九玄七祖,共超三界。

踯躅花红鸭摐飞,黄牛庙下见郎希大摊钱卖盐去,短钗簪叶负薪归

治兵战六兽。

为邦命九官。

灵蛇及瑞羽。

分素复衔丹。

望就踰轩顼。

铿锵掩咸护。

九尾扰成羣。

八象鸣相顾。

象天则地化云布。

清尊白发。

曾是登临年少客。

不似当年。

人与黄花两并妍。

来愁去恨。

十载相看情不尽。

莫更思量。

梦破春回枉断肠。

有弓莫朝射,有剑莫夜舞。

舞剑空惊半夜鸡,射弓须射南山虎。

当年意气双白虹,三尺宝剑两石弓。

平沙软草马蹄疾,仰面射落南飞鸿。

归来面皱头雪白,鱼皮包剑弓挂壁。

逢君一笑杯酒空,怜我衰颜手无力。

手无力,眼有眵,作歌赠君君莫疑。

英雄老去众所薄,何独区区杨去非。

先生年五十,更名曰去非。

春暖回头不肯。

直待九冬冼冼。

冻得不惺苏,丹药难为救拯。

将*。

将*。

却觅长生且等。

拔宅谁能辨有无,涧边空记旧丹炉,世间自是多凡骨,何处犹寻九节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