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山坡陀行

山坡陀兮下属江,势崖绝兮游波所荡如颓墙。

松茀律兮百尺旁,拔此惊葛之。

上不见日兮下可依,吾曳杖兮吾僮亦吾之书随。

藐余望兮水中汦,颀然而长者黄冠而羽衣。

澣颐坦腹盘石箕坐兮,山亦有趾安不危,四无人兮可忘饥。

仙人偓佺自言其居瑶之圃,一日一夜飞相往来不可数。

使其开口言兮,岂惟河汉无极惊余心。

默不言兮,蹇昭氏之不鼓琴。

憺将山河与日月长在,若有人兮,梦中仇池我归路。

此非小有兮,噫乎何以乐此而不去。

昔余游于葛天兮,身非陶氏犹与偕。

乘渺茫良未果兮,仆夫悲余马怀。

聊逍遥兮容与,曦余发兮兰之渚。

余论世兮千载一人犹并时,余行诘曲兮欲知余者稀。

峨峨洋洋余方乐兮,譬余系舟於水,鱼潜鸟举亦不知。

何必每念辄得,应余若响,坐有如此兮人子期。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夜深无语楼空倚。

礼备乐成,干健天行。

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娉婷标格神仙样。

几日珮环离海上。

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犹未放。

霞觞满酌摇红浪。

慢引新声云际响。

玉颜长与姓相宜,寿数三回排第行。

驮布袋,笑訚訚,智无一两,肉重千斤,转脑回头等个人。

率陀归路过错,满面是埃尘。

鹤云旦起,鸟星昏集。

律候新风,阳开初蛰。

至德可飨,行潦斯挹。

锡以无疆,蒸人乃粒。

陕右人人听我。

福地好修因果。

天下不如斯,贫富一般行坐。

轻可。

轻可。

轻可骄奢太过。

周官人,家豪富。

长安通检,最为上户。

十年间、兴放心何如,无札锥去处。

叹利名,不坚固。

使我灰心,转生开悟。

行大道、一志无移,

恪恭奉祀,祗的行牲。

九成爰奏,有俎斯盈。

辍自鹓行第一流,笑谭幕府卧青油,兰亭陈迹犹堪赋,禹穴奇书尚可求。

丞相开藩多暇日,省郎为介借前筹。

独怜无用沟中断,深羡千岩万壑游。

要行更行,要住即住。

翻身踏破太虚空,推倒妙峰无影树。

古佛位中留不住,夜来和雨宿寒溪。

诗成春草梦池塘。

相忆托玄香。

常记饮仙房。

笑一举、曾蒙十觞。

百年行止,几番离合,吾老且吾乡。

聊与领群芳。

渐开到、江头野棠。

临北坂,望南山,山长水远主愽愽。

钩有饵兮缗有竿,鱼深潜兮秋水寒,念王孙兮何时还。

列爵陈俎,芬芳和羹。

摐金声石,洋洋和声。

礼行伊始,我德惟明。

既兴而往,于昭期诚。

归依众,梵行四威仪。

愿我遍游诸佛土,十方贤圣不相离。

永灭世间痴。

扶风且住。

听予言语。

决定相随去。

些儿少虑。

对公先诉。

遇逢艰阻。

饥寒雨露。

有ω惶处。

眉头莫要聚。

长生好事,只今堪做。

何必候时数。

青巾戴取。

更衣麻布。

得离凡宇。

入云霞路。

功昭行著。

真师自肯度。

岸上征人水舟,古今行役梦悠悠。

恰如河畔青青草,死尽还生那得休。

一月行空,千门赏玩。

自己光明,几人著眼。

马师父子尽力揩磨,不得一半。

诸人要见真月麽,何似破漆碗。

剥剥复啄啄,柴门惊鸟雀。

故人千里驾,信士百金诺。

闾巷欢呼共嗟愕。

顾我非惟慰寂寥,於时自可警偷薄。

事国十年忧患同,酣歌几日暂相从。

酒醒初不戒徒驭,归思瞥起如飞鸿。

车马◇然人已去,荷锄却向野田中。

最苦是离愁。

行坐里、只在心头。

待要作个巫山梦,孤衾展转,无眠到晓,和梦都休。

梦里也无由。

谁敢望、真个绸缪。

暂时不见浑闲事,只愁柳絮杨花,自来摆荡难留。

日高花影重,风暖鸟声碎。

在在圆通门,门门观自在。

宝陀峰顶较些些,片月分辉照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