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登平陆北回瞰陕城奉寄李八太学士使君二十二

汉家二千石,体望几来尊。

况复严徐客,从前益稷孙。

公侯贵不绝,礼乐器常存。

符竹临分陕,声光应列藩。

亲闱先契重,子舍近交敦。

柏垄依仁域,棠阴接故园。

怀归聊露请,予告辱推恩。

荷祋烦疆候,停车下郡门,帷廧纷大馆,驺骑屈朱轓。

不以黎苗待,还将自味论。

森罗牢礼重,灭裂俗仪烦。

霜霁威严息,春生笑语温。

草微侵碧甃,尘不染华轩。

日影摇云栋,风痕过玉樽。

落尘歌迥出,激楚袖双翻。

雅戏象交扃,珍肴熊芦蹯。

河梁俄首路,汾曲访吹埙。

举手辞双戟,腾装改北辕。

乌飞城树晓,雁泊野芜喧。

耿耿清标阔,涔涔宿酒昏。

百蟋萦阪道,数里豁川原。

跋马风烟外,依稀鼓吹喧。

赏析

作品赏析

【原题】:登平陆北回瞰陕城奉寄李八太学士使君二十二韵

诗人简介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1252篇诗文

诗文推荐

使君领客未经旬,更以蝤蛑作小春。

疏钟静起军城晚,华表双高水国秋。

玉龙十二蓬山顶,宝髻三千汉殿中。

水不洗水,金不博金。

青天白日,自古自今。

此大武者,二十八蹄。

茂树之下,丰草萋萋。

牧童且嬉,夕阳未西。

何如桃林,归去来兮。

时临秋九,不寒不热。

瓦砾鸣秋蛩,茅檐挂残月。

各自著便宜,正是好时节。

宛洛佳遨游。

春色满皇州。

结轸青郊路。

回瞰苍江流。

日华川上动。

风光草际浮。

桃李成蹊径。

桑榆荫道周。

东都已俶载。

言归望绿畴。

肃庄绅緌,吉蠲牲牺。

于皇明祀,荐登惟时。

神之来兮,肸乡之隋。

神之云兮,休嘉之贻。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鹤兮鹤兮瑶池兮,若有控以御兮,杳不可诘兮。

好个话端,阿谁解举。

举得十分,未敢相许。

暗麝著人簪茉莉,红潮登烦醉槟榔。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梵语华言译不成,玉几重新添注解。

安义炳然,无人邻解。

赖有同风知,点头道奇怪。

彷彷佛佛,一似东山瓦鼓歌。

腔调宛同,声无高下。

彭八剌拶,未在未在。

卷衲城钟断,搘筇岳雨寒。

登登远还合,声从何处起。

鱼走潜深波。

祸在深波里。

洞中日月无朝夕。

晃朗云衢通宝陌。

上明紫脑承三清,下照黄河常五色。

自然霞结玲珑宅。

内有长生三岛客。

未彰云外去时踪,已到眼前来显

丹地偏相逐,清江若有期。

腰金才子贵,剖竹老人迟。

桂楫闲迎客,茶瓯对说诗。

渚田分邑里,山桂树罘罳.心静无华发,人和似古时。

别君远山去,幽独更应悲。

鼓钟喤喤,务教载陈。

德物陈矣,烂其瑶琨。

咨尔上公,相予文孙。

勿亟勿徐,奉我重亲。

南山有众盈筹,总是佛祖冤雠。

一夏资粮尚少,岂容坐视无谋。

长安城里,芳草渡头。

赖有作者,为我希求,要使个个饱饫而优游。

忽然遇维摩居士东指西指,又且如何对酬。

一言才勘破,笑倒老金牛。

乡于宗桃,维圣于之孝。

参胜素虬,还归自庙。

端闱百常,声环七校。

万邦倾瞻,天若覆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