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于氏琵琶行

君不见木兰女郎代戍边,铁甲卧起二十年。

不知谁作古乐府,至今流传木兰篇。

又不见公孙大娘舞剑器,挥霍低昂动天地。

我杜少陵有长歌,每一读之生壮气。

汉时昭君颜如花,强令出塞禁风沙。

马上无以写愁思,推手为琵却手琶。

昭君死作青冢土,琵琶却传来汉家。

一弦一字万怨恨,始听欢乐终咨嗟。

燕代佳人有于氏,春日黄莺韵桃李。

齿犀微露朱砂唇,手荑缓转青葱指。

声外调声非桿拨,意中写意自宫徵。

曲阑歌罢或潸然,何能动人一至此。

有时不用琵琶歌,辩如仪秦勇贲轲。

武昌东西说赤壁,洙洒南北夸黄河。

一炬一失百万却,古今胜败何其多。

拔山盖世亦泪下,骓兮虞兮奈若可。

老夫嗜好无它癖,为尔看朱几成碧。

白发多情似乐天,衫袖江州司马湿。

前身不是木兰旧女郎,今生恐是公孙真大娘。

哦此琵琶敲诗肠,尔或因之姓名香。

诗人简介

方回(1227年至1307年),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1262年)进士,廷试原为甲科第一,为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历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为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为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1276年),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1277年)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为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面见}颜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为“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为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为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为韵》),即为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为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26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又何须衣冕,燕处欲超然。

荣华能有几日,便凋残。

修真甚易,积行累功难。

劝君强为善,五浊三途,变为云岛神山。

◇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

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

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

乘船走马,去死一分。

好事不出门,恶事行千里。

重阳子。

全真理。

阴阳颠倒怎生使。

*哩,哩*。

这头行,那头止。

冲和上下分明是。

*哩,哩*。

三髻轩昂,一般仙格。

宜乎花戴青黄白。

这些道意少人知,马风再遇亲传得。

欲要修持,须依法则。

日来月往通关脉。

烹铅炼汞结金丹,功成

入荒田,出荒田,信手拈来颗颗圆。

横三千,竖三行。

虽曰眼席底空花,直是明白洞然。

画舫行春处,潇湘二水涯。

野鹤骨癯,涧松皮粗。

一身闲而云行林壑,两眼冷而秋入江湖。

智到无而有,理极有而无。

齐物蝶翻昼梦,随机蜂理华须。

开口也著合也著,风铃发响谷随呼。

天振斯文,紫阳木铎。

博详反约,是继绝学。

日月昭炳,揭之以行。

閒居野服,身屈道亨。

溪头波及水妇,力小憩中途。

奉佛澄斋钵,供姑洁饭盂。

煮蔬甘胜肉,洗布白于酥。

酿黍修时祀,家篘不用沽。

当来日大难行。

前有阪,后有坑。

大梁侧,小梁倾。

两轴相绞,两轮相撑。

大牛竖,小牛横。

乌啄牛背,足趺力伫。

当来日大难行。

太行虽险,险可使平。

轮轴自挠,牵制不停。

泥潦渐久,荆棘旋生。

行必不得,不如不行。

像取模画,人成幻化。

得失一阄,是非一马。

建立摐摐,权行且且。

平贴而安,放荡而野。

科臼弗存,轨仪何暇。

饥则餐,饱则罢。

硬而枕,软而藉。

出世间於世间,藏天下於天下。

更问如何,之乎者也。

一月行空,千门赏玩。

自己光明,几人著眼。

马师父子尽力揩磨,不得一半。

诸人要见真月麽,何似破漆碗。

化行禹贡山川外,人在周公礼乐中。

紫髯公子五花骢,蛇矛犀甲八紥弓。

黄昏冲入北营去,衮衮流星天上红。

十万雄兵若秋隼,千瓮行酒须臾尽。

太白在天今岁高,千旄指处皆齑粉。

凉州白骑少年儿,紫绣麻来似罴。

鸦翎羽箭始一发,射翻不翅牛尾狸。

紫髯紫髯勇无比,愧杀生须诸妇女。

当年冠剑图麒麟,何曾三目异今人。

有客有客字子美,白头乱发垂过耳。

岁拾橡栗随狙公,天寒日暮山谷里。

中原无书归不得,手脚冻皴皮肉死。

呜呼一歌兮歌已哀,悲风为我从天来。

长镵长镵白木柄,我生托子以为命。

黄精无苗山雪盛,短衣数挽不掩胫。

此时与子空归来,男呻女吟四壁静。

呜呼二歌兮歌始放,邻里为我色惆怅。

有弟有弟在远方,三人各瘦何人强。

生别展转不相见,胡尘暗天道路长。

东飞鴐鹅后鹙鶬,安得送我置汝旁。

呜呼三歌兮歌三发,汝归何处收兄骨。

有妹有妹在钟离,良人早殁诸孤痴。

长淮浪高蛟龙怒,十年不见来何时。

扁舟欲往箭满眼,杳杳南国多旌旗。

呜呼四歌兮歌四奏,林猿为我啼清昼。

四山多风溪水急,寒雨飒飒枯树湿。

黄蒿古城云不开,白狐跳梁黄狐立。

我生何为在穷谷,中夜起坐万感集。

呜呼五歌兮歌正长,魂招不来归故乡。

南有龙兮在山湫,古木巃嵸枝相樛。

木叶黄落龙正蛰,蝮蛇东来水上游。

我行怪此安敢出,拔剑欲斩且复休。

呜呼六歌兮歌思迟,溪壑为我回春姿。

男儿生不成名身已老,三年饥走荒山道。

长安卿相多少年,富贵应须致身早。

山中儒生旧相识,但话宿昔伤怀抱。

呜呼七歌兮悄终曲,仰视皇天白日速。

日暖霜融,画戟门开,锦筵欲振梁尘。

正是慈闱熙熙,庆诞佳辰。

象服鱼轩粲烂,喜高年、福禄长新。

承颜处,朱紫满堂,华胄诜诜。

家声未论王谢,有禁中颇牧,江左机云。

雁序鸳行,雍容高步金门。

更有子孙侍列,拥阶庭、玉洁兰薰。

持芳醑、满酌瑶觞,意祝遐寿千春。

碧瓦朱甍紫翠深。

玻璃屏障里,锦为城。

子胥英爽海涛横。

玉堂人,于此劝春耕。

五月政当成。

岩廊将去路,肯留行。

江山雄胜为公倾。

公惜醉,风月若为情。

命书唐滥觞,委源传吕后。

有倡莫为遏,波荡今不救。

字育叵数计,八字讵所囿。

甲子动垓亿,举一百万漏。

荒唐无稽据,诵言指休咎。

柰何聪达人,颇复安此谬。

怀刺曳长裾,偃蹇文士右。

夸诩走干谒,荐墨不待叩。

士有待濡法沬,百请不一售。

我昔游江淮,知识间新旧。

文士不到眼,此辈日交簉。

辞章轻杯水,羡彼行橐富。

鳃鳃问利禄,吾儒所深陋。

自笑与世违,迂论取排诟。

独有小梅香漠漠,陆行随马水随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