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鸳鸯湖棹歌 之八十二

秋晚东林落木疏,白莲僧寺水中居。qiū wăn dōng lín luò mù shū,bái lián sēng sì shuĭ zhōng jū。

昏钟不隔渔庄火,古殿犹存日本书。hūn zhōng bù gé yú zhuāng huŏ,gŭ diàn yóu cún rì bĕn shū。

赏析

作品赏析

注:白莲寺即东林施水院。渔庄在其北。寺壁有日本国人题名二处。

诗人简介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207篇诗文

诗文推荐

此别情何限。

最关情、一林醒石,重湖宾雁。

几度南楼携手上,十二阑干凭暖。

肯容我、樽前疏散。

底事匆匆催人去,黯西风、别恨千千万。

截不断,整仍乱。

三年瞥忽如飞电。

记从前、心情双亮,意词交划。

千古黎苏登临意,人道于今重见。

又分付、水流冰泮。

满腹余疑今谁问,上牛头、净拭乾坤眼。

聊尔耳,恐不免。

底事呼为海里羊,陀尼为背锦为裳。

殷勤送似=曲湖老,要荐君家玳瑁觞。

衰的临沧江,华发羞照映。

人怜貌枯槁,水与心清净。

所居少席暖。

况望有屋润。

但期牧鸡豚,那得追驵骏。

为贫未归田,投老聊为郡。

每行芙蓉湖,鱼跃见于牣。

自欣逢外平,兵木适无刃。

愿从贤者乐,俯同农夫庆。

常令燔或炙,安敢骄且吝。

使君非何武,弟子乃乐正。

陈论翻犀革,宴语对麈柄。

却思凌云下,亦致宾客盛。

暇时可数来,念此百里近。

鸳鸯鸥鹭,浴乱一池春碧。

过湖携手屡沾襟。

湖澄翠岫孤,胜地古东吴。

气象常时秀,英灵何世无。

金闺演王綍,玉帐绾兵符。

炜烨乡曲,从兹益重儒。

妾家白门杨柳下,杨柳当年系郎马。

又住钱塘杨柳边,杨柳仍藏乌哑哑。

生憎哑哑乌,逐郎郎在湖,聊复为郎提玉壶。

泛月月未起,萧萧一湖水。

向月人人道有情,未见情人为情死。

君不见白使君苏使君,一呼小蛮一朝云。

今日妾歌《懊恼》词,借问使君闻不闻?

无端再唱《金陵》乐,若个天涯不流落。

好认西湖是妾家,南屏山前多藕花。

藕花折郎手,花飘不得藕。

心知郎有他,为郎来劝酒。

一诉姊妹知,不如诉郎友。

将寻小小过西陵,月落天低江渡口。

十五日前,结而不解。

十五日后,解而不结。

正当今日,结也休,解也休。

草鞋对颊耸八耳,拄杖横身撑两头。

五湖四海衲子为冤雠。

结堂雄占云烟表。

万象争呈巧。

老木参天溪四绕。

乱山横秀,一湖澄照。

天付阴晴好。

夜空唤客清樽倒。

明月飞来上林杪。

凉满九霄风露浩。

酒慵起舞,一声清啸。

平压波声小。

云收天际,杲日当空。

坐立俨然,如何通信。

自是不归归便得,五湖烟浪有谁争。

北窗永日捐群书,自怜所得才腐余。

东风吹花欲烂漫,强自羁絷辕驹。

曲肱静听百鸟语,圭窦翁牖思吾庐。

遥怜春水带刳艇,归雁已应辞五湖。

别绪如丝睡不成,那堪孤枕梦边城。

因听紫塞三更雨,却忆红楼半夜灯。

书郑重,恨分明,天将愁味酿多情。

起来呵手对题处,偏到鸳鸯两字冰。

人见何郎新来瘦。

不见天寒翠袖。

绣被熏香透。

几时却似鸳鸯旧。

九十日春花在手。

可惜欢缘未久。

去去休回首。

柔条去作谁家柳。

湖路荒寒又险艰,大千空水我居间。

篙师晚始分南北,指点青青汉口山

五四三二一,日向东畔出。

照见洞庭湖,乌龟眼睛赤。

天无门,地无壁。

一阵任风射回,吹起两须无孔笛。

玉颊微醺怯晚寒。

可怜凝笑整双翰。

枝头一点为谁酸。

只恐轻飞烟树里,好教斜插鬓云边。

淡妆仍向醉中看。

想风流态,种种般般媚。

恨别离时太容易。

香笺欲写相思意,相思泪滴香笺字。

画堂深,银烛暗,重门闭。

似当日欢娱何日遂。

愿早早相逢重设誓。

美景良辰莫轻拌,鸳鸯帐里鸳鸯被,鸳鸯枕上鸳鸯睡。

似恁地,长恁地,千秋岁。

印孙三子十一孙,六人擢桂两特思。

惟君有子又擢桂,父子仇香仍一门。

君今初泛洞庭柂,湖水黏天天更大。

请君先上岳阳楼,送眼君山最上头。

将诗写取一湖秋,将秋寄来销我愁,为君酒船卷拍浮。

欲去不去被去碍,欲住不住被住碍。

元不碍,十洲三岛鹤乾坤,四海五湖龙世界。

小饮微吟,残灯断雨,静户幽窗。

几度花开,几番花谢,又到昏黄。

潘娘不是潘郎。

料应也、霜黏鬓旁。

鹦鹉阑空,鸳鸯壶破,烟渺云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