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挽舟者歌

我兄征辽东,饿死青山下。wŏ xiōng zhēng liáo dōng,è sĭ qīng shān xià。

今我挽龙舟,又阻隋堤道。jīn wŏ wăn lóng zhōu,yòu zŭ suí dī dào。

方今天下饥,路粮无些小。fāng jīn tiān xià jī,lù liáng wú xiē xiăo。

前去三千程,此身安可保!qián qù sān qiān chéng,cĭ shēn ān kĕ băo!

寒骨枕荒沙,幽魂泣烟草。hán gŭ zhĕn huāng shā,yōu hún qì yān căo。

悲损门内妻,望断吾家老。bēi sŭn mén nèi qī,wàng duàn wú jiā lăo。

安得义男儿,焚此无主尸。ān dé yì nán ér,fén cĭ wú zhŭ shī。

引其孤魂回,负其白骨归!yĭn qí gū hún huí,fù qí bái gŭ guī!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大业三年(公元616年)隋炀帝第三次下江都时,挽舟的民夫所唱的歌。此歌悲愤感人,抒发了人民群众对暴政的控诉。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 【 】

惟帝时若,去而上仙。

祀用商舞,乐备宫悬。

白璧加荐,玄纁告虔。

子孙拜后,承兹吉蠲。

二更二点二更深。

宫钟声绝夜沈沈。

明月满天如写金。

同光共影无昏沉。

起来间操无弦琴。

声高调古惊人心。

琴罢独歌还独吟。

松风涧水俱知音。

来时露裛衣香润。

彩绦垂鬓。

卷帘还喜月相亲,把酒更、花相近。

西去阳关休问。

未歌先恨。

玉峰山下水长流,流水尽,情无尽。

舍舟步到南山寺,恍然忽记当年事。

李侯见我颜色温,席间款语真有味。

翰林风月久芜没,莫叹青衫百僚底。

君不见少陵一生穷到死,亦有诗能驱瘧鬼。

芝兰在野兮,不以野而自伤。

芝兰在室兮,不以室而自庆。

世服艾以盈腰兮,羌独佩兰以为常。

写操兮歌吾商,芳菲兮弥章。

在涤嘉豢,丽碑敬牲。

角握之牡,色纯之騂.火传阳燧,水溉阴精。

太公胖俎,傅说和羹。

俎豆有馥,粢盛絜丰。

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鼓钟管磬,肃唱和鸣。

皇皇后祖,来我思成。

六用门头,力战争夺,钥杀贼阵云横。

群魔窜入藕丝孔,竟挽天河洗甲兵。

凌烟阁就,汗血功成。

高枕圆蒲尘梦破,隔窗幽鸟话升平。

灼然如是,千圣同盟。

诸禅德,若也脚跟浮逼逼,画堂立变铁围城。

黄中正位,含章居贞。

既长六律,兼和五声。

毕陈万舞,乃荐斯牲。

神其下降,永祚休平。

炎光在离。

火为威德。

执礼昭训。

持衡受则。

靡草既凋。

温风以至。

嘉荐惟旅。

时羞孔备。

齐缇在堂。

笙镛在下。

匪惟七百。

无绝终始。

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

梵语华言译不成,玉几重新添注解。

安义炳然,无人邻解。

赖有同风知,点头道奇怪。

彷彷佛佛,一似东山瓦鼓歌。

腔调宛同,声无高下。

彭八剌拶,未在未在。

已哉已哉。

寡人不能说也。

尔来为。

别君二十年,往事飞鸟过。

相逢歌慷慨,颇复起衰情。

朱颜各华发,此已无可奈。

结庐擅青山,吾独为君贺。

示我诸贤计,三叹不忍和。

功名付千载,袖出莫轻作。

老去会有死,嗟来不如饿。

烛湖旁舍酒可沽,胜日相从同醉卧。

形名未兆,文彩全彰。

短者自短,长者自长。

黄面瞿昙徒自说黄道黑,胡须达磨何须历魏游梁。

长忆江南二三月,鹧鸪啼处百花香。

一气才分,两仪已备。

圆者为天,方者为地。

变化生成,动植类起。

人在其间,最灵最贵。

拈得便用,胡麻厮缴。

冷地看来,知恩者少。

祀典昭洁。

我礼莫违。

八簋充室。

六龙解騑。

神宫肃肃。

灵寝微微。

嘉荐既飨。

景福攸归。

至德光被。

洪祚载辉。

夫蛊者最灵通,不期而会,不约而同。

拶著崖崩石裂,抛出金圈栗蓬。

惊倒露柱,哧煞灯笼。

不知何处夫毒种,元来门里有虫。

微微下国。

川纡路阻。

蔼蔼王人。

匪遑宁处。

巡仪既畅。

私宴亦叙。

置酒式歌。

披衿寤语。

芳草萋萋入眼浓。

一年花事又匆匆。

吐舒桃脸今朝雨,零落梅妆昨夜风。

云接野,水连空。

画栏十二倚谁同。

两眉新恨无分付,独立苍苔数落红。

舍妄心,取真理,猛火聚中求冷水。

胜势婆罗请上山,须臾便入三摩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