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酬处才上人

我闻三代淳且质,华华人熙熙信佛。

茹蔬剃发在西戎,胡法不敢干华风。

周家子孙何不肖,奢淫惛乱隳王道。

秦皇汉帝又杂霸,只以威刑取天下。

苍生哀苦不自知,从此中国思蛮夷。

无端更作金人梦,万里迎来万民重。

为君为相犹归依,嗤嗤聋俗谁敢非。

若教都似周公时,生民岂肯须披缁。

可怜嗷嗷避征役,半入金田不耕织。

君子之道动即穷,亦有贤达藏其中。

上人来自九华山,叩门遗我琼瑶编。

铮铮五轴余百篇,定交仍以书为先。

书中不说经,文中不言佛,有心直欲兴文物。

感师自远来相亲,为师画卦成同人。

出门无咎非群分,袈裟墨绶何足云。

诗人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660篇诗文

诗文推荐

真到做处,清虚妙体。

时时随后,步步在前。

静处具足闹中境界,闹处显示静中消息。

达磨面壁少林,普化摇铃闹市。

皆是眼观东南,意在西北。

若是向上巴鼻,毕竟何曾会得。

六月炎炎如火热,谁冷处胜立法雪。

红尘闹市等个人,七佛轨仪都漏泄。

报龙王,须福护,大千捏聚为檀度。

一言劄住万机通,自然光壮少林风。

谁管你地,谁管你天。

放下布袋,打一觉眠。

若论当来补处,驴年更待驴年。

一九二九,百拙千丑。

昨日今朝,地迥天寥。

少林门下客,立处雪齐腰,千载令人恨不消。

觉而动,照而寂。

云净月明,波停水碧。

圆通触处露全身,依旧脚跟浮逼逼。

杨岐设忌,做尽鬼怪。

径山设忌,一无所解。

随分淡淡薄薄,点一杯茶,烧一炷香,谩礼三拜。

若谓报德酬恩,兔子吃牛奶。

旋作池来分剡曲,略教花处似苏堤。

消息一年传一度。

万岁枝香,总是留春处。

曾倚东风娇不语。

玉阶霞袂飘飘举。

蓬莱清浅红云路。

结子新成,要荐金盘去。

一实三千须记取。

东朝宴罢回青羽。

莫嫌供给难酬客,只为湖山已自贤。

尽机不成瞎,按牛头吃草。

四七二三诸祖师,宝器持来成过咎。

过咎深,无处寻,天上人间同陆深。

閒处谩忧当世事,静中方识古人心。

觅起处不得,寻觅处无地。

见色元来见心,见了元来不是。

是不是,镜不照镜兮水不洗水。

有一鸟雏,凌寒独宿。

若逢云雨,两两相逐。

大解脱门,无入作处。

制断玄关,头头活路。

信脚何妨行数步。

江城今可徘徊处。

东土与西土,镬汤无冷处。

暗室裹突出鳖鼻蛇,平田中撞著白额虎。

眼放内电光,毒气成烟雾。

最难行是芝峰路。

吴会风流。

人烟好,高下水际山头。

瑶台绛阙,依约蓬丘。

万井千闾富庶,雄压十三州。

触处青蛾画舸,红粉朱楼。

方面委元侯。

致讼简时丰,继日欢游。

襦温袴暖,已扇民讴。

旦暮锋车命驾,重整济川舟。

当恁时,沙堤路稳,归去难留。

佩环解处妆初了。

翠娥玉面金钿小。

萼绿本仙家。

天香谁似他。

芳心真耐久。

度月长相守。

岁晚未能忘。

相期云水乡。

教示无辙迹,赞之绝涯岸。

才发名言,便成形段。

月芦混处鸣鸥,天水连时没雁。

而今对现十成,向道只得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