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立春日细雨

澹于寒雾乱于丝,无点无声落不知。

轻助雪痕归麦垅,暗随春气入梅枝。

踏苔立久微沾屐,遶竹吟余渐着髭。

翻忆满身珠{上四下鹿}{上四下欶},江头闲把钓蓑披。

诗人简介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660篇诗文

诗文推荐

金似衣裳玉似身,眼如秋水鬓如云。

霞裙月帔一群群。

来洞口,望烟分,刘阮不归春日曛。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

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门。

玉佩琼琚下冷云。

银界见东君。

桃花髻暖双飞燕,金字巧宜春。

寂寞溪桥柳弄晴。

老也探花人。

玉昆相倚带仙风,壁立春前万卉空。

残梦腾腾。

好鸟一声呼醒。

小窗明、萧萧鬓影。

当年头上,惯曾簪幡胜。

到如今、有谁怀省。

东风著面,却自依然相认。

哄痴儿、堪声弄景。

盘蔬杯酒,强教人欢领。

也微酣、带些春兴。

红粉佳人白玉杯。

木兰船稳棹歌催。

绿荷风里笑声来。

细雨轻烟笼草树。

斜桥曲水绕楼台。

夕阳高处画屏开。

细雨弄中秋。

雨歇烟霄玉镜流。

唤起佳人横玉笛,凝眸。

收拾风光上小楼。

烂醉拚扶头。

明日阴晴且漫愁。

二十四桥何处是,悠悠。

忍对嫦娥说旧游。

尊尊叶成幄,璀璀花落架。

花前离心苦,愁至无日夜。

人去藤花千里强,藤花无主为谁芳。

相思历乱何由尽,春日迢迢如线长。

细雨斜风,上元灯火还空过。

下帘孤坐。

老去知因果。

风月词情,冷落教谁和。

今忘我。

静中看破。

万事空花堕。

春日晴,烧痕青,布谷催耕处处鸣。

虽然底事最分明,只是不得将眼看并耳听。

蒲柳深复淡,桃李白间红,东皇一税驾,万物酣春风。

烟村在何许?

小屏团扇中。

一笑唤稚子,相扶上短篷。

春色遽如许,春愁一望赊。

帘低宜著燕。

柳暗欲藏鸦。

鸠妇催疏雨,蜂臣趁落花。

只愁清景促,无计驻曦车。

春风轻,春日晴。

柳眼青,黄莺鸣。

郁郁葱葱生瑞气,世上老人天上星。

释迦赞叹,弥勒证明,蟠桃仙果笑中呈。

林下衲僧将何酬献,手中千古一枝藤。

五载复相逢,俱被一官驱役。

惊我雪髯霜鬓,只声香相识。

翠帷珍重出笙歌,醉迟迟春日。

亲到鹊桥津畔,见天机停织。

杏花微露春犹浅。

春浅愁浓愁送远。

山拖馀翠断行踪,细雨疏烟迷望眼。

暮云浓处轻吹散。

往事时时心上见。

不禁慵瘦倚东风,燕子双双花片片。

每惜春光去世,生憎鶗鴃鸣。

倦游心易赏,多病戍仍更。

风雨山花过,池塘野水生。

买牛归问舍,此计会应成。

金垂烟重,雪扬风轻,东风惯得多娇。

秀色依依,偏应绿水朱楼。

腰肢先来太瘦,更眉尖、惹得闲愁。

牵情处,是张郎年少,一种风流。

别后长堤目断,空记得当时,马上墙头。

细雨轻烟,何处夕系扁舟。

叮咛再须折赠,劝狂风、休挽长条。

春未老,到成阴、终待共游。

春日打春牛,一击百杂碎。

黄梅石女暗惊胎,生下无名物一块。

问四圣四圣不知,问六凡六凡不会。

风前散作万家春,贱似黄金贵似尘。

化儿出奇安此腹,下称智囊不盛肉。

饥雷收声才脱粟,荐以藻芹仍杞菊。

园丁可是监河侯,供我朝昏三亩绿。

即今春菘晚不衰,况复桂笋森可束。

含烟带露不相下,拄腹撑肠未云足。

食单一日得一隽,回首常嗜真舆仆。

殿春日月官上速,日撷芝茎录音纤玉。

风排雨浥犹须下,卧作枯荄起成竹。

汉使来何许。

到如今、天边又是,薰弦三度。

见说山深人睡稳,细雨自催茶户。

向滴博、去间看取。

料得权奇空却后,指浮去、万里追风去。

跨燕越,抹秦楚。

不妨且为斯人驻。

正年来、忧端未歇,壮怀谁吐。

顷刻阴晴千万态,怎解绸缪未雨。

算此事、谁宽西顾。

待洗岷峨凄怆气,为八荒、更著深长虑。

间两社,辅明主。